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学的
朱子学的
《朱子学的》是由明代学者丘濬编纂的一部学术著作,共分为上下两卷。
内容简介
《朱子学的》上卷包括下学、持敬、穷理、精蕴、须看、鞭策、进德、道在、天德、韦斋等十篇文章;下卷包含上达、古者、此学、仁礼、为治、纪纲、圣人、前辈、斯文、道统等十篇文章。蔡衍鎤在其序言中提到,《朱子学的》上编从下学到天德,是从具体实践上升到理论的过程,最终以韦斋结束,以此记录朱熹的生平言行,类似于《论语》中的乡党篇。下编从上达到斯文,是从理论出发探讨具体实践,最终以道统结束,旨在追溯濂、洛、关、闽诸派的学术渊源,类似《论语》中的尧曰篇。然而,丘濬通过阐述朱熹的思想来指导学生,这种做法已经足够,无需模仿《论语》的形式,使其看似圣人的言论。此外,朱熹本人也曾对扬雄王通等人篡改经典的行为表示强烈批评,因此,丘濬的这部作品可能并非朱熹愿意接受的。
主要观点
朱子认为,下学指的是具体的实践活动,而上达则是指追求真理。他指出,所谓的学习,最初是为了成为士人,最终是为了达到圣人的境界。程颐曾经说过,当今的学习者可分为三种类型:词章之学、训诂之学以及儒者的学问。如果想要通晓大道,则除了儒者的学问外别无选择。尹侍讲提出,学习的目的在于学会做人,即使达到了圣人的境界,也不过是尽到了做人的道理。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见解。朱熹还引用孔子的话,将古代学者与现代学者进行了对比,强调了两者之间的区别。他认为,圣人的教育方法不是为了让学生掌握语言文字和写作技巧,而是让他们通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养性等方式,逐渐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进而实现齐家治国的理想。他还指出,“学”这个字实际上包含了知识的获取和实际能力的培养两个方面。程颐曾说:“涵养要用恭敬的态度,学习则要在探求真知上下功夫。”这实际上是学者立身处世的重要原则。朱子认为,这两句话就像车的两个轮子或鸟的两只翅膀一样,涵盖了体用本末的所有方面。他还认为,在涵养的过程中也需要探究事物的本质,在探究本质的同时也要注重内心的修养。这两个方面的功夫是相互依存的,一旦分开就会失去平衡。朱熹强调,知识和行动应该同时进行,而不是分别安排在不同的时间。他知道和行动经常互相依赖,就像眼睛没有脚就不能行走,脚没有眼睛就看不到东西一样。在讨论先后顺序时,知识应该是优先考虑的,而在衡量重要性时,行动更为关键。朱子认为,古人从小学阶段就开始学习,他们的品德修养和内心修养都已经相当成熟,因此大学的教学可以从格物致知开始。但是现在的人们并没有经过小学阶段的学习,如果只是单纯地追求知识,而不注重内心的修养,那么他们就不知道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朱熹还指出,古人设立的教育体系包括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些课程都是为了让人们能够克制自己浮躁的情绪,从而形成良好的品德。而现在,只有通过阅读书籍才能够起到约束人心的作用。
参考资料
廉史钩沉|履职尽责的古代循吏.山东师范大学.2024-11-16
朱子学的作者:邱濬.个人图书馆.2024-11-16
目录
概述
内容简介
主要观点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