吕允福
吕允福
吕允福,茶学家、茶树栽培专家,西南大学茶学专业创始人。长期从事茶学教育和科研工作。20世纪三四十年代筹建浙江省茶业改良场,力行浙茶改良,为浙江茶业发展做了大量工作。建国后,赴重庆市执教,培养了大批茶叶专业人才;引进与推广云南大叶茶,改造旧茶园,研制外销绿茶与红碎茶,为开辟西南外销茶区作出重要贡献。
个人简历
1927年9月-1931年7月 上海国立劳动大学学习,并毕业。
1931年8月-1931年9月 上海国立劳动大学实验农场工作。
1931年10月-1932年7月 安徽芜湖农业学校任教。
1932年9月-1933年7月 江西省立第四农业学校任教。
1933年9月-1934年2月 浙江金华农业学校任教。
1934年3月-1935年12月 浙江省第五区农场技术主任。
1936年1月-1936年12月 浙江省农林改良场技术主任。
1937年1月-1937年4月 浙江省茶业改良场技术主任。
1937年5月-1938年3月 浙江省茶业改良场场长。
1938年4月-1941年3月 浙江省县农业推广区主任。
1941年4月-1945年8月 浙江省第三农业推广区主任等。
1947年7月至9月,吕允福由浙江省建设厅派遣赴台湾省考察茶业,后在《浙江经济》杂志上以《台湾之茶业》为题对台湾茶的产制技术作了全面系统介绍和评价。
1949年10月,复旦大学聘请吕允福为茶叶系主任,并登报公告,却因茶场交接工作稽延未能到任。后调东北农林部农业处任稻麦组组长,兼任北京中国茶叶总公司技师。
1951年,调至西南贸易专科学校,任茶叶科主任(副教授)。
1952年院系调整,学校并入西南农学院,任该院茶叶专修科主任、茶叶教研室主任、院学术委员等职。吕允福引种、驯化云南省良种大叶茶,在四川推广30万亩,创造推广快速育苗新技术和加工高级红碎茶新工艺,奠定四川外销茶发展基础,先后在全国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编写高等农业院校茶叶专业《茶树栽培学》、《制茶学》、《作物栽培学》、《四川茶叶》、《茶树栽培学》等教材。还历任中国茶叶协会荣誉理事长、重庆市北碚区政协委员、常委。
1980年参加了中国科协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受到邓小平接见,担任《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茶业卷》顾问,1983年获中国农学会“坚持农业科学工作五十年”荣誉奖状,1986年获四川省人民政府“从事科技工作五十年以上”荣誉证书。
生平简介
出身
吕允福,曾用名吕超,1907年3月13日生于新昌县山头乡下山泊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他5岁就读私塾,后转入沃西小学,毕业后考入嵊县中学。1927年考入上海国立劳动大学农艺系。该校免学费、供食宿,还发校服。国内著名的进步学者,如鲁迅吴觉农等都在校执过教。吕允福学习刻苦,特别喜爱农作物栽培技术课程,从学理论到实际,不厌其烦地探讨与实验。他还利用假期跟随法国老师学法语,不仅能阅读法文书刊,而且口语也颇流利,是班上名列前茅的好学生。
《劳动教育化与教育劳动化》
1928年,吕允福在上海《民国日报》首次发表了《劳动教育化与教育劳动化》的文章,后被选人《现代教育评论集》(祥善编辑,1930年)。1931年,吕允福毕业后,留校实验农场,为马寿微当助手,负责技术指导工作。
调任九江
1932年,马寿微调任九江市沙河镇江西省立第四农业学校校长,吕允福应邀到该校任教,担任专业课程“农作物学”的讲授。
回浙江
1933年,吕允福回故乡浙江,由吴觉农介绍到金华农校任教,后又承行政院农村复兴委员会及实业部上海商品检验局重托,实地调查浙江茶业,并查禁温州市假茶。1934年,汪呈因创办浙江省第五区农场,吕允福出任技术主任。1935年,吕允福协助吴觉农创办浙江省农林改良场(1937年1月更名为浙江省茶业改良场,今三界茶场),吴觉农兼任场长,吕允福出任技术主任。同年5月,吕允福继任该场场长。
农林改良
自1935年至1947年的十余年间,农林改良场虽几易其主,几经改名,吕允福一直在场任场长,其目的在于力行茶业改良,培训茶业人才,传播茶业技术,振兴浙江省茶业。1947年7月至9月,吕允福由浙江省建设厅派遣赴台湾省考察茶业。在台湾省四十多天的实地考察中,吕允福详细作了记录。回来后,他在《浙江经济》杂志上以《台湾之茶业》为题对台湾省茶叶的产制技术作了全面系统的介绍和评价。1949年10月,复旦大学聘请吕允福为茶叶系主任,并登报公告,却因茶场交接工作稽延未能到任。后调东北农林部农业处任稻麦组组长,兼任北京中国茶叶总公司技师。1951年,调至西南贸易专科学校,任茶叶科主任(副教授)。1952年院系调整,西南贸易专科学校并入西南农学院,吕允福在校任西南农学院茶叶专修科主任、茶叶教研室主任、院学术委员等职。吕允福自调入西南以后,一直致力于云南大叶茶引种四川省的研究工作。1951年,他将中茶公司送来的云南大叶种茶籽首先试播在重庆曾家岩。1952年秋,新胜茶场同志来西南农学院总结研究了云南省大叶种在四川试种情况,即向云南采购种子100吨,栽培面积252公顷。1957年底,吕允福负责规划重庆海孔农场,西南农学院师生和商业系统下放同志开辟新型茶园67公顷,引种云南大叶种3吨。并和灌县茶试站协作,在全省范围内布置了10 个区域试验点。
人大代表
1980年春,吕允福参加了中国科协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出席会议的代表受到邓小平同志接见。大会一结束,他就提着会议资料和新买的技术书籍直奔机场,准备赶次日早晨的飞机返渝。谁知那时机场宾馆少,未能安排,吕允福只好又提着东西换乘了几次公共汽车,才赶到王府井集团吴觉农的家。他毕竟是73岁的老人,由于奔波劳累,晚饭还未吃完就突然晕倒在地,被诊断为脑血栓。他苏醒过来后,首先关心的还是工作,想到的是大会资料还未带回学校,不能及时转达全国科协大会的盛况和重要讲话。回川后,他顽强地与疾病作斗争,从一个几乎瘫痪的病人,奇迹般地恢复到能下地行走,并继续从事茶叶科学教育事业。1983年,他担任《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茶业卷》顾问,对每个条目进行认真的审阅、订正。他还接受指导硕士研究生的任务。那时,科研成果鉴定、职称评审等一些材料需要他审阅签署意见。他挣扎坐起,用放大镜看材料,用颤抖的手写评语。所有送审材料,他都认真办好。允福曾任四川省科委农业技术干部高级职称评委,中国茶叶学会第一、第二届理事,第三届顾问,第四届荣誉理事,四川省茶叶学会副理事长,重庆市茶叶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重庆市第六、第七届政协委员、常委等职……。
主要论著
1 吕允福。改进浙茶之我见。新农村,1934,1(5):63~72
2 吕允福。浙江省之平水茶业。国际贸易导报,1934,6(6):111~138
3 吕允福。浙江之温州市茶业。浙江建设月刊,1934:22~35
4 吕允福。茶树育种问题。浙江建设月刊,1937:13~20
5 吕允福。茶业技术改进之重要与可能性。浙江农业,1940(26~29):1~3
6 吕允福。珠茶机械制造法研究。茶叶研究,财政部贸易委员会茶叶研究所编,1944,2(1~3):28~31
7 吕允福。平水毛茶品评法之研究。茶叶研究,财政部贸易委员会茶叶研究所编,1945,3(1~3):48~52
8 吕允福。台湾之茶业。浙江经济,1948:29~42
9 吕允福。开辟中的西南外销绿茶区。中国茶讯,1952,3(6):151~153
10 吕允福。云南大叶茶四川省推广的前途。茶叶,1957(3):7~11
11 吕允福。改进古老的西南茶区。茶业通报,1958(1):8~11
12 吕允福。云南大叶种在四川。茶叶,1959(4):39~41,44
13 吕允福。四川适制红碎茶品种的研究和展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科技,1978(2):18~26
主要贡献
三界茶场的创立
吕允福在三界茶场的成就和事迹,是他毕生事业的光辉篇章。1933年,由于战乱影响,茶园荒芜,产量锐减;品质下降,价格暴跌;技术落后,粗制滥造;浙江省茶叶一落千丈。在这危难之时,吕允福经吴觉农的推荐回家乡工作,并受行政院农村复兴委员会及实业部上海商品检验局的委托实地调查了浙江平水、温州市等地茶叶生产情况,并着手查禁温州假茶。后来,吕允福又协助吴觉农在嵊县三界兴办浙江省茶业改良场(今三界茶场)。在艰难困苦岁月里,吕允福积极开展的茶叶试验示范推广工作有:引进与选育良种,进行插繁殖,并向茶农免费供应优良茶苗,扩展新茶区;创制平水式茶叶杀青机,改良红茶发酵器;研究珠茶机械制造法和平水毛茶品评法,着力提高平水茶品质。此外,节约开支,挤出经费添置科研、加工和检测食品设备。由于吕允福的工作,1937~1940年间平水珠茶出口总量大增,1938年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这也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三界茶场,达到年产平水珠茶8214吨,珠茶产量跃居全国茶厂的首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培育人才
三界茶场,不仅是一个纯技术的茶业改良场,同时也是振兴华茶培训茶叶人才的教育单位。这里举办了多期茶业培训班。课程不仅有茶树栽培、茶叶制造、茶叶检验、茶树病虫防治,同时适应当时对日本侵略军侵华现状,设茶叶经济、政治形势、军事技术。为了补充基础理论知识,还设有数理化等课程。这里培养人才,不仅提高茶业技术,而且注意培养科学理论水平、道德修养和政治素质。当时人们都认为“浙江省茶叶事业得以振兴,全仗浙江省茶业改良场之示范和推广”。上海市沦陷前,吴觉农等考虑将三界茶场建成四明山抗日根据地的依托据点。吴觉农曾以三界茶场为基地联络当地的爱国士绅和农民及从上海撤退来的纱厂工人,组织各种抗日救亡活动,并派员赴上海找救国会同志介绍作家骆宾基来场指导抗日救亡工作。从这一系列的事实,可以了解当时的三界茶场,它不仅是茶叶科学技术研究试验基地,而且是顺应时代需求负有特殊历史使命的重要场所。吕允福就在这里(1937~1949)作为吴觉农在三界茶场的接班人,精心管理着茶场。吕允福在三界茶场还有一件鲜为人知的对我国茶学科学教育有极大贡献的事,就是中国抗日战争以前吴觉农多年收集的茶学藏书,都交由吕允福保管,寄存于三界茶场。这些茶书中有历代的珍本名著,包括我国少数民族制茶、饮茶、茶道、茶礼、茶俗,印度斯里兰卡(今斯里兰卡)、爪哇等地的茶叶考察调查报告和各试验场研究成果,以及英国荷兰美国一些茶商、学人的笔记、著作等。当浙江英士大学开设茶作学课程时,因为国内缺乏这方面的教材,就由吕允福转借给该校,作为教材蓝本,有的至今还在国内一些高等学校中流传。这对我国高校茶学教材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个人简历
生平简介
出身
《劳动教育化与教育劳动化》
调任九江
回浙江
农林改良
人大代表
主要论著
主要贡献
三界茶场的创立
培育人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