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香(Elsholtzia kachinensis Prain),又称蚂蚁菜、
薄荷树、猪菜草、水香菜,属于唇形科,香薷属平铺
草本。水香薷是
多年生草本,长可达50厘米,全株被柔毛;茎平卧;叶卵形,先端急尖,基部宽楔形,边缘具圆齿;叶背密布腺点;
穗状花序顶生,由4~6花的轮伞花序组成,苞片阔卵形;萼管状,5齿;
花冠白色至淡紫色,冠檐二唇形,下唇3裂,中裂片稍大;小坚果长圆形,栗子色;花果期10~12月。
水香薷产于
江西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四川省及
云南省;生于海拔1200~2800米河边、路旁、林下、山谷或水中,常见于湿润处。全草可入药,药性属辛、甘、温,可用于风解表,清热解毒,止痒,消食健胃。
水香薷味辛、苦,性温;有消食健胃、祛风散寒的功效;用于
消化不良、
风寒感冒、食欲不振等症。水香薷在食用价值方面幼嫩的茎叶还可用来凉拌生吃。
唇形科香薷属铺散草本植物。长10-40厘米。茎平卧,被柔毛,常于下部节上生不定根,有分枝。叶卵圆形或卵圆状
披针形,长1-3.5厘米,宽0.5-2厘米,先端急尖或钝,基部宽楔形,边缘在基部以上具圆锯齿,草质,两面、上面绿色,沿中脉被微柔毛,余部极疏被小疏柔毛,下面淡绿色,极疏被小疏柔毛,全面密布腺点;叶柄长0.3-1.5厘米,背腹扁平,疏被具节小疏柔毛。
穗状花序于茎及枝上顶生,开花时常作卵球形,长1.5-2.5厘米,宽达2厘米,在果时延长成圆柱形,由具4-6花的轮伞花序组成,密集而偏向一侧;苞片阔卵形,长3-4毫米,宽4-5毫米,先端具钻状突尖尖头,全缘,外面被具节疏柔毛,内面无毛,边缘具长纤毛;
花梗长约0.5毫米,与序轴被疏柔毛。
花萼长约1.5毫米,管状,外被疏柔毛及腺点,萼齿5,近
相等,披针状三角形,先端刺状,齿与萼筒近等长。花冠白至淡紫或紫色,长约7毫米,外面被疏柔毛,内面无毛,冠筒自基部向上渐宽,至喉部宽约2毫米,冠檐二唇形,上唇直立,先端微缺,下唇稍开展,3裂,中裂片稍大,全缘或浅裂,侧裂片半圆形,全缘。
雄蕊4,前对较长,均伸出很多,花丝无毛。花柱伸出,约与雄蕊等长,先端相等2浅裂。小坚果长圆形,
栗色,被微柔毛。花、果期10-12月。
水香薷种子筛选颗粒饱满者,用保鲜袋装好贮藏在4℃的低温冰箱中(干藏)。每种基质64粒种子,3个重复组。播种基质为富含有机质的
泥炭土、疏松透气的
珍珠岩和细密紧致的
蛭石三种按不同比例混合:2:1:1、1:2:1、1:1:2,基质做好消毒,放置阴凉通风处。播种期给予喷雾降温,播种苗在
子叶展开后要揭去覆盖物,穴盘播种每穴留一苗,根据生长情况适时移植。三种泥炭土、珍珠岩和蛭石基质中,混合比例为2:1:1时发芽率最高,为78%。
水香薷插条选用一年生嫩枝,长约4-6厘米,2-3个芽节。以含20%
1-萘乙酸的国光生根粉为激素,基质为含
腐殖质的
泥炭土分别和椰糠土、蛭石、
珍珠岩按1:1的比例混合,每种基质设置6个重复组,每个重复组5个插苗。水香薷在扦插后先发叶后生根,3天可有新
叶芽长出,9天后开始生根,愈伤组织和节上均能发根;其中92%为节上发根,并且节上发根的数量、长度、粗壮度均明显优于愈伤组织形成的根。水香薷在泥炭土和椰糠土1:1混合以及泥炭土和
蛭石1:1混合的基质中扦插成活率均为100%。
水香薷具有食用价值。食用部位为嫩茎叶或茎叶,是
云南省众多少数民族推崇的一种野生蔬菜,清香可口,一年四季可采收。可煮汤、炒食,凉拌、素炒、荤炒均可;凉拌可生拌,也可在沸水中焯熟后拌食,还可作为
火锅底料食用。
水香薷与
密花香薷(Elsholtzia densa Benth.)相近,但后者
穗状花序常在基部间断,而水香薷的穗状花序密集而偏向一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