鲂鮄科鱼类体延长,呈
纺锤状;或前头部稍平扁,后部渐细。头部完全被骨质甲,有时具棘。有的体被骨板,每板有一强棘。吻端截平,眶前骨有向前突出之角,称为吻突(Rostral projection);角缘光滑或有锯齿,故有
角鱼之称。口小,下位。上下颌齿无齿,或各具一带细齿,或仅上颌具齿;颐部具须或无。有鳔,能发声。体被小圆鳞、小
栉鳞或骨板状鳞;背鳍基底有时具一列小棘。背鳍两个,第一背鳍硬棘VII-XI;第二背鳍软条10-23;臀鳍硬棘0-I,软条10-23;
胸鳍大,下部具2或3游离之鳍条;
尾鳍圆形或分叉。
鲂鮄科鱼类栖息于深海、近沿海砂泥底质水域或岩礁间之中型食肉性鱼类。利用在胸鳍下方有2至3个游离鳍条,成触角状,可伸入砂中搜寻食物;运动时,常匍匐移动于海底。主要以浅海的底生动物,如小鱼、
多毛纲、
端足目及软件动物等为食。
鲂鮄科鱼类能利用鳔的推动来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因此其英文俗名叫做「海中
红胸鸲」(sea robins)。此外,角鱼的
胸鳍下方2~3枚分离的鳍条,不仅可以弯曲,在海底「爬行」,还能侦测出藏在海床底下的猎物,将之挖出来吃,真是多功能使用。有时为了便於掠食或者逃避掠食者的攻击,它也会埋身於沙地中。当受到威胁时,则会张开胸鳍,某些种类还会露出内侧鲜豔的「假眼」,以吓退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