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坚法师现为北京云居寺寺院管理委员会主任、监院、北京市佛教协会理事。果坚法师1965年出生在
泾县,19岁剃度出家,成为慧庆大和尚弟子,在九华山百岁宫受师教诲,依教奉行,以律修持,曾于89年和95年两次礼仁德大和尚授具足戒。在近30年的僧侣生涯中,他云游
福建省,
江西省,
浙江省和沿海一带名山古刹,修学参学,他曾参学过新家坡,
韩国,
香港特别行政区,
泰国,
马来西亚等国佛学道场。在主持的北京云居寺是世界上保存石刻经版最多的寺庙,在他当家期间,他为保护上万片六朝石经花费了心机,做出了很多的贡献。果坚法师于2000年在
祖庭九华山万年禅寺堂上,在大和尚慧庆方丈座前接法,被誉为临济正宗四十七代法子、九华山万年禅寺第二代传人,法号心修果坚大师。
果坚法师坚持正信正教、人间佛教的思想。他认为,众生是佛,自心是佛,自心作佛,佛是已经开悟的凡夫,凡夫是未开悟的佛。佛学的许多理念与精神都是从现实的生活中提炼出来的精髓,学佛并不是出世、避世,而是注重入世的修行,自利也利他,度生也度亡。他以大悲大爱之心参与组建创办了国际护生协会、九华山放生护生联盟,践行佛的四无量心——慈、悲、喜、舍,救度众生,为保护生命、保存物种、端正放生理念、规范放生行为贡献身心力量。
九华山大愿文化园位于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世界公认的
地藏菩萨道场――
九华山北麓柯村。是九华山打造世界一流旅游胜地和国际著名佛教圣地标志性工程。景区以大愿文化为支撑,以地藏王菩萨为核心,地藏王圣像高99米为世界之最,佛光池直径99米,地藏宫进深99米,九子袈裟直径99米,且内置9块石头,寓意九华山99座山峰,蕴含“九九归一、修成正果”的深层意境。九华大佛景区是礼佛朝拜、养生修禅、静心休闲、观光旅游的人间乐土。
2016年,在九华山佛教协会会长
慧庆法师的关心支持下,果坚法师带领僧团入驻九华山大愿文化园,主持景区佛事活动。果坚法师策划了“
九华山每月放生”“九华山一日禅修”“九华山国际讲经交流”等系列活动,大力弘扬“大愿如愿”的
地藏王精神,利乐众生。
北京云居寺位于北京西南
房山区大石窝镇水头村,距市中心70公里。占地面积70000多平方米。由
云居寺、石经山
藏经洞、唐
农安古塔群构成中国佛教文化特色一大宝库。云居寺始建于隋末唐初,初名“智泉寺”,后改称“云居寺”,以房山石刻佛教大藏经(简称
房山云居寺石刻佛教大藏经)而闻名于世,其佛教石经为世界规模最大、历史最久的文化珍品。
文化的弘扬不遗余力。云居寺作为全国著名的佛教圣地,一砖一瓦都是佛教历史的见证。法师见寺院辽代
辽上京南塔荡然无存,十分痛心,遂发愿重建。在政府领导的关心,文物部门的大力扶持,众多发心居士的支持下,终于筹得建塔资金570万,2014年
南塔复建完成,恢复民国原貌,为全国首例复建古塔。
对于佛教瑰宝“
房山云居寺石刻佛教大藏经”的保护和弘扬,果坚法师更是倾尽心血。为了更加系统地弘扬
房山区石经,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实现利用文物加强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世界文明多样化发展,让世界了解房山,让全球共享房山石经文化,2015年果坚法师发起“经藏天下·房山石经世界传播”系列活动。
2015年7月活动正式启动,随后,房山石经被送进了
联合国总部,入
美国佛教协会纽约庄严寺,
仰光大金塔寺、
曼德勒库特多佛寺,台湾2015国际供佛斋僧大会,
米兰世博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巴黎总部,法国巴黎世界灵山大学、世界灵山佛教会总部,
斯里兰卡凯拉尼亚大学、皇家寺院贝拉维拉佛寺、佛教圣地
佛牙寺,经藏天下
埃及采风之行,北京佛博会。跨越8个国家和地区,举行8场赠经珍藏仪式,3场斋千僧大型活动,1场石经文化图片展,1场国际推广路演,以及一系列其他配套活动,赠送几十套房山石经,斋千僧近3000多人,活动受众人数近万人。
果坚法师对承载中华文化的文房四宝有浓厚的兴趣。以对
地球的热爱,对生命的热爱,从文房四宝的材料进行研究和改进。在宣纸的制作方面,他通过对古法工艺的传承,以落叶、树皮、稻草为原料,先分别制成皮料浆和草料浆,然后按不同的比例混合,经过的繁杂工序,严谨的生产过程,制作成不同品种的珍贵宣纸。这种纸张遵循古法纯手工制造,采用最原始的材料,没有任何
化学添加剂,可以保存上千年,更重要的是节省了木材,保护了
森林资源。著名书法家
沈鹏先生、国家博物馆
吕章申馆长、国家画院
曾来德先生等为之题字“大唐御宣”。在毛笔方面,果坚法师摒弃了以动物的体毛为材料的制笔方式,而采用植物纤维做毛笔头,研制出一种既符合佛教文化的内涵,又保证了传统毛笔尖、圆、齐、键的四德要求。这是对传统毛笔的颠覆性创新,不仅适应了生态和环保的现代理念,还受到了佛教界人士和热爱动物人士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