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家的祖籍原本在广东
高州府吴川市樟铺实业岭村,
清代初年因朝廷开放
海禁而奉旨移民到徐闻戍边,至祝夏年已是第九代。祝夏年有兄弟6人,他排行第六,因而故乡人又叫其为祝六。据《徐闻史志》、《徐闻文史》中记载。
1925年4月,23岁的祝夏年以黄埔军校生参加
广东省第一次东征,在广州近郊之役,以火炮击毙滇桂军阀总指挥赵成梁。9月军校毕业,奉派
国民革命军第一军野炮连(
陈诚为连长),任
少尉排长,参加第二次东征,用火炮击毁惠州城门攻入,敌军
陈炯明部队溃逃。祝夏年因功升
上尉连长,
在1926年参加
明成祖北伐,打倒了军阀。先后参与江西马当要塞作战,又任过
少校装甲汽车队长及
炮兵营长,护卫京(南京)沪铁路。随即又参与龙潭战役,北攻
蚌埠市、
徐州市、
济南市等地,参与讨伐
孙传芳、
张宗昌军阀的战役。北伐成功后,
民国22年(1933年),
南京国民政府招考10名
宪兵团长,应考者一百余人,他名列第二,被任命为宪兵第九团团长,驻扎
苏州市。负责南京至
上海市间铁路全线的戒护,尤特别监视日本间谍的活动,防止破坏。
抗日战争初期,他调任陆军第八预备师上校团长。不久,升任
少将副师长、一三五师师长,常驻
泸县一带。对日抗战全面爆发(1937年7月),祝夏年先后任十五军及十八军的
上校参谋,参与
淞沪会战、
罗店争夺战和
嘉定区等地的对日战斗,著有功绩。因作战英勇,祝夏年将军先后获得
国民政府颁发的“忠勤”、“云麾”、“抗战胜利”等
勋章多座。
1941年任76军暂编57师(后改制为135师)师长,参与抗日期间在
河南省、
山西省等地的战役。1942年奉调入
四川省,负责在泸县、宜宾、
内江市、
资中县等地驻扎,安定四川,巩卫陪都重庆。
1945年7月,祝夏年部队东开湖北,围攻盘踞日军,数次率部队击败日军后奉命率师到湖南长沙接受日军的投降。他率军光复湖北中部地区,奉令担任接受以
荆州市(
江陵县)、
沙市区为中心的广大地区日军数师、
旅团军队的投降,收缴日、伪(汪精卫政府)的军械物资,并兼助光复地区各般政务的推行。
在接受日军的投降中,他严令部属不得营私舞弊,侵吞接收物资。他的部下叶某,一次给家人汇回国币三千元,这事被他知道后,立即召见叶质询说:“我从军已二十多年了,且当上了师长,都没有钱寄回家,你一个小小连长哪来这么多钱寄给家人?”叶只好实话直说是赌博赢得的,结果一向以严明的军纪治军的祝夏年将军予叶以禁闭处分。
抗日战争期间,他的几个侄子都去追随他,希望得到一官半职,但祝夏年却把他们安排在连队当
一等兵,并严格要求他们边当兵、边学习,创造条件考军校。结果,他的侄子们立志攻读,都考进了军校。
1948年祝夏年在
西安市升整编第15军副军长,后又调国防部,1949年中调往
台湾省任
东南军政长官公署高参、陆军总部高参和国防部参议等职,1965年退役。
1990年5月,戎马一生的祝夏年将军因患脑部肿瘤终于在
台北市降下人生的帷幕,享年89岁。据其部下和家人回忆,祝夏年将军在临终前,还能清醒地记得当年为拯救河山而奋勇抗日、上阵杀敌的情形,尤是他带领宪兵第九团负责对日军间谍侦防作战时(有十余名官兵殉职),均能回忆起当年(1933年)殉国的部下的名字。
祝夏年将军一生自持甚严、淡泊名利、与人无争;生活上俭朴,喜爱读书、游息山水,特别对
京剧和中国国防地理颇有研究。在1947年,《广州报》曾刊登过他撰写的文章《徐闻海安港之国防形势》,可称是祝夏年将军的代表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