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狱之门》是1880年
奥古斯特·罗丹应
法国政府的委托,为即将建立的巴黎装饰艺术馆的两扇大门而创作的一组规模宏大的装饰性雕刻。题材取自文艺复兴时期
意大利诗人
但丁·阿利吉耶里的《
神曲地狱篇》。罗丹为创作这一作品,花去了他后半生大部分的时间,直到他去世还未全部完成,前后历时37年之久。
他创作《地狱之门》的时候,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日益暴露,罗丹出于对社会现实的独特感受,把这组雕刻设计成能反映充满爱情、痛苦和死亡的,使人震惊的形式。整个雕刻共塑造了186个人物。其中一些雕刻后来成为独立的作品,如著名的《思想者》。现在所见的《地狱之门》,是
奥古斯特·罗丹逝世后10年,一位罗丹崇拜者—美国人马斯特包姆出资将罗丹的原稿铸成青铜,留传至今。
奥古斯特·罗丹(Auguste Rodin)被誉为继米开朗基罗后最伟大的雕塑家,他在
欧洲雕塑史上的地位如诗人
但丁·阿利吉耶里在欧洲文学史上的地位。罗丹的不朽名作《地狱之门》的创作灵感就是来自但丁的《
神曲》,虽然他忽略了但丁诗歌中的三分之二,只着重表现最黑暗的部分--地狱。
罗丹40岁起开始创作《地狱之门》,直到1917年去世为止,他都认为自己没有很好地完成这件作品。在他接受任务后的37年的时间中,
奥古斯特·罗丹将主要精力投入到这件作品的创作中。他每天工作十六七个小时,有时还要长。
法国政府拨给他一笔款项和一座大工作室,罗丹自己又另外租了两间工作室,他轮流在三个工作室里工作,以便同时进行数个创作。
《地狱之门》激发了罗丹无边的想像力,在完成这件创作的过程中,他在雕塑技巧方面也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罗丹为《地狱之门》创作了数不清的各种雕像,这些雕塑中包括罗丹一些相当著名的作品,如《思想者》、《三个影子》、《吻》、《亚当》、《夏娃》等。《地狱之门》成了展示
奥古斯特·罗丹雕塑艺术的大舞台。
在《地狱之门》以前的建筑装饰雕刻通常都是按照雕塑所表现的故事情节将构图进行平均的分割,在布局上较为规整。而罗丹将《地狱之门》整个作为一个大构图,并且只表现了一个地狱的主题:“你们来到这里,放弃一切希望!”这件雕塑整个看去,铺天盖地而来,187个人体疾风暴雨般地交织在一起,在大门的每个角落都拥挤着落入地狱的人们。整个大门平面上起伏交错着高浮雕和浅浮雕,它们在光线照射下,形成了错综变幻的暗影,使整个大门显得阴森沉郁,充满无法平静的恐怖情绪。
《地狱之门》的门楣的上方是三个模样相同,低垂着头颅的男性人体,被称为《三个影子》,《三个影子》后来被制成了高192厘米的青铜群雕),他们的视线将观者的目光引入“地狱”。门楣下面的横幅是地狱的入口,即将被打入地狱的罪人们在做着最后的痛苦挣扎;横幅的中央是一个比周围人体的尺寸要大的男性,他手托着腮陷入沉思,被称为《思想者》(《思想者》后来被制成了高200厘米的
青铜雕像)。横幅之下,大门的中缝将构图自然地分为两个部分,但两个部分在内容上是整体的,描绘的是数不清的罪恶灵魂正在落入地狱,他们痛苦而绝望地挣扎着。这座大门上所有的人都是裸体,
奥古斯特·罗丹认为只有人体才能最有力地表现出人的思想和情感。
原为《地狱之门》组塑的一部分,后翻铸成铜像。《地狱之门》取材于
但丁·阿利吉耶里的《
神曲》,
思想者是罗丹用以象征但丁的形象。一个强有力的巨人弯腰屈膝的坐着,右手托腮,嘴咬着自己的手,他默默凝视着下面被洪水吞噬的苦难深重的人们。他爱人类,难以对那些罪人作出最后判决,他深怀同情,陷入极大痛苦和永恒的沉思之中。
这件雕塑把双人座像的下半部纳入
大理石整体之中,避免了脚的繁琐而加强了坐像的整体感。以极为古典的写实手法雕刻而成。他们起伏,细腻,优雅的肌体和姿态,引起了极为生动的光影效果。仿佛其内在的青春热情与生命,正凭借这些光影在闪烁。当我们望着这生动眩目的杰作时,每一个人都不得不为之激动,即生命之本源的感动。爱情,本就是世间万古不朽的永恒主题。
奥古斯特·罗丹选取了裸体男女的接吻,这纯洁肉体的最初接触,因而是最动人心弦的。这对受欲望之火燃烧的恋人被放在“地狱之门”中,表达了作者那永无答案的痛苦而矛盾的思索:人的罪恶由不可克服的欲望而来,而欲望是由于人类对光明与欢乐的追求而来,因此人类的欲望就是罪恶的深渊,人类的欢乐就是导向罪恶的途径,而人类的痛苦就是注定不可抗拒的,永无完结的。
在创作《地狱之门》二十多年时间,这些
肖像雕塑再次显示了他敏锐的观察力和高超的技巧。他运用了古典主义的手法,将肖像人物表现得栩栩如生,充满个性色彩。但
奥古斯特·罗丹的雕塑同学院派雕塑有着明显的不同,他的作品更为朴实,没有任何矫饰,雕塑本身没有做过细的加工,都保持了粗糙的捏塑和雕凿的痕迹。罗丹认为这是雕塑所特有的一种形式美,它往往可以造成一种变化莫测的光影效果,增强人们对雕塑感受的丰富性,因此罗丹常常有意对之加以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