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
古代帝王年号
太和(石勒):十六国后赵石勒由328年至330年的年号。
太和(李势):十六国成汉后主李势由344年至346年的年号。
太和(司马奕):东晋废帝司马奕由366年至371年的年号。
太和(拓跋宏):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由477年至499年的年号。
太和(新罗真德王):新罗真德王由647年至650年的年号。
太和(唐文宗):唐文宗李昂由827年至835年的年号。
大和(黎邦基):又写作太和,越南后黎朝黎邦基的年号。
后赵
太和(328年二月-330年八月)是十六国时期后赵政权后赵明帝石勒的第一个年号,共计3年。也是后赵所使用的第一个年号。
石勒319年称王,但是直到328年才开始使用年号。
太和三年九月改元建平元年。
钟渊映《历代纪元考》考证《魏书》载刘曜得黑兔改年太和有误,实为后赵石勒年号。刘曜并没有改元之事。这可能是因为当时前赵和后赵国号相同,领土相接,传闻谬误,导致史书记载错误。
年号公历干支对照
纪年 太和元年 太和二年 太和三年
公元 328年 329年 330年
干支 戊子 己丑 庚寅
登基
石勒发轫于第一次反东海王起义时,追随牧帅汲桑投靠公师。石勒这个姓名是汲桑替他取的。后投靠汉赵(前赵)刘渊。石勒在汉族张宾辅助之下以襄国为根据地,先后灭了王浚邵续段匹䃅晋朝在北方的势力,又吞并曹嶷。前赵平阳政变后正式与刘曜决裂,319年十一月称赵王,都襄国。329年吞并渭河平原取上邽灭前赵。北征代国,令后赵成为当时北方最强的国家。石勒实行多项措施,推动文教和经济发展。
驾崩
333年正月二十六日,石勒派使者来与东晋重归修好,晋成帝下诏令焚烧他带来的礼物。五月,石勒病重卧床,中山王石虎进入禁中侍卫,矫称诏令。七月,石勒病重,颁布遗命说:“石弘兄弟,应当好好相互扶持,司马氏就是你们的前车之鉴。七月二十一日,石勒病逝,其子石弘继位。
成汉
太和(344年~346年九月)是十六国时期成汉政权汉末主李势的第一个年号,共计3年。
太和三年十月改元嘉宁元年。
华阳国志》作343年改元,《资治通鉴》作344年改元。
年号公历干支对照
纪年 太和元年 太和二年 太和三年
公元 344年 345年 346年
干支 甲辰 乙巳 丙午
登基
公元343年(汉兴六年),李寿去世,太子李势继位,赦免境内罪犯。公元344年(太和元年)正月,改年号为太和,尊奉嫡母阎氏为皇太后,册立妻子李姓为皇后。
驾崩
公元361年(升平五年),李势在建康(今江苏南京)去世。
东晋
太和(366年~371年十一月)是东晋皇帝司马奕司马奕的年号,共计6年。
太和六年十一月,司马昱即位,改元咸安元年。
年号公历干支对照
纪年 太和元年 太和二年 太和三年 太和四年 太和五年 太和六年
公元 366年 367年 368年 369年 370年 371年
干支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登基
兴宁三年(公元365年)二月二十二日,司马丕司马丕去世,因司马丕没有子嗣,所以崇德太后褚蒜子于二月二十三日下诏说,司马奕德才兼备,又是皇帝的弟弟,应当继承皇位。于是百官到琅邪王府去迎奉司马奕,司马奕当天即皇帝位,大赦天下。三月二十九日,将晋哀帝葬于安平陵。第二年,改元太和。
驾崩
太元十一年(公元386年)十月十六日,司马奕病死于相城区(今苏州市吴中区、相城区一带),时年四十五岁。
北魏
太和(477年正月~499年十二月)是北魏的君主拓跋宏的第三个年号,也是他的最后一个年号,共计近23年。太和二十三年四月元恪元恪即位沿用,次年改元景明
春正月乙酉朔,诏曰:“朕夙承宝业,惧不堪荷,而天具臻,地瑞并应,风和气,天人交协。岂朕冲昧所能致哉?实赖神七庙降福之助。今三正告初,祗感交切,宜因阳始,协典革元,其改今号为太和元年。”
年号公历干支对照
纪年 太和元年 太和二年 太和三年 太和四年 太和五年 太和六年 太和七年 太和八年 太和九年 太和十年
公元 477年 478年 479年 480年 481年 482年 483年 484年 485年 486年
干支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甲子 乙丑 丙寅
纪年 太和十一年太和十二年太和十三年太和十四年太和十五年太和十六年太和十七年太和十八年太和十九年太和二十年
公元 487年 488年 489年 490年 491年 492年 493年 494年 495年 496年
干支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纪年 太和二十一年 太和二十二年 太和二十三年
公元 497年 498年  499年
干支 丁丑 戊寅 己卯
登基
拓跋宏即位时年纪太小,由祖母冯皇太后执政。公元490年(太和十四年),24岁的拓跋宏开始亲政。由于拓跋宏深受祖母冯皇太后汉化改革的影响,亲政后继续推行汉化改革。
去世
公元499年初(太和二十三年),拓跋宏引兵南征,染疾北返,途中卒于谷塘原行宫。谥孝文皇帝,庙号高祖。
新罗真德
太和(647年~650年)是新罗君主真德王之年号。
年号公历干支对照
纪年 太和元年 太和二年 太和三年 太和四年
儒略历 647年 648年 649年 650年
干支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登基
647年在金德曼去世后接替了王位,年号为(太和)。
唐朝
大和(或作太和,827年二月~835年十二月)是唐文宗的年号,共计9年。
年号公历干支对照
纪年 大和元年 大和二年 大和三年 大和四年 大和五年 大和六年 大和七年 大和八年 大和九年
公元 827年 828年 829年 830年 831年 832年 833年  834年 835年
干支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登基
唐文宗李昂,汉族,本名涵,长庆元年(821)封江王。宦官刘克明等于宝历二年(826年)十二月初八日杀死李湛后,伪造遗旨,迎李纯之子王李悟入宫为帝。两天后,宦官王守澄梁守谦又指挥神策军入宫杀死刘克明和绛王李悟,立唐文宗为帝,改年号为“大和”。
驾崩
公元840年正月,文宗抑郁成病,不能下床,便命枢密使刘弘逸、薛季棱叫来杨嗣复李珏二臣,嘱咐他们辅助太子监国。仇士良鱼弘志得讯,于当天晚上就伪造遗诏,废太子为陈胜,立李炎为皇太弟,负责处理军国大事,并带李炎登上朝堂接见百官。文宗闻知也无可奈何,群臣更是没人敢反对。
公元840年正月,文宗带着无限的惆怅病死于长安宫中的太和殿
黎邦基
太和(1443年~1453年)是大越国后黎朝仁宗黎邦基的第一个年号,共计11年,《钦定越史通鉴纲目》作太和。
登基
后黎仁宗姓黎讳邦基,又名黎基隆、黎濬、黎浚,是越南后黎朝第三代君主。他是后黎太宗黎元龙的三子。
他即位后改元大和,年仅二岁,由宣慈太后宣慈皇后摄政。宣慈太后当政时,颇有成就,如制定私人田产法律十四条,击败占城军进犯,生擒占王贲该。可是,太后听信谗言,杀功臣黎可(即郑可)等人,惹起大臣愤怒。1453年,仁宗才亲政。
驾崩
1459年,赵祯和宣慈太后被兄长谅山王黎宜民杀死。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后赵
登基
驾崩
成汉
登基
驾崩
东晋
登基
驾崩
北魏
登基
去世
新罗真德
唐朝
登基
驾崩
黎邦基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