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兴寺,原址座落于
山西省长子县东南20千米处的慈林山坳,故因山而得名曰:慈林寺,亦称古慈寺。后搬迁至山西省长子县张店乡翠云山南坡
崔庄村北,占地六十亩。
法兴寺始建于十六国时期的
后凉神鼎元年(401年),唐咸亨四年(673年)寺内增建“舍利塔”和两座八角形石塔。
赵构上元元年(674年)改名“广德寺”,唐
大历八年(773年)又造燃灯石塔一座,宋
元丰四年(1081年)重建十二圆觉菩萨殿,并更名为“法兴寺”,元、明、清又屡有修。寺院主要建筑都分布在中轴线上,分列着舍利塔、燃灯塔、圆觉殿和后殿。法兴寺搬迁复建工程于1984年破土动工,到1996年10月竣工。
1988年1月13日,法兴寺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法兴寺创建于
北魏神鼎元年 (401年),初名“慈林寺”,历经齐、周、隋,延续不废。至唐发展至鼎盛时期,唐
咸亨四年(673年)前,寺内增建“
舍利塔”和两座八角形石塔。唐上元元年(674 年) 改“慈林寺”为“广德寺”。唐
大历八年(773 年)信士董希璇造长明灯台一座,俗称
通州燃灯塔。
五代十国时
麻衣道者修建山门。宋治平年间(公元1064-1067年),
赵曙皇帝又将其更名为“法兴寺”。宋
元丰四年(1081年)重建圆觉殿。宋
政和元年(1111 年)新塑释迦及胁侍群像,以后历代虽有不同程度的修葺,但只是规模渐小、工艺逐差而己。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寺院
地基因煤矿采空严重下陷,裂缝纵深交错,殿宇走闪倾斜变形,经国家与省文物局批准,遂迁建于原址对面的翠云山上。法兴寺搬迁复建工程于1984年破土动工,到1996年10月竣工。搬迁后的法兴寺,座落于
长子县张店乡翠云山南坡
崔庄村北,占地六十亩,是原寺面积的十倍。
布局分析
山地地段形态特征
法兴寺坐落于崔庄村后的
翠云山南坡,这里地形较为开阔,坡度较缓,因此为法兴寺的建筑布局提供了充分的空间。而法兴寺与崔庄村之间的距离也很适当,既保留着佛门圣地所应有的清净,同时也与尘世有着相互的联系。
建筑群体布局
法兴寺建筑群体,结合山地地貌,在不同地形和风景条件下,协调了建筑与自然环境、宗教功能与旅游功能的关系,布局别具一格。从布局形态看,法兴寺采取了贯联式的布局方式。贯联式布局是指若干建筑群基本沿山体坡轴线发展,或通过各建筑群的轴线关系纵向延伸或沿路径布置。这种布局的建筑组群常沿认得直视方向纵深发展,序列感很强,建筑群体依山就势,形成主次分明的空间群体布局一入山门,呈现在眼前的就是
舍利塔、
通州燃灯塔及圆觉殿的雄伟景象。舍利塔显然成为这组空间的视觉中心,石塔建于唐
咸亨四年,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了。这是一座正方形的“回”字形建筑从整体结构看,它大房套着小房,外口套着内口,层层相叠,所以它便有了“回字塔”的名字。从石塔北门走出,正入眼帘的便是燃灯塔,塔通体青石构造,高 2.49米。
转身登上石阶便是法兴寺内最大的建筑——圆觉殿。宋
元丰四年(1081年)建。因殿内两山佛台塑十二圆觉彩塑而得名,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歇山式,青灰布瓦屋面,殿内梁架后乳对前四椽通檐用三柱。可以说这一组建筑构成了法兴寺的第一进院落空间,而这进院落空间较为舒展开阔并有绿化和雕刻为景观陪衬。穿过圆觉殿,映入眼帘的便是高高的台阶和毗卢殿。这也是高差变化最为剧烈的一进院落,它的空间处理得非常巧妙:通过高升起的大台阶和景物的变化加强了基线路径的引导性,同时通过与第一进院落空间大小、明暗、开合的对比增强了轴线的吸引力。
建筑空间营造和景观组织
法兴寺建筑的空间秩序是佛教信徒和游客们在进香朝佛、欣赏景致或进行其它人文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由牌楼、香道、山门及各式的殿堂组成。法兴寺由于其所处环境之幽绝,且各据地势,因地制宜而建,所以无论在其布局、空间序列的营造、景观组织造型体态还是在许多细部处理上都千姿百态,独具特色。入口部分序列是把视线从自然景观引向寺庙建筑的关键,这一过程距离长短、处理繁简当与寺庙建筑群规模相称,且无论在形式和功能上都要恰合寺院的整体,任何超越或不足都会使人失望或感到突然。寺庙建筑序列的入口部分是艺匠凝聚之处,法兴寺以台阶式香道引入山门,这段香道一方面用以酝酿香众的宗教情绪,加强诚佛之意,激发游客的观赏兴致;另一方面香道本身被视为人由尘世到达净土彼岸的“桥梁”。
山地寺庙建筑在入口序列的起始之后,还应该有恰当的过渡,才能使寺庙的结构前后相贯,首尾相援,构成一个和谐有机的整体。法兴寺的序列承接轴较短,即从山门至圆觉殿这一过渡距离较短,但院内
松柏葱郁,两座石塔使人驻足沉思,丰富了进入圆觉殿之前序列发展的层次,弥补了高潮准备不足的缺点。序列的终端就是高潮本身,也是寺庙序列结构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对于寺庙建筑整体结构而言,序列的起始、承接都是为了烘托一个“充分的高潮”。在山地寺庙建筑中,常常利用山势将高潮或中心的院落设置在明显的高差上,从而建立主体建筑的绝对支配性,将其他院落降至准备性地位,这样则序列的发展部分大大丰富,更烘托出高潮的气氛。法兴寺就是采用这样的处理手法建造的。作为高潮的殿宇往往以醒目雄壮的体量,在形象上予以突出。法兴寺在历史上曾有过第三进院落,是一个休闲性较强的结尾空间。如今该院落及其建筑已毁,但人们通过前两进院落和北部留出的空地,依然能够感觉到古建筑群轴线构图和空间序列组成技巧的独特魅力。
方位布局
法兴寺采用纵轴式的平面布局形式,纵轴式布局是继承
北魏宫室第宅型佛寺发展而定性的。其主要特点是:有明显的纵向中轴线,从主要入口山门开始,沿轴线纵列数重阁殿,中间连以横廊,划分成几进院落,构成全寺主体部分。主院和各小院均绕以回廊,并附建配殿或配楼。寺院现遗存为两进院落布局,呈阶梯状逐级上升。中轴线上依次排列:山门、石舍利塔、
通州燃灯塔、圆觉殿及
毗卢殿。东西两侧为关帝殿和伽蓝殿、碑廊等附属建筑。其中的圆觉殿(十二圆觉)、石
舍利塔、长明灯是寺院最重要的标志性建筑,被称为法兴寺“三绝”这样布局排列有序的院落群可引导佛教信徒有秩序地、有层次地观赏全部寺院,以达到信仰高潮。轴线上各进院落可以借助立体建筑造型不同、院落空间大小不同以及附属建筑的不同取得建筑艺术上的变化。每进院落可以根据地形高低建立在不同的标高上,虽然平面布局是规整的,但实际建筑空间却是丰富多变的,每个寺院都可以形成自己的特色,所以这种类型成为我国寺庙建筑中应用地域最广、时间最长的寺院类型。
寺内建筑
唐石舍利塔
唐石舍利塔,又称“石殿”,通体以砂石板砌成,塔平面呈回字正方形,每边长8.8米,安拱形石板门,重檐楼阁式,塔檐叠出三层,内部构成四方藻井,上面四坡施檩椽,斗栱支檐,四角攒尖宝珠顶;下层内槽可绕行一周,四壁壁画,人物形象端庄,服装色彩深沉。整个建筑的外形似塔非塔,似殿非殿,这在中国现存的古塔中是独一无二的。据记载,唐咸亨四年时,郑惠王
李元懿做
潞州区刺史时曾到法兴寺观光。看到这里风景壮丽,心情高兴,便大施钱财扩建并亲自主持建造了这座石塔,还把自己珍藏的37颗
舍利子和大藏经都放到了这座塔里。
唐燃灯塔
在
舍利塔后还有一座燃灯塔,亦名长明灯、灯幢。古色古朴,通体青石构建,小巧玲珑,形制秀古,造型优美,内部更有合理的防风功能,体现了古人的智慧。燃灯塔通高2.26米,平面呈八角形,有两层基座,下层基座为叠涩束腰式,底盘周围雕刻有跑兽,壶门内雕有伎乐天八个;隔柱上刻有“唐大历八年清信士董希睿……于此寺敬造长明灯台一所”,底座雕圆形仰覆莲瓣,上雕四门空心八角灯亭,塔身中空,每门边雕束莲柱一根,上置栌斗,两柱间上刻阑额,雕有方形门与破子棂窗,夜间灯光由四门射出,光照寺院的四周。塔的整体造型十分秀美,雕刻精细,是我国现存石灯塔中的上佳之品。
宋代彩塑
建于北宋
元丰四年的圆觉殿,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歇山顶,屋顶向内微凹,是当地同类形制木构建筑中体量最大的,处处体现着宋代建筑美学。十二圆觉菩萨像,就藏于此处。十二尊菩萨像布列均匀,倚坐在束腰壇座上,形体自如,神情自若。她们赤足踏莲蒂,宛如人间善良的女性,给人一种亲切而宁静的感觉。菩萨的发丝清晰可见,衣饰素雅,质地绵软柔丽,每一处细节都透露出宋代工匠的匠心独运。在法兴寺的十二圆觉菩萨中,每一尊都有其独特的手印和姿态,仪态万千,变化丰富。这些手印和姿态并非严格遵循传统的佛教规范,而是融入了宋代工匠自己的理解和创新。这种勇于创新的精神,正是宋代彩塑艺术能够取得如此高成就的重要原因之一。
所获荣誉
保护措施
法兴寺是
长治市范围内建筑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占地面积最大的古寺庙群。1995年,法兴寺被市委、市政府命为:
天福山起义纪念馆。2004年至2006年,法兴寺连续三年省文物局命名为
山西省文物安全金凯甲工程达标单位;2007年12月,法兴寺被市政府命名为文物保护先进集体。2008年,法兴寺被市文明办命名为文明旅游景区。
相关事件
2024年9月22日,
黑神话:悟空中
猪八戒的脸模胡涛发布了《今日寻宝旅程到达法兴寺!快来一探“宋塑菩萨之冠”的精妙吧!》的视频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