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色裸颊鲷
裸颊鲷科裸颊鲷属动物
杂色裸颊(学名:Lethrinus variegatus)为裸颊鲷科裸颊鲷属的鱼类,俗称连尖。分布于印度洋非洲东岸至太平洋波利尼西亚群岛、台湾岛以及西沙群岛等地附近。头部除鳃盖骨外,其余部分皆裸露无鳞。头长为吻长2.1~2.3倍。体长为体高3.3~3.5倍。背鳍中部鳍棘与侧线间有鳞4~41/2行。唇较厚。上、下颌各具1行尖锥牙,两颌前端犬牙小。
形态特征
体极延长而呈长椭圆形。吻长而尖,吻上缘与上颌间的角度为50°-65°。眼间隔微凸或平坦。眼大,位于近于头背侧。口端位;两颌具犬齿及绒毛状齿,后方侧齿呈犬齿状;上颌骨上缘平滑或稍呈锯齿状。颊部无鳞;胸鳍基部内侧不具鳞;侧线鳞数45-47;侧线上鳞列数4.5;侧线下鳞列数13-14。背鳍单一,不具深刻,具硬棘X,软条9,第IV棘最长;臀鳍硬棘III,软条8,第1软条通常最长,但等于或短于软条部之基底长;胸鳍软条13;尾鳍分叉,两叶先端尖型。体灰色至褐色,体腹面银白,体侧散布许多不规则斑驳;眼下通常有二条暗带,一条延伸至口角,一条延伸至前鳃盖下枝;另有一暗带位于眼间隔。各鳍淡色或透明。以前所记载之长身龙占(Lethrinus semicinctus)为本种之误鉴。
生活习性
主要栖息于软深的岩礁区或珊瑚礁外缘砂泥地,幼鱼一般活动于沿岸,主要分布的深度在1-150公尺。肉食性,以礁区的小鱼或无脊椎动物为食。
地理分布
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区,西起东非、红海,北至日本南部,南至新加勒多尼亚。台湾分布于东沙群岛海域。
渔业利用
一般以延绳钓、一支钓或底拖网等方式捕获,全年都可以捕捞到。
捕捉需知
钓场 岩礁海域、珊瑚礁海区、岩礁海岸、码头防波桩附近。
钓法 船钓底钓法、远投竿远抛底钓法、轻矶竿底钓法、延绳底钓法。
饵料 小活虾、小螃蟹、虾仁、贝类肉、牛肉。
钓期 1-12月。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生活习性
地理分布
渔业利用
捕捉需知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