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通(公元584—617年),字仲淹,隋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隋代大儒、思想家、教育家,其孙是初唐四杰之一的
王勃。
王通从小读书勤奋,精习《诗》《书》《礼》《乐》《春秋》,到了十五岁的时候,学业已有所成。
杨坚仁寿四年(604年),年方二十岁的王通到
长安见隋文帝,提出“太平十二策”,没有被采纳。后来由于同乡
薛道衡的推荐,授以
蜀郡司户书佐、蜀王侍郎。不久后弃官归隐,于家乡北山白牛溪授徒自给。远近来受业的人很多,时称“河汾门下”,当时王通还被尊为“王孔子”。隋朝廷四度征召,始终不仕。
大业十三年(617年),王通病逝于龙门县万春乡甘泽里第,弟子取《周易·坤卦·象辞》“黄裳元吉,文在中也”之义,私谥为“文中子”。
王通著有《续书》《续诗》《元经》《礼经》《乐论》《赞易》等书,在
唐朝就已全部佚失,只有《
中说》独存。
司马光编写《
资治通鉴》时,为了考订王通的生平,曾撰有长篇之《文中子补传》。其主张有一个统一的道,支配天地人的运动,提出“以性制情”“穷理尽性”等作为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其对以往的
天人感应和
谶纬神学持批判态度,以规律释“命”的思想,对隋唐儒学变革起到了思想解放作用。除此之外,其对天人关系的重新诠释、"三教可一"的主张以及“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的重新发掘,对宋明理学起到了引导和启示作用。
人物生平
王通的九代祖王寓,遭
晋朝怀之乱,迁居江东。六代祖王玄则仕宋。玄则的孙子王,在肖道成代宋之时,北来臣事
北魏。
拓跋宏太和年间,为
太原市刺史,家河汾,称晋阳穆公。王虬传了三世,生
王隆,是王通的父亲。据说王隆传王家的学业,教授弟子千余人。
杨坚统一中国,王隆以国子博士待诏云龙门,曾献过《兴衰要论》七篇,未见重用。
杨坚开皇四年(584年),王通出生。少年时,王通就从父亲受业。年稍长,又“受书于东海李育,学诗于会稽夏琠,问礼于河东关子明,正乐于北平霍汲,考易于族父仲华”,特别精习《诗》《书》《礼》《乐》《春秋》,其学业就在这一时期打下了基础。
隋文帝
仁寿四年(604年),年方二十岁的王通抱着经世救民的思想,不辞辛劳到
长安见隋文帝,向隋文帝提出“太平十二策”,建议隋文帝实行尊王道、推霸略之术。隋文帝颇为赏识,但“公卿不悦”,所以未被采纳。
王通未得重用,只是被派往偏僻的蜀郡,任蜀王侍读等职。
大业初年,王通从蜀郡归乡著述讲学,决心弘扬儒学,明周、孔之道。此后,隋文帝、
隋炀帝仍有征召,均未就。他曾用九年的时间钻研六经,撰《续六经》。他在河汾之间聚徒讲学,弟子数百,名重一时。时称“河汾门下”,甚至有人称他为当世孔子,或誉为“河汾道统”。大业十三年(617年),王通病逝于龙门县万春乡甘泽里第,弟子取《周易·坤卦·象辞》“黄裳元吉,文在中也”之义,私谥为“文中子”。
主要思想
哲学思想
天人论
王通认为,天、地、人三才相分,都是物质实体,地位同等,只有在对待某一具体事物时,三者地位才有主次之分。天地人三才,也不仅仅是呈现在人们感官面前的荡荡苍苍、山川丘陵、圆首方足这些表面现象,在现象背后的是三才的精蕴:元气、元形、元识。天是元气,而元气的变化就如同人们平常描述的神鬼一样,变化莫测,神秘至奇。天作为元气,是万物之气之所归。地是一切有形的东西,是除天和人以外的所有东西。人是有认识、有思维、有理性的动物。在位置上,气是天在上,地为形居下,人为识在天地之间。在功能上,天地人三才同等重要,既没有主次,亦没有先后。
天统元气,而元气之功能在于化生万物;地统元形,而这个有形世界之功能在于养育万物。人统元识,而唯有人才具有认识能力,其功能就在于使万物趋于完善。天地之生化,万物之运行,人之所利用,这些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在对待具体事物和具体实践过程中,有时“天”居主导位置,有时“地”居主导地位,有时“人”居主导位置。在这里,王通用“中道”的哲学方法论对传统“天人感应论”中“天”的权威进行了否定,认为人世间一切事物的发展变化都要受诸多因素的制约,是多样性的统一。
道论
天人合一或三才统一的最根本之点是道的统一。王通认为有一个统一的道,支配天地人的运动,是天地人都不能违反的,这便是《
周易风水》所昭示的道。他主张要在人事上体会《易经》所昭示的天地之道,有把人道当作天道的企图,但在王通心目中天地之道与人之道并不完全一致。在王通眼中,道其实有作为规律的道和作为最高价值的道两重含义。在他看来,作为规律的道无所不在,而作为最高价值的道只存在于德行之中,仁礼之中。人与道的关系,在道是规律的情况下,显而易见是统一的,而在道是最高价值的情况下往往是分离的,甚至在
孔子之后的一千年里都没有实现统一。
理想人格论
王通的理想人格是内有周孔的道德修养,外有三王的功业的人物,也就是说,他是圣人与王者的统一。王通既反对脱离内圣的外王,认为那样做就不是外王,充其量是低层次的事功,又反对脱离外王的内圣,认为那样做就不是内圣,仅仅是自私自利的修习者。他认为出世入世必须统一,而且只有在
儒家思想的基础上才能统一。儒家的内圣是仁义之道,儒家的外王是
王道政治。仁义之道是王道政治的思想基础,王道政治是仁义的完满现实。这两者之间不存在像玄学提出的名教与自然的对立,恰恰相反它们是完全一致的。
心性论
心性问题是道德修养的核心或本源问题,王通的伦理思想便是以此为基点而展开的。五常(即仁义礼智信),为儒家五项基本的品德。王通认为性为“五常之本”,性本善。而正因为人性本善,人性中具有仁义等品德,所以只要追求仁义,就一定能得到它们,成为仁义之人。
修养论
以性制情
王通认为人性本善,而恶的可能性包含在情中,并且明确提出“以性制情”的理论。所谓情即是喜怒哀乐爱恶欲等情感。情本身不能算是恶,但是让感情任意发泄,该善的不善,该恶的不恶,就是恶了。要使情发得正当,必须“以性制情”。王通以阳喻性,以阴喻情,点出情随性动,才能在情的岔路口上做出正确的抉择。王通有时还用与道心对立的人心解释过恶的产生,他认为惟危的人心有可能产生过、恶,君子要时时警惕自己,但对此没有进一步的说明。如果与他的情观联系起来看,道心可能指性或对性的认识,人心可能指情。
穷理尽性
在道德修养论上,王通还十分重视《易》的作用和“穷理尽性”的方法。他认为《易》中“穷理尽性以至于命”三者的顺序应是,先“知命”,再“穷理”,后“尽性”。要穷理,先要学《易》,用《易》来穷理。而要学《易》穷理,又必须先“知命”。所谓“命”,是指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必然性。“知命”,也就是“知人事”,他认为必须先知人事之“命”,然后才能穷理,穷理就自然能尽人性,即尽人的仁、义、礼、智、信五常之本性。还由此提出“正其心”的要求。首先倡明“人心”“道心”的矛盾,以及防止“人心”泛滥,以扩充“道心”即“君子思过而预防之”的道德修养任务。王通这一观点,对宋明理学的修养方法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政治思想
王道论
王通的学术活动和主张,有一个明确的目的,就是为了推行王道的政治思想。他决心在佛教、
道教蓬勃发展的进攻态势下,振兴已经衰微的儒学,以明王道来挽回儒学的衰微被动局面。
他认为,所谓王道,就是“
伊尹周公之道”“周公孔子之道”,亦即儒家之道。王道与现实政治相比,最大特点是主张仁政德治,任德不任刑。而王道主要靠人去弘扬,而人在于教化。人的教化则需要依赖于《诗》《书》《礼》《乐》等儒家经典。王通认为,
孔子借助于《
尚书》《
诗经》《
春秋》来讲述历史传达长治久安之理,而且这三部书各有侧重。王道最真切生动地体现在历史活动中,要在对历史的“索”“究”“考”中获知帝王之制、兴衰之由和邪正之迹。
仁政观
王通主张要推行王道,就要“以德服人”,实行仁政,反对霸道。王通根据
孟子的“仁政”学说,向统治者提出一些推行王道的原则。其中特别强调“遗身”。所谓遗身,就是要求统治者放弃自己的利害得失,努力做到无私、至公,以天下为已任。这是推行王道政治的关键所在。另外,还强调“推诚”。“推诚”的意思就是“以心化”,把道德教化作为统治的主要手段。
三教观
在三教观上,王通主张“三教可一”。对此,他从两个方面辩证地进行论述。一方面,他认为三教“不可废”,各教都有存在的理由,对于统治者来说,都是有用的,都有辅政的内容。另一方面,他也认为三教亦各有缺陷。他肯定各教均有善有弊,应该像
司马谈善于分析诸子各家长短那样,知其弊,通其变,因此他提出“三教于是乎可一矣”的观点,也就是说三教可以相互取长补短,逐步走向合流。但王通还是主张在三教之中只有
儒家思想能够成为统治思想。主张在儒学的基础上把三教统一起来,做到通其变,除其弊。以儒为主,以佛道为辅,构成一个统一的
思想体系。
历史思想
天命与历史发展观
王通把世道的发展由淳朴趋向于浇薄划分为几个阶段。有所谓至治之代,那时“法悬而不犯”;有中代,特点是“议事而制”。在他看来人能使道发扬光大,假如人的行为合乎道,那么淳朴之复易如反掌。人的行为之好坏全在教化。我们有先王的教化为榜样,有六经为指南,对社会施以教化,使之合于道是完全可能的。因而他认为,世道一定能复归于淳朴。
王通认为,在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中,有所谓命运在起作用。命运又可称为天命,但它并不是传统天命观所说的神秘的人类无法改变的力量。一定的人事活动过后,总有与之准确相应的结果出现,两者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因果联系,这就是命,或日天命。因此,天命不是作为至上神的天对人下的命令,仅仅是人事活动的必然结果,正因如此人们在命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他们可以用自己的行动为自己作命。
对于现实生活中除了必然性与
偶然性的问题,王通认为当一个人碰巧进入另一个人所作的命中时,就产生偶然性。一般地说个人生活中有偶然性,整个国家的社会生活不存在偶然性。治乱是全国性的长时期的状态,是最高统治者的行动造成的运。这里面的差异是有人乘之,如
刘启乘文帝之治,灵帝承桓帝之乱,有人革之,如
姬发革
帝辛之命,
隋炀帝变乱之政等等。但不管怎样,运是“有定于此而应于彼”的,说不上偶然性。但在时和命(与运比,这是属于个人的、短时间的状况)中都包含两种不同情况:“有行之者,有偶之者”“有作之者,有偶之者”。就是说,穷达吉凶,有的是由自己的行动造成的(所谓自食其果),有的则与自己的行动无关,是偶然碰上的。
在社会生活中,既有命也有道。王通认为二者的关系是变动的、复杂的。三代以上大道流行,作命君王依道行事,那时道命一致。
战国以降君王无道,他们所作的命与道相反。虽然有许多仁人君子奔走呼号,企图行道,但他们无权无势,能做的仅仅是传道而已,不能改变帝王所作之命。但在王通所处的时代,结果是道被命、运抛弃,在现实中无立足之地,只能存在于少数人的理想中。面对这种情况王通并不悲观。他相信,将来必定会出现圣人,他在天下善施教化,使一切人都依道行事,那么命与道将重新一致,那就是理想改造了现实,现实实现了理想,亦即复归于淳朴状态。
主要著作
王通一生最大学术成就在《续六经》,但早已佚失。以王通之名流传至今的著作有两种:一为《元经》,为《
中说》,均由
北宋阮逸女注释并刊行于世。
宋本《元经》已被证为阮逸伪造,《中说》虽涉及王通门人真伪考证问题,但所记王通言论基本属实。
《续六经》
《续六经》是文中子在
大业初年回乡之后,用了将近十年时间,倾其毕生精力撰著的
六部典籍。它包括《续诗》(十卷)、《续书》(二十五卷)、《
荀子·礼论》(十卷)、《乐论》(十卷)、《易赞》(十卷)和《元经》(十五卷)六种,合称《续六经》或《王氏续六经》。
其中《赞易》是对《易》进行新的解释,《礼论》《乐论》则是对照
周公之礼乐,说明后王种种非礼的错误。他用功最勤的是《续书》《续诗》和《元经》。《续书》比照《
尚书》旧例,选编从汉高祖至
司马炎时期的政府文件。《续诗》是按《
诗经》旧例,采集晋、宋、
北魏、
西魏、
北周、隋等六代,自天子以至庶民的诗歌,按化(续大雅)、政(国风)、颂(续颂)、叹(续变风、变雅)等类编,使人认识治乱之情,给以人孝出悌的道德教育。
《元经》不是文件结集,而是王通本人的著作,是自
司马衷永熙元年(290年)至
杨坚开皇十年(590年),共三百年的编年史。他认为这三百年,
王道废弛,天下大乱,没有真帝,他要像圣人在《春秋》中所做的那样,以褒贬代行赏罚。同时,这个时代群雄并起,纷纷称帝,需要“征天命以正帝位”,确定正统,这是《元经》的另一项任务。
《中说》
《中说》是
隋朝王通的语录,共十卷,因为王通的私谥为文中子,所以亦称《文中子》。由其子福郊、福峙记述,为了抬高王通的地位,整理者刻意幕仿《
论语》的口气,使他看起来更像圣人;甚至伪造历史,把隋末唐初一批名臣如
魏徵、
房玄龄、
李靖、
杜如晦等等都说
姬诵通门人。该著作以气、形、识分别作为天、地、人的特点。还提出儒、佛、道“三教于是乎可一矣”的主张,试图从理论上调和“三教”。
宋朝阮逸女作《文中子中说注》,有《四部丛刊》本《
续古逸丛书》本。
影响
王通在中国哲学史上是一位承前启后式的人物,他不但总结批判了前代儒学,促进儒学逐步摆脱
谶纬神学的束缚,还对宋明理学的开启起到了引导作用。
促进儒学摆脱谶纬神学的束缚
在
自然观上,关于天人关系的探讨是王通哲学思想的核心内容,而对以
董仲舒为代表的天命论、天人感应论进行抨击是王通学说的重点,从而使哲学
意识形态由天人感应论向理学天理论的转变迈进了一大步。他对天地人三才的重新解释,明确地将其表述为气、形、识,强调
宇宙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和可知性。王通还认为由于人具有认识客观世界的能力,故在天地之中具有更为重要的地位,能知"天地之理"。据此,他对传统的天命论所宣扬的“自天之命""定于冥然,终然不变”的命定论观点进行批判,认为是完全废弃了人的作用。这便彻底否定了天的主宰性,否定了君权神授的神秘说教,将所谓“天道”回归于“人道"突出了人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这对于
隋唐儒学变革,儒学发展能走出困境,能够摆脱传统“天人感应论”和谶纬
神学的束缚,起到了思想解放的巨大作用。
开理学先河
王通的哲学思想对宋明理学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首先,在天人关系上,王通对天人关系的重新诠释,深刻影响了后世的宋明理学家。自王通之后,宋明理学家在天人关系上,都主张“天人相通”。一方面,他们认为天与人不是绝对对立、彼此隔离的,而是息息相通的统一整体。另一方面又认为天是人伦理道德之本源,天道与人道应是合二为一的。
其次,在儒、佛、道三家关系问题上,王通第一个从当时思想界的大局出发,提出"三教可一"的主张,为后来
柳宗元吸取佛学的思想和宋明理学对佛、道二教思想的吸收开了先河,为儒家学说的改造和振兴指明了方向。晚唐思想家和宋明理学家正是在执行吸收佛、道二家精髓的思想路线后,完成了改造儒学的任务,大大增强了儒学的生命力。
最后,王通还第一次将《尚书·大禹谟》中的那句“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单独提出来,作为伦理道德修养的基础而被后来理学家奉为密旨。在心性修养的方法论上,他还主张“穷理尽性”,提出了“诚”与“静”的概念,如“静以思道”,“推之以诚则不言而信,镇之以静则不行而谨。惟有道者能之”等。这些,都有以启宋明理学之先河。
亲族
王绩
王绩(585—644年)
唐朝诗人,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
河津市)人。隋朝儒者王通之弟。隋时任秘书省正字,出任
六合县丞,后弃官归隐。唐高祖时,授太乐丞,又弃官。为人追求放逸,追慕阮籍、嵇康、陶潜,为诗亦多写酒后情趣或田园闲适生活,自成一派。死前,预写墓志,作品集有有《东皋子集》,又名《王无功集》。
王勃
王勃(649或650—676年)唐文学家,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通之孙。麟德初应举及第,授朝散郎。上元三年(676年)往南海探父,溺水受惊而死。善诗文,与
杨炯、
卢照邻、
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王勃自幼聪敏好学,据《旧唐书》记载,他六岁即能写文章,文笔流畅,被赞为“神童”。九岁时,王勃读
颜师古注《
汉书》作《指瑕》十卷以纠正其错。十六岁时,王勃应幽素科试及第,授职朝散郎他因做斗鸡檄被赶出沛王府。之后,王勃历时三年游览巴蜀山川景物,创作了大量诗文。他返回
长安后,求补得
虢州参军。在参军任上,他因私杀官奴二次被贬。
李治上元三年(676年)八月,他自
交州探望父亲返回时,不幸渡海水,惊悸而死。王勃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
虞世南,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所作骈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堪称一时之最,代表作品有《
滕王阁序》等。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辑有《王子安集》。亦通《易》.著有《周易发挥》五卷,久佚不传。新旧《唐书》皆有传。
评价
晚唐文学家
皮日休:“夫
孟子、
荀子、翼传孔道,以至于文
中子。”
北宋音乐家阮逸:“文中子,圣人之修者也,孟轲之徒,非诸子流矣。”
北宋理学先驱
孙复:“文者,道之用也。道者,教之本也。故必得之于心,而后成之于言。自汉至唐,以文垂世者众矣。然多杨、墨、佛、老虚无报应之事,沈、谢、徐、庾妖艳邪侈之辞。始终仁义,不叛不杂者,惟
董仲舒、
扬雄、王通、
韩愈。”
北宋理学家
程颐:“文中子本是一隐君子,世人往往得其议论,附会成书。其间极有格言,荀、杨道不到处。”
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司马光:“诚好学笃行之儒;惜也其自任太重,其子弟誉之太过,更使后之人莫之敢信也。”
南宋理学家
朱熹:“太宗朝一时人多尚文
中子,盖见朝廷事不振,而文中子之书颇说治道故也,然不得其要。”
相关争议
王通有无
由于《
中说》非文中子自著,属家人及弟子所为,书本身也存在错乱之处,并且《
隋书》未为文中子立传,所以自司马光开始,其后有
洪迈、
晁公武、朱熹、
王应麟等对文中子及其著作的真伪问题持有一定怀疑。当代学者
尹协理和魏明所著《王通论》认为考证王通其人的有无,应当依据隋末和
唐朝人的著作。据保存下来的有限的历史资料考查,宋威以前提及王通的人不仅存在,而且还为数不少。如唐贞观年间任过
礼部尚书的
陈叔达、王通之弟王绩、王通之孙唐初文坛“四杰”之一的
王勃、唐末文学家
皮日休等人都曾在文章中提到过王通其人,因而王通其人应是真实存在的。
《中说》真伪
南宋的洪迈提出《中说》中提到了
房玄龄魏徵、
李靖、杜如晦、
杜淹等唐初名臣都是王通的门人,但这些人却不曾提及王通以及《中说·附录》中有多处记载有出入等问题为理由,认为《中说》“为阮逸所作”。《王通论》则认为该说法理据不够充分,仅可证明《中说》的某些部分存疑,但不能否认整部著作的真实性。明代初年的
宋濂(1310—1381年)提出《中说》中的三件事与史实不合,一为“
李德林请见”事,二为“
江都区有变”事,三为“问礼于
关朗”事。因而认为是王通之子王福郊、王福時伪造。《王通论》认为前两件事确实是《中说》内容的谬误,后一件事则是附录之误,但是,两件事或者更多一点的事与史实不合,并不能说明《中说》全部是伪作,也不能断定是王福郊、王福時而不是别人所为。《王通论》认为唐代有许多人读过并评论过《文中子中说》。他们关于王通思想和事迹的论述,绝大部分都与今本《中说》相一致,因而认定《中说》确为王通所做,只是后来混入了一些谬误。
名言章句
今言政而不及化,是天下无礼也;言声而不及雅,是天下无乐也;言文而不及理,是天下无文也。
王道何从而兴乎?吾所以忧也!——《中说·王道篇》
学者博诵云乎哉!必也贯乎道;文者苟作云乎哉!必也济乎义。——《中说·天地篇》
有四名焉,有五志焉。何谓四名?一曰化,天子所以风天下也;二曰政,蕃臣所以移其俗也;三曰颂,以成功告于神明也;四曰叹,以
陈诲立诫于家也。凡此四者,或美焉,或勉焉,或伤焉,或恶焉,或诫焉,是谓五志。——《中说·事君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