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
唐文宗子庄恪太子
庄恪太子李永(?-838年11月6日),字号不详,陇西成纪(今秦安县)人。唐朝宗室大臣,唐文宗之子,生母王德妃
太和四年(830年),册封鲁王。六年(832年),成为皇太子。爱好出游,荒怠政务,不听师傅韦温教导。
开成二年(837年),受到杨贤妃谗害,幽闭于少阳院,险些遭到废黜。开成三年(838年),暴卒于少阳院,谥号庄恪,安葬于清永陵
人物简介
唐文宗李昂是在哥哥李湛被杀后即位的,他对父兄当年的怠政很是清楚,他想励精图治重现大唐盛世。因此他在继承人问题上也想选一个和自己相同理念的人。他只有两个儿子,在他看来都不合适,他看中了自己的侄子,敬宗的大儿子晋王李普,认为他能成大事,将他视若己出,欲立为太子,没想到李普没等到那一天就早早死了,因此唐文宗长年不再提立太子之事。
虽然没有立为太子,文宗也没有放松对儿子的教育,李永于大和四年封鲁王。当时李永年幼,文宗认为要把他培养成材,就需要在他身边的人都是贤名之士,于是召见他的师傅元亮。文宗问了几个问题,元亮都不能回答,使得文宗很生气。文宗直接责问宰相说道:“鲁王可以教育,都应该是士大夫中的贤者,怎么是元亮这种人可比的。”于是为他选了贤良之人为老师,教育李永。
在大和六年,李永被立为太子。旨意传出,天下都认为唐文宗的决定很正确。但是李永被立为太子后就陷入了后宫斗争之中,最终含冤而逝。
大和九年的甘露之变使得文宗铲除宦官集团的计划失败,从此文宗在国家大事上,形同傀儡,听从于宦官,但在内廷则可是他说了算,对于谁当太子,宦官们不感兴趣,乐的见他们争斗,反正最后谁当皇帝自己说了算。
李永办宴会娱乐,老师多次劝谏他,都不听从。使得反对他的人找到了他的把柄。而此时王德妃不再得宠,得宠的是杨贤妃,她不满李永,多次在文宗面前诋毁李永,而且引出物证人证,使得文宗不得不信。说得多了,唐文宗对李永也不满起来,终于发怒了,他把群臣招来说道:“太子有太多过错,不能把天下交给他,今天的议题就是废了他。”群臣一听废太子,这还了得,赶紧上奏道:“太子还年青,虽然有错,还可以改正。况且太子是天下的根本,不能够轻易废掉,请皇帝宽恕他。”
御史中丞狄兼暮流泪流为太子争辩。见大臣如此拥护太子,文宗心中有所动摇,没有马上下诏废太子。后来群臣接连上奏劝解,文宗也改变了废太子的心思,只是诛杀了他身边的一些人。
李永受了这场莫名其妙的打击,心中很憋屈,又没处诉苦,无法向父亲表明自己的冤枉,在这一年突然死亡。
儿子死了,唐文宗感到后悔了觉得自己冤枉死儿子了,只有追谥儿子为庄恪太子。
第二年,文宗立了侄子李成美为太子。在宴会上,有一个小孩表演爬杆子的杂技,他的父亲在底下来回的转生怕儿子掉下来。这种父子之情使得文宗想起了儿子,于是说道:“我拥有天下,却不能保全一个儿子。”马上将当初诋毁太子的坊工刘楚才等人杀掉,以慰儿子在天之灵。
影响与评价
历史评价
崔瑞德费正清《剑桥中国隋唐史》对李永评价:文宗的独子,即原本的太子,于公元838年不幸离世,其死因至今笼罩在重重迷雾之中,具体情形难以确知。然而,可以推测的是,唐文宗对太子的处置持默许态度,这背后或许源于文宗对太子生母宠爱的减退,以及太子自身表现出的年轻气盛与不稳重,这些行为激怒了文宗。
史料记载
《新唐书列传第七》
文宗二子:王德妃生永,后宫生宗俭(李宗俭)。
庄恪太子永,大和四年始王鲁。帝以王幼,宜得贤辅,因召见傅和元亮。元亮以卒史进,有所问,不能答。帝责谓宰相:“王可教,官属应任士大夫贤者,宁元亮比邪!”于是剧选户部侍郎庾敬休兼王傅,太常卿郑肃长史,户部郎中李践方兼司马。六年,遂立为皇太子。帝承宝历荒怠,身勤俭率天下,谓晋王生谨敏,欲引为嗣,会蚤夭,故久不议东宫事。及太子立,天下属心焉。
开成三年,诏宫臣诣崇明门朔望,侍读偶日入对。太子稍事燕豫,不能壹循法,保傅戒告,慭不纳。又母爱弛,杨贤妃方幸,数谮之。帝它日震怒,御延英,引见群臣,诏曰:“太子多过失,不可属天下,其议废之。”群臣顿首言:“太子春秋盛,虽有过,尚可改。且天下本,不可轻动,惟皇帝幸赦。”御史中丞狄兼暮流涕固争,帝未决,罢。群臣又连章论救,意稍释,诏太子还少阳院,以中人护视,诛幸昵数十人,敕侍读窦宗直、周敬复诣院授经。然太子终不能自白其谗,而行己亦不加修也。是年暴,帝悔之。
明 年,下诏以陈王为太子,置酒殿中。有俳儿缘橦,父畏其颠,环走橦下。帝感动,谓左右曰:“朕有天下,返不能全一儿乎!”因泣下。即取坊工刘楚才等数人付京兆榜杀之,及禁中女倡十人毙永巷,皆短毁太子者。宰相杨嗣复等不及知,因言:“楚才等罪当诛,京兆杀之,不覆奏,敢以请。”翌日,诏京兆后有决死敕不覆者,亦许如故事以闻。
参考资料
新唐书.中国国学网.2012-04-14
目录
概述
人物简介
影响与评价
历史评价
史料记载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