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篆山,位于大足区三驱镇佛惠村,以石篆山石窟闻名。石篆山山顶有佛会寺,又名石篆
禅林,故名石篆山。
石篆山山上有庙,名佛惠寺。寺外有石窟,这里
造像规模庞大,据佛惠寺《严逊记碑》记载,造像于
北宋元丰五年至
绍圣三年(公元1082~1096年)开凿而成,造像崖面长约130米,高约3-8米。1956年,被列入
四川省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石篆山位于大足区西南25公里处的三驱镇佛惠村,海拔444.6米。据佛惠寺《严逊记碑》记载,造像于公元1082~1096年北宋元丰五年至绍圣三年开凿而成。造像崖面长约130米,高约3~8米,通编为10号。石篆山
摩崖造像重点保护范围面积0.21公顷,一般保护范围面积0.18公顷,建设控制地带面积2.47公顷。
石篆山摩崖
造像为典型的释、道、儒"三教"合一造像区,在
四大石窟中罕见。其中,第6号为
孔子及十哲,正壁刻
中原地区大思想家、
儒家创始人孔子坐像,两侧壁刻孔子最著名的十大弟子。这在石窟造像中,实属凤毛麟角。第7号为
三身佛龛。第8号为老君龛,正中凿
道教创始人
老子坐像,左右各立7尊真人、法师像。据造像记知,以上3龛造像均为大庄园主严逊出资开凿,同为当时著名雕刻匠师文惟简等雕造。
一九六三年四月二十六日,
大足区人民委员会公布,千佛崖摩崖造成像属大足县文物保护单位。
距佛会寺0.5里处,有佛湾(母子殿),计有
造像九组,其中
地藏像、老君窟、三世
佛窟、文宣王窟、文殊窟、鲁板窟等保存完好,其余均已模糊难辨。鲁板窟内,雕刻的
鲁班一手持
角尺,一手拿钻。服饰简朴,足着布袢布履;身旁有一弟子(民间传说为赵巧)脚穿草鞋,肩挑一担,内装
墨斗、
扫帚等物。中有一碑,刻"匠氏宗坊"字迹,两侧刻"绳墨千秋仰,规矩万世因"
对联。
千佛岩距佛会寺1.5公里,其造像以摩岩为主,分为十段:第一段为圆龛造像和方龛造像,每龛造一
佛像,壁上所刻"文明国"三字尚存;第二段刻"三世佛"立像一尊;第三段刻坐佛三尊;第四段刻二佛对坐像;第五段刻坐佛八尊、立佛七尊;第六段刻四佛从像;第七段刻"观音无量
佛教经典变";第八段刻
二佛并座像;第九段刻一佛一菩萨像;第十段刻坐佛一尊,侧刻五十二位小佛像。据重修佛会寺碑记载,此处于明代
洪武末年至
永乐八年间由僧人朗然监造。清人李型廉说:“林木阴森,景最幽胜。”满山
造像“仪态玲珑,不在北山之下。”“群峰接翠,众流抱环,林木转辗而溪径隘窄。凡奔蹄走载之迹,居民罔识焉。而佛惠寺,巍然独立乎其间,纵止举止,则有五十三怫龛,古迹周匝乎东西南北,实希昼禅师开山
伽蓝也,始于宋绍兴二年,成于元三年。”
石篆山石刻最具有哲学价值,当是佛、道、儒“三教合一”的造像艺术。子母殿地藏窟的传者中,有
戴冠执饬者,有着甲者,有牛首人身者,有乘龙者,坐牛背者,此均是
道教渗透佛教和佛教吸收道教的痕迹。老君窟中的老君像,一手持三脚夹武,一手执扇,“字之周之世,道像变为一定,前置三足夹轨,右手扶之,左手持符”是较标准的
道教造像。文宣窟,高1.94米,宽3.25米,深1.48米。窟内正中坐
孔子,左右各刻五像,皆圆领、大袖、登靴、执笏。其左五像是
颜回(字子渊)、
闵子(字子骞)、
冉耕(字伯牛)、
言偃(字子游)、
端木赐(字子贡);右五像是
仲由(字子路)、
冉雍(字仲弓)、
宰予(字子我,也叫宰我)、
冉求(字
有若)、
卜商(字子夏),全窟总称“孔丘十哲”。 “成都文翁石室中,有孔子坐像”。“孔子见画像,弟子侍者一人,车上一人卢”这是全国文献有记载的两处
孔子像,而将孔子像刻进深山石岩,刻全“孔丘十哲”,全国极少,甚珍贵。第九窟是可利帝母,俗称
鬼子母、
九子母、
送子观音。“可利帝母,作
织女形,纯金色,身著天衣,头冠
璎珞,坐宣台上,垂下两足,于垂足两边画二孩子,傍宣台立,于二膝上各坐一孩,以左手怀中饱一孩,于右手抱吉祥果。”此文与刻图相对照,甚相吻合。此外,还有志公和尚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