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话是以中国方言说表的古老曲种,各个地方有不同的评话。
南京评话
南京市评话又称“讲评词”、“南京评词”、“说书”,是用南京方言说讲的评话,流行于南京及其周边地区。
南京评话相传始于明末清初的“说善书”,于清
乾隆年间正式形成,乾隆时评话艺人童万家被公认为“南京评话”的祖师,清末民初为鼎盛时期。
南京评话亦称据老艺人口述,南京评话起自明末清初的“说善书”,其代表人物为梦明和尚和醒姑。清乾隆年间,南京评话艺人成立了自己的行会组织“三皇会”,创始人为当时人称赵菩萨的“说善书”艺人,后辈艺人皆尊其为祖师爷。相传乾隆南巡时,曾微服书场听其说书,并为之题字:“活龙活现,人皆喜闻。”
南京评话以说为主,辅以表演,书目多为长篇。演出道具颇为简单,仅为折扇一把、醒木一方。清末民初,是
南京市评话的鼎盛时期,涌现出诸多优秀的评话艺人,最著名的有说《
水浒传》的李朝云、陈秀山,说《唐宋书》的何锦朝、何锦堂,以及说《
三国演义》的周善之、
张鸿儒等。尤其是张鸿儒,不仅说书,更擅“评”书,对书中的人和事,往往有独到见解。
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后,南京评话艺人队伍不断扩大,最多时达近百人;演出书目也不断丰富,除传统书目外,又增加《隋唐》、《
兴唐》、《征东》、《征西》、《反唐》、《月唐》、《后唐》、《飞龙传》、《
包公案》、《狄青传》、《
岳传》等10余部长篇评话。其时,
孔子庙、
鼓楼区、
下关区等处的茶楼书场如雨后春笋,纷纷兴起,极大地推动了
南京市评话的繁荣。
50年代以后,评话艺人陆续参加了南京市曲艺团和其他专业文艺团体,并创作了《义民册》、《雨花台上红旗飘》等一批新书目。当时名声较著的演员有张幼臣、
孔幼平、
金少臣、王小瀛等,其中以张幼臣为代表,他将原先以南京土话说书改为使用南京官话,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扩大了听众面,对南京评话的改良发展多有贡献。南京评话近年日渐衰落,但尚有专业演员坚持演出。2008年,最后一位南京评话演员孔幼平因病去世,南京评话面临失传危机。
“南京评话”以长篇讲史为主,表演上有文、武两派之分,文派又名“呆口”,讲究说工;武派重做工,讲究身段。主要剧目有《三国》、《隋唐》、《
水浒传》、《岳飞传》等,“说”“演”并重,常于书中穿插许多
南京市的风土人情、历史掌故、名胜古迹,富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扬州评话
流行于
江苏省北部和南京、
镇江市、
上海市等地。扬州评话始于
明朝末年,发展于
清朝初年,到清代中叶的时候就达到了极盛阶段。扬州评话以描写细致入微、结构严谨、首尾呼应、头绪纷繁但井然不乱而见长,讲求剧情细节丰富,人物形象、个性鲜明,语言上生动有趣。
扬州市评话是以扬州方言徒口讲说表演的
曲艺说书形式,流行于苏北地区和镇江、南京、上海等地。兴起于清初,不久就形成了"书词到处说《隋唐》,好汉英雄各一方"的繁荣局面,独步一时的书目有《
三国》、《
水浒传》等10部,身怀绝技的著名说书家也有20人之多。到了
乾隆,有的艺人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加工充实传统节目,有的则创编新书。如屡试不第后成为扬州评话艺人的
叶霜林把自己的遭遇和激愤心情寄寓到《
岳传》中,说演《宗留守交印》"声泪俱下",感人至深;
浦琳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编说《
清风闸》,塑造了以皮五辣子为代表的一批社会底层人物形象,影响深广;艺人
邹必显独创新书《飞传》,讽刺嘲笑的矛头直指统治阶级中的显赫人物,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受压迫者的心声,丰富了扬州评话的表现内容。
福州评话
有“
曲艺活化石”之称的福州评话可以上溯到宋代,是以
福州市方音讲述并有徒歌体唱调的独特说书形式,流行于
福建省的福州、
闽侯县、
永泰县、
长乐区、连江、
福清市、
闽清县等十几个县市及台湾省和东南亚的福州籍华侨集居地,素有“中国曲艺活化石”之称,2006年被正式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民国时,
平潭县评话艺人不多,进岛
说唱多是福州、福清等地艺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县文化馆组织评话艺人,走乡串村,巡回说唱。1950年秋,县召开第一次业余文艺工作者代表会,评话艺人被邀请参加。1953年9月,第一区评话艺人为配合土改反霸,将评话艺术溶进幻灯放映进行宣传,很受群众欢迎。
“文化大革命”期间,评话艺术受到冷遇,因无书可说,多数评话员改从他业。1979年5月,县文化局召开评话、讲书、唱艺人座谈会,交流创作、演出经验。6月,成立
平潭县评话伬唱协会,会员36人,其中评话艺人12人。1980年10月,俞昌仁创作的历史题材评话本《血溅钟楼》,参加
莆田市举行的评话会演,获得剧本创作奖,王秀明获演出奖。1983年11月,县文化局邀请省著名评话艺术家吴乐天、
林木林、叶神童等到平潭演出,县评话伬唱协会组织评话员观摩学习。
90年代,评话艺术难以在艺术舞台上占据一席之地,经常从事
说唱演出的评话员仅剩2~4人。1995年,全年演出不足10场,听众不足几千人。
位于
福州市老城区汀州社区南禅弄的“玉叶书场”,如今成为福州最后的说书场,每天都吸引了许多上至90多岁,最年轻的也60多岁白发苍苍的老听众。随着社会变迁发展,福州评话书场受到极大的市场冲击;福州讲评话的从500多人,到如今只剩下30多人,且年纪都在50岁以上。
宜春评话
宜春市又名袁州,始建于汉,为历代置州设府之地,是赣西重缜,西邻
萍乡市,南靠
吉安县,东临
南昌市,北与
湖北省接壤。
袁州区为宜春市府所在地,总面积为2532平方公里,总人口有96万。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足,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交通十分便利,是山珍富饶的鱼米之乡,历代骚人墨客齐赞宜春为“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称。
有着近三百年历史的宜春评话,是深受宜春人民所喜爱的一个传统曲种。评话是只讲不唱的,宜春评话却
说唱兼有、偏重于唱,最早流传于袁州府的宜春、
分宜县、萍乡、
万载县、
铜鼓县境内。
宜春市评话作为一种说唱形式的
曲艺,是隋唐说唱文学发展成元、明、清的鼓调中派生出来的,形成于清
乾隆,据传宜春曾有两股乞丐帮派,即所谓“东行”和“西行”,两行都有各自的技艺,“东行”唱评话,“西行”打莲花落、打花棍、玩蛇等。由于“西行”的乞丐大多数不是盲人,后来逐渐转成其他行当的劳动者,于是西行这个组织也随之很快解体。而“东行”的乞丐或送来学艺的小盲人,必须参拜
八仙中的
曹国舅和
张果老两们尊师,唱评话用的楠头、
渔鼓两项道具就分别代表这两们尊师。没有加入“东行”的盲人,唱评话时只许敲打脸盆,不准击楠头、敲渔鼓。这个组织有管理乞丐的头人,有传授技艺的师傅,还有掌管收支的帐房。盲人学艺,全按这个行规章法办事,长期以来经过许许多多民间艺人的创作、加工和教习,逐渐形成了具有
宜春市地方独特风格的
曲艺流派,故称“宜春评话”。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文艺方针的指引下,“宜春评话”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在挖掘传统的基础上,创造了大量的优秀作品,1989年11月全国长治杯曲艺大奖赛中,“宜春评话”《英台绣花》获创作、音乐设计和表演各
三等奖,另有“宜春评话”《送春》代表江西赴天津参加“首届
中国曲艺节”展演,深得专家、观众好评,从此,“宜春评话”这一曲种进入了《曲艺辞典》登上了文艺领域的“大雅之堂”。2004年“
宜春市评话”《小平小道》获第十三届
群星奖、金奖。“宜春评话”优美动听的旋律,引起了许多音乐专家的关注。著名作曲家
解策励先生曾将“宜春评话”中的“合调”改编为“
江西省评话”在全省流传。其创作的全国28首广播金曲之一的《
请茶歌》,使用的音乐素材也是“宜春评话”。
“宜春评话”简便灵活,通俗易懂,特色鲜明,幽默辛辣,启迪智慧,植根人民,带有鲜明的地方性、群众性、传承性,在当地岁月漫漫,源远流长,为广大人们群众喜闻乐见。它们是我国民间艺术宝库中不可分离的极其珍贵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