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氏云南龙
原蜥脚下目云南龙科的动物
云南龙是1939年在禄丰盆地中发现的,发现的地层是禄丰组的紫红色砂岩。在禄丰盆地发现的云南龙的化石并不完整,只是一些零散的骨骼,有20个骨骸,包括2个头颅骨。1942年,生物学家杨钟健将这些化石命名为云南龙;以后,杨钟健又为云南龙专门建立了云南龙科,在这个科里面,只有云南龙一属,为黄氏云南龙;在1951年,杨钟建又命名了第二个种,叫作巨硕云南龙
黄氏云南龙是大型的恐龙,最大的可以长达7米,高在2米~3米之间,后发现的杨氏云南龙身长可达到13米,远远大于只有7米的黄氏云南龙;然而尽管云南龙长得大,可是却是一种比较轻型的恐龙。黄氏云南龙的头部细长,下颌像是一个圆筒一样,颚部有超过60颗匙状的尖锐牙齿,而且黄氏云南龙的牙齿的形状非常奇怪,有点类似于蜥脚类恐龙的形状,长得并不规则,牙齿像是圆筒一样,牙齿的边缘是扁平的,整个看起来就像是凿子一样,但是黄氏云南龙的牙齿也有尖锐的咀嚼面。
简介
黄氏云南龙(Yunnanosaurus huangi)是蜥脚形亚目蜥脚形亚目)、原蜥脚次亚目(Prosauropoda)、云南龙科(Yunnanosauridae)、云南龙属(Yunnanosaurus)的一个种。植食性,生活在侏罗纪早期,体长约7米。黄氏云南龙的化石材料是一具不完整骨架,但具有近乎完全的脑袋。这件标本在1939年所发掘,从云南省禄丰市盆地中下部禄丰组的紫红色砂岩 黄氏云南龙
中清理出来的。
齿列
云南龙的牙齿呈现出自行磨尖的现象,这在原蜥脚下目中相当独特。云南龙的颚部有超过60颗匙状的尖锐牙齿。科学家们认为这些的牙齿比其他原蜥脚下目的牙齿先进。云南龙具有蜥脚下目的特征。然而,科学家们认为云南龙在种系发生学上并没有与蜥脚下目较为亲近,因为它们的身体构造明显地属于原蜥脚下目。云南龙与蜥脚下目的齿列相似处,可能是个趋同演化的例子。
发现
模式种是黄氏云南龙(Y. huangi)是由杨钟健在1942年所命名,他建立了云南龙科来包含云南龙,但这科目前只有云南龙一属。在1951年,杨钟健命名了第2个种巨硕云南龙(Y. robustus),但这个种已被包含于模式种之内。这个分类上的混淆导因于最早的标本是未成年个体,而巨硕云南龙 的标本是完全成长的个体。在2007年,Lu与他的同事叙述了另外一个种杨氏云南龙(Y. youngi),种名是纪念杨钟健为名。除了骨骸上的差异,杨氏云南龙身长13米,大于身长仅7米的黄氏云南龙;在化石记录中,杨氏云南龙晚于黄氏云南龙,约生存于中侏罗纪。
形态
云南龙长有一条长长的脖子,四足行走,以植物为食。令人惊奇的是,云南龙的牙齿非常奇怪,身为古脚类恐龙,它的牙齿却长得非常像一种蜥脚类恐龙——腕龙的牙齿。云南龙长有60多颗牙齿,这些牙齿不仅形状像蜥脚类恐龙的牙齿,而且连磨蚀的方式都与蜥脚类恐龙相像。这种情况很可能正是蜥脚类恐龙起源与古脚类恐龙的证据之一。
生存环境
典型红色砂岩表明,当时的气候比较温暖干燥,没有任何冰川的迹象,那时的地球两极并没有陆地或覆冰。地球表面的地理分布决定了各地的气候,靠近海洋的地方自然是比较湿润而草木茂盛,但是由于陆地的面积十分广阔,使带湿气的海风无法进入内陆地区,大陆中部便形成了一个很大的沙漠,所以陆地上的气候相当干燥,这进而使得较耐旱的蕨类品种及不过分依赖水繁殖的针叶树逐渐在这些地区取得了竞争优势。地球海陆分布图三叠纪的陆地三叠纪时期的地球与现今的地球截然不同,只有一块大陆,这块大陆被称为泛古陆,大致位于现在非洲所在的位置。泛古陆分为北边的劳拉西亚古陆和南边的冈瓦纳古陆。劳拉西亚古陆包括了今日的北美洲欧洲亚洲的大部分地区,冈瓦纳古陆则包括了现在的非洲、大洋州、南极洲南美洲以及亚洲的印度等部分地区。不过到三叠纪中期,泛古陆开始出现分裂的前兆,在北美洲、欧洲中部和西部、非洲的西北部均出现了裂痕。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简介
齿列
发现
形态
生存环境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