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廷勇(1976-)男,博士,
西南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宾夕法尼亚大学访问学者,
九三学社社员,曾任西南大学心理学院发展与教育心理系主任,现任认知与人格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国际儿童心理与家庭咨询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心理学会决策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重庆市心理学会发展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重庆市第二批社会科学专家库成员,
重庆市总工会特聘教育培训专家(心理学类,3位专家)。
人物成就
冯廷勇先后主持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571128、31271117、30800292)、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07JAXLX009)、1项重庆市前沿与应用基础研究项目(cstc2015jcyjA10127)、3项中央高校科研业务经费项目(创新团队项目,SWU1509392);重大培育项目,SWU1309002;重点项目,SWU1109009和多项211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已在Human Brain mapping、Neuroimage、Social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神经科学、Scientific Reports、PLOS one、Behavioural Brain Research、Brain Research、《中国科学》、《
科学通报》、《
心理学报》等专业刊物发表70余项研究成果(SCI/SSCI论文30余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审人,Cerebral Cortex。Journal of Neuroscience、Neuroimage、Neuropsychologia、PLOS one、Biological
心理学、Brain Research、Asi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心理学报》、《
心理科学进展》、《心理发展与教育》、《
心理科学》等专业杂志的审稿专家。
人物经历
2007.6—2013.6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副教授
2005.6—2007.6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讲师
2002.6—2005.6 西南
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助教
2006年5月到2007年5月,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高级脑功能实验室和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学习fMRI技术;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前往
美国常春藤名校
宾夕法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心理学系Joe. Kable实验室做访问学者1年。
研究方向
儿童认知发展、脑发育与脑可塑性及训练(正常儿童与ASD儿童)、社会认知与决策(跨期选择、拖延行为)的认知神经机制及相关病理研究、恐惧情绪加工与消退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等。
主讲课程
其主讲课程包括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普通心理学等课程;
重庆市总工会教育培训专家(心理学类,3位专家):开展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智力(IQ)开发与情商(EQ)培养、亲子教育、心理健康与调适、员工帮助计划(EAP)等相关讲座与培训。
主要贡献
科研成果
Wenwen Zhang, Xiangpeng Wang,Tingyong Feng (2016). Identifying the Neural Substrates of Procrastination: a Resting-State fMRI Study,Scientific Reports, doi:10.1038/srep33203(SCI,IF=5.578)
Pan Feng, Yong Zheng,Tingyong Feng (2016). Resting-state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between amygdala and the ventromedial prefrontal cortexfollowing fear reminder predicts fear
消光Social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神经科学DOI: 10.1093/scan/nsw031(SCI, IF=7.372).
Weihua Zhao, Keith M Kendrick, Fei Chena, Hong Li,Tingyong Feng (2016). Neural circuitry involved in quitting after repeated failures: role of the cingulate and temporal parietal junction.Scientific Reports, 6:24713; DOI: 10.1038/ srep24713(SCI,IF=5.578)
Pan Feng, Yong Zheng,Tingyong Feng (2015). Spontaneous brain activity following fear reminder of fear conditioning by using 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RI.Scientific Reports. 5, 16701; doi: 10.1038/srep16701.(SCI,IF=5.578)
Yiqun Guo,Tingyong Feng(2015). The Mediating Role of LPFC-vmPFC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In The Relation Between Regulatory Mode And Delay Discounting.Behavioural Brain Research, 292, 252-258(SCI, IF=3.028)
Pan Feng,Tingyong Feng, Zhencai Chen, Lei Xu(2014). Memory consolidation of fear conditioning: bistable amygdala connectivity with dorsal anterior cingulate and medial prefrontal cortex.Social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神经科学 9 (11): 1730-1737(SCI,IF=7.372)
Weihua Zhao,Tingyong Feng, Rebecca Kazinka(2014). The Extensibility of the Endowment Effect to Others is Mediated by Degree of Intimacy.Asi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7(4), 296-301(SSCI, IF=0.632)
Lei Liu,Tingyong Feng, Jing Chen, Hong Li (2013).The value of emotion: how does episodic prospection modulate delay discounting?PLOS one. 8(11): e81717(SCI,IF=3.730)
Tingyong Feng, Pan Feng, Zhencai Chen(2013). Altered Resting-State Brain Activity at Functional MRI during automatic memory consolidation of fear conditioning.Brain Research, 1523, 58-67(SCI,IF=2.879).
Tingyong Feng, Weihua Zhao, Gabriel F. Donnayc(2013). The endowment effect can extend from self to mother: Evidence from an fMRI study.Behavioural Brain Research,248,74-79(SCI,IF=3.327)
Jing Chen,Tingyong Feng, Jinfu Shi, Lei Liu, Hong Li (2013).Neural Representation of Decision Confidence.Behavioural Brain Research.245,50-57(SCI,IF=3.327).
Lei Liu,Tingyong Feng, Kang Lee, Hong Li (2012). Adapting to the Destitute Situations: Poverty Cues
铅 Short-term Choice.PLOS one,7(4), e0033950.(SCI,IF=3.730).
Lei Liu,Tingyong Feng, Jianfeng Wang, Hong Li (2012). The neural dissociation of subjective valuation from choice processes in intertemporal choice.Behavioural Brain Research, 231, 40-47(SCI,IF=3.327).
Lei Liu,Tingyong Feng(2012). The neural predictors of choice preference in intertemporal choice.Brain Research, 1436, 92-100(SCI,IF=2.879).
Jie Chen, Jiajin Yuan J,Tingyong Feng, Antao Chen, Benbo Gu, Hong Li(2011). Temporal features of the degree effect in self-relevance: neural correlates.Biological Psychology, 87(2): 290-295 (SCI,IF=3.399)
peng Li, Shiwei Jia,Tingyong Feng, Qiang Liu, Tao Suo, Hong Li(2010). The influence of the diffusion of responsibility effect on outcome evaluations: Electrophysiological evidence from an ERP study,Neuroimage, 52: 1727– 1733(SCI,IF=6.252)
卢剑,冯廷勇(2017). 元认知:态度与说服研究的新视角,心理科学进展,in press.
张顺民,冯廷勇(2017). 拖延的决策模型,心理科学,in press.
张顺民,冯廷勇(2017). 拖延的认知神经机制与基因:行为-脑-基因的多角度研究,心理科学进展,in press.
徐文健,冯廷勇(2017). 留守年龄对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人格的中介作用,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6, in press
王珂,冯廷勇(2017).预期想象影响
延迟折扣的内在机制:情绪的作用——高、低冲动特质的分离效应,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in press
宋亚男,冯廷勇(2017). “冷-热”与“热-冷”共情鸿沟效应的均衡性,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in press
郭逸群,冯廷勇(2016). 调控方式影响跨期选择的神经基础: 内侧前额叶的中介作用,科学通报,61(32):3498 ~ 3508.
蔡曙光,张笑,冯廷勇(2016). “先扬后抑”vs.“先抑后扬”:反馈顺序对决策信心建构的影响,心理科学,39(3):686-692
张文文,王祥鹏,张文娟,冯廷勇(2015).大学生自尊、疏离感与手机依赖的关系,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40(10):113-118
宋梅歌,苏缇,冯廷勇(2015). 拖延行为的时间取向模型研究,心理科学进展, 23(7): 1216-1225
陈璐,冯廷勇(2015).
孤独症儿童共同注意的神经基础及早期干预,心理科学进展,23(7): 1205-1215
陶安琪,刘金平,冯廷勇(2015). 时间洞察力对跨期选择偏好的预测,心理科学,2: 279-283
刘雷,苏,彭娟,郭逸群,冯廷勇(2014).
延迟折扣的认知与神经机制:特质性与状态性研究取向,心理科学进展,22(7):1047-1061(特约稿件;通讯作者)
张颖,冯廷勇(2014). 青少年风险决策的发展认知神经机制,心理科学进展,22(7):1139-1148(通讯作者)
张笑,冯廷勇(2014). 决策信心在信息化从众中作用,心理科学,2014,37(3) :689-693(通讯作者)
彭娟,冯廷勇(2014). 成瘾人群跨期选择的神经机制及干预方法,心理科学进展,22(5): 810-821
辛媛媛,张笑,邓银,冯廷勇(2014). 风险对两类跨期选择的影响: 一项ERP 研究.心理学探新,34(4):311-315
冯攀、冯廷勇(2013). 恐惧情绪加工的神经机制,心理学探新,33(3):209-214
马文娟,索涛,李亚丹,罗笠铢,冯廷勇,李红(2012). 得失框架效应的分离——来自收益与损失型跨期选择的研究,心理学报,44 (8): 1038-1046
索涛,冯廷勇,罗俊龙,罗禹,李红(2012). 结果的接近性对正性结果评价影响的电生理证据,心理学报,44 (8): 1047-1057 (共同第一作者)
刘雷,赵伟华,冯廷勇(2012). 跨期选择的认知机制与神经基础,心理科学,35(1):56-61
王慧,陈飞,刘雷,冯廷勇(2012). 个体对效价预期和风险评估的时程加工机制:来自ERP的证据.心理学探新, 32(2):139-145
陈晶,
索涛,袁文萍,冯廷勇(2011). 青少年结果预期与评价的ERP研究,心理学报,43(2):152-163
索涛,冯廷勇,顾本柏,王会丽,李红(2011). 责任归因对“做效应”的调控及其ERP证据,心理学报,43(12):1430-1440 (共同第一作者)
顾本柏,袁文萍,马晓清,冯廷勇(2011). 3~5岁幼儿在主题-规则冲突条件下的类比推理.心理发展与教育,27(2):126-132
冯廷勇,袁文萍,赵伟华(2011).免费教育师范生学习适应状况及与报考动机的关系,心理学探新,31(6):559-563
张娅玲,袁文萍,刘雷,冯廷勇(2011).青少年风险决策的时程加工机制: 来自ERP 的证据,心理学探新,31(3):223-229
陈晶,袁文萍,冯廷勇,李红(2010).决策信心的认知机制与神经基础.心理科学进展,18(4):630-638
赵伟华,索涛,冯廷勇,李红(2010). 禀赋效应的研究现状与展望,心理科学,33(5):1180-118
冯廷勇,刘雁飞,易阳,张娅玲(2010). 当代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研究进展与教育对策,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36(2): 135-139
冯廷勇,
苏缇,胡兴旺,李红(2006). 大学生学习适应量表的编制,心理学报, 38(5):762~769
冯廷勇,李宇,李红,苏缇,
龙长权(2006). 3~5岁儿童表面相似性类比推理的实验研究,心理科学,29(5):1091~1095
冯廷勇,李红(2002).类比推理发展理论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8(4):44~48
冯廷勇,李红(2002).当代大学生学习适应的初步研究,心理学探新,22(1):44~48
岳玲云,冯廷勇,李森森,李光普,李 红(2011),不同调控方式个体反事实思维上的差异:来自ERP 的证据,心理学报,43(3),274−282
罗禹,冯廷勇,唐向东,黄好,李红(2011). 不同类型罪犯在爱荷华赌博任务中的决策功能缺陷,心理学报,43(1): 30-41
王会丽,冯廷勇,索涛,梁静,李红,孟现鑫(2010). 决策后的反事实思维过程:来自ERP研究的证据,科学通报,55(12):1113-1121
索涛,冯廷勇,贾世伟,李红(2009). 决策失利后情绪的接近性效应与ERP的证据,
中原地区科学,39(6):611~620
索涛,冯廷勇,王会丽,李红(2009). 后悔的认知神经机制和神经基础,心理科学进展,17(2):334~340
马晓清,冯廷勇,
龙长权,李红(2009). 主题关系在4~5岁儿童不同属性
归纳推理发展中的作用,心理学报,41(3):249-258
马晓清,冯廷勇,李宇,李红(2008). 从知觉分心任务看儿童类比能力的发展,心理学报,40(3):987~993
李红,冯廷勇(2002).4~5岁儿童单双维类比推理能力的发展水平与特点,心理学报,34(4):395~399
科研项目
1.拖延的认知神经机制与基因:行为-脑-基因的多角度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经费76.8万元,2016年1月—2019年12月
2. 跨期选择的神经机制及病理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经费70万元,2013年1月—2016年12月
3.不确定情境中“接受还是放弃?”决策的认知与神经机制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经费21万元,2009年1月—2011年12月
4. 时间心理学(主持),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经费创新团队项目,经费20万元,2015年11月—2017年12月
5.大学生学习适应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经费5万元,2007年12月—2010年12月
6. 恐惧情绪的记忆巩固与消退的认知神经机制(主持),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经费重大培育项目,经费20万元,2013年1月—2016年12月
7.广义“时间折扣”的认知机制与神经基础(主持),
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点项目,经费5万,2014年5月-2017年9月
8. 时间洞察力影响拖延行为的认知神经机制(主持),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点项目,经费5万,2016年9月-2017年9月
9.决策信心的认知与神经机制研究(主持),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经费重点课题,经费7万元,2011年9月—2013年9月
10.认知控制对跨期选择调节的认知神经机制(主持),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2012研究团队建设项目,经费15万元,2013年1月—2014年12月
11.决策信心对决策过程的调节作用(主持),211三期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经费13万元,2010年12月—2013年12月
学术会议报告
2016年5月15-16日 发起“5.16”幼儿心理健康日及全国幼儿心理关爱联盟
中国,
重庆市(
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光明网、
新浪网、
网易新闻客户端、
搜狐新闻、华龙网、
重庆广播电视集团等多家著名媒体争相报道,其中重庆商报用头版头条对整个活动进行了全面介绍,
中国教育新闻网、重庆市教育局官方网站等也进行了广泛转载)。
2015年5月28-29日 主办儿童心理发展与脑健康会议,研讨会的主要议题:儿童心理发展与脑健康、儿童心理病理性研究及矫正(包括ASD、ADHD等);中国,重庆,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
2016年10月20-24日 中华医学会第21次全国
小儿科学术会议发育行为专业分会(召集人);主题报告:儿童心理发展与科学培养理念;中国,
珠海市。
2016年10月14-16日 前往
西安市参加第十九届全国心理学大会,并在决策心理学分会进行学术交流。
2015年12月22日 前往深圳参加全国第一届情绪与健康心理学学术研讨会,并做大会主题报告“Resting-State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between amygdala-vmPFC following fear reminder predicts fear extinction”。
2015年11月26日 前往
杭州市参加决策心理学专委会学术年会,并做专题报告“跨期选择认知神经机制研究进展”。
2014年10月10-12日 前往北京参加第十七届全国心理学大会,并在决策心理学分会进行学术交流。
2014年7月21-23日 前往北京参加第二届决策与脑北京国际研讨会暨第一届全国决策心理学学术年会(DMBR 2014),作为邀请报告人做大会报告(题目为“The Value of Emotion: How Does Episodic Prospection Modulate Delay Discounting?”),并参加工作坊报告(题目:“年轻导师的体会——研究生培养与科研成果产出”)。
2013年4月13-17日 前往
旧金山(San Francisco)参加认知神经科学(CNS)年会,与国际同行进行学术交流。
著作
1. 主 编 青少年心理成长护航丛书(4本)《充满奥妙的心理学》、《走进心理学大师》、《神奇的心理学实验》、《奇妙的心理错觉》,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重庆优秀科普图书
一等奖)
2. 副主编(常务)教师教育主干课程教材《心理学基础》,
高教社,2009
3. 副主编 国家“十一五”教材规划教材《幼儿心理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4. 参 编“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高等师范院校专业基础课教材:发展心理学》(第三章),科学教育出版社,2012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