邺城三台遗址,是“建安文学”的发祥地,位于
临漳县邺镇三台村,包括金凤台、铜雀台、冰井台。由曹操于东汉末年的210年-213年修建。
邺城三台遗址后成为祭祀场所。邺城三台遗址冰井台于明朝末年被洪水冲毁。1988年,邺城三台遗址被认定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自2005年开始,邺城三台遗址连续被列入国家“十一五”至“十四五”
大遗址保护规划,成为国家重点支持的大遗址之一。2025年1月5日,
邯郸文旅宣布邺城三台遗址1月6日-1月12日免门票。
建安十五年至建安十八年(210年-213年),魏武帝曹操修建邺城三台遗址——
铜雀台、金虎台、冰井台。邺城三台遗址建成之初,
曹操曾率领
曹丕、
曹植等人登楼作赋。
东汉末年,北方一大批文学家,如曹操、曹丕、曹植、
王粲、
刘桢、
陈琳、
徐干、
蔡文姬、
邯郸淳等,聚集在铜雀台作赋,成为“建安文学”的发祥地。后邺城三台遗址成为祭祀场所。其中,邺城三台遗址冰井台在铜雀台北侧,明朝末年被洪水冲没。
20世纪80年代初,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今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组建
邺城遗址考古队,从邺城三台遗址(金凤台、
铜雀台、冰井台)开始,对邺城的城墙、城门、宫殿、衙署、街道等进行了考古勘探。1988年,邺城三台遗址由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自2005年开始,邺城三台遗址连续被列入国家“十一五”至“十四五”
大遗址保护规划,成为国家重点支持的大遗址之一。2025年1月5日,
邯郸文旅宣布邺城三台遗址1月6日-1月12日免门票。
金凤台位于三台村西部,原名金虎台,是三台区域最南端的一座台,建于
东汉建安18年(公元213年),由
曹操所建。史书记载,金虎台原高8丈,设有屋舍135间。金凤台夯土遗址较为完整,南北长122米,东西宽70米,台高12米。
台南侧矗立着清
顺治帝八年(1651年)重修的文昌阁,阁前悬挂着“金凤台”匾额。文昌阁门前有一对
北朝时期的石刻螭首,雕工精细,造型古朴。阁后立有多块
碑刻,其中包括元代所立的《邺镇金凤台洞清观首创之碑》。该碑雕刻有六条盘龙,具有艺术价值。
台顶可通过北侧的53级石阶抵达,台顶设有文物陈列室,展示了
邺城遗址及其周边出土的文物。在石阶的西侧,有一条通向地下的洞穴,被称为
曹操的藏兵洞,可通往
磁县的
讲武城遗址。
金凤台北部为三台中的主台,建于
东汉建安15年(公元210年),由曹操修建。台高十丈,设有百余间屋舍,原本是曹操与文人雅士共宴赋诗、与姬妾宫女歌舞娱乐的场所,同时也作为兵家重地。曹操曾在此平定严才叛乱,并接见了归自匈奴的诗人
蔡文姬。此外,
曹植亦在此创作了《
登台赋》。
后赵和
北齐时期对铜雀台进行了修缮和扩建,素有“铜雀飞云”的美称。铜雀台历代名人题咏众多。其中包括唐代诗人
杜牧在其《铜雀台怀古》中写道:“东风不与
周瑜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冰井台位于三台的最北端,建成于
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原高8丈,设有房屋140间。台名源于其上深达15丈的藏冰井,该井不仅储存冰块,还存有煤炭、粮食和食盐等物资,以备应急之用。然而,
北周时期台上的建筑被焚毁,到了明末,漳河水灾又将其冲毁,地上无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