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泗沟村
河南省辉县市拍石头乡下辖村
张泗沟自明朝建村,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朱元璋称帝后,实行迁民政策发展农业,大批农民从山西省移居到中原地区,择地而居。
当时山西省壶关县有一个姓张的人,在家排行老四,移居到与壶关县一脉相承的太行山中,选择了一个土壤肥沃、又兼有“龙虎把门、金鸡岭绕”的风水宝地,开始在这里繁衍生息。从此该村便叫做张泗沟村。
历史沿革
张泗沟村,是太行山深处一个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偏远古村。张泗沟四面皆山,金鸡岭将村子环裹其中。龙头山、虎头山之间的缺口,曾是村子与外界之间唯一的通路。在长久以来笃信风水文化的村民看来,这是一片“龙虎把门、金鸡岭绕”的风水宝地。
这里没有气派的大宅院,只有一间间古朴的乡间小院。一屋、一院、一树,雅致天然。与讲究排场的大宅院比,他们小巧、随意,稳健而不失恬静,充满生活气息。虽然偏远,但在小宅院中生活的人“崇文尚儒”,从这里走出不少秀才墨客和现代科学大家。
自然资源
“龙虎把门,金鸡岭绕,皇上中间,群山紧靠。”从龙虎门走进张泗沟,四面环绕村庄的便是金鸡岭。龙头山、虎头山、金鸡岭相互环绕,把张泗沟深裹其间。
张泗沟村位于太行山高地处的一条深沟,海拔有700多米。由于海拔相对高,山泉断流,张泗沟天然缺水,吃水只能靠天。“张泗沟,张泗沟,十年干旱九不收,人们吃水如吃油,一年到头为水愁。”当地村民口中的一则顺口溜,反映了当地的干旱之苦。
由于干旱少雨,路边的河沟早已被平整为田地。这里的院落,便大都分布在河沟的另一侧。院落大都保留着传统的建筑风格,斑驳的石墙,布满青苔的石阶,历经风雨而不褪色的青瓦,都让这个村落显得厚重而古朴。
这里没有气派的大宅院,只有一间间乡间小院,显得静谧而恬静。小院的规制都不大,多为一屋一院的结构。房子由青石垒成,历经风雨而弥坚。院内院外多种有树,雅致天然。
与大宅院气派的门楼相比,张泗沟村的乡间小门楼既没有繁复的雕刻,也没有排场的大门。它们造型方正,高约2米,容一人进出,门楼外通常有长长的青石条,供人休憩。看上去小巧、随意,充满生活气息。
政治
张泗沟村位于新乡市辉县市拍石头乡政府东北22公里处,辖区4平方公里,518口人,619亩地,党员18名。属省级贫困村。该村党支部、村委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美村、安村、强经济”的要求,对照“建设小康示范村”的标准,加大投入力度,狠抓基础设施建设,整治村容村貌,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目标,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旅游
张泗沟村附近有泽州青莲寺、珏山大阳镇、山里泉、白马寺森林公园等旅游景点,有巴公大葱、泽州红山楂、馔面、巴公烧大葱、泽州山楂红酒等特产。
古建筑
村里的一栋2层建筑,是清代秀才张琳的故居。在这栋秀才楼的石头门匾上,“多文为富”四个大字,语出《礼记·儒行》,昭示着屋主“不求金银、以知识渊博为富足”的文人情怀。
此外,不少门匾上都刻着“让”、“仁”、“俭”、“勤”等字样,足见儒家思想对当时人们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建村600余年来,村子里走出张琳、张瑜等秀才以及现代数学大家张锦文等不少人才。
关帝庙
张泗沟村的周口关帝庙,也有着一些神奇的传说。这座古庙,距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至今仍有香火。当年日本侵略者入侵太行山,无所不至,与张泗沟周围1公里之隔的长珍村都被摸到了,但始终没有找到过张泗沟村。村民都说,这是村里的关爷庙在保佑我们。不少村民都说,在夜深人静时,仍可以听到关爷骑马回来时有节奏的马铃声。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自然资源
政治
旅游
古建筑
关帝庙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