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伯特·鲁塞尔(Albert Roussel,1869年4月5日—1937年8月23日),出生于
法国北部城市图尔宽,法国作曲家。1937年8月23日阿尔伯特·鲁塞尔因心脏病在鲁瓦扬去世。
人物生平
1869年4月5日阿尔伯特·鲁塞尔出生于法国北部城市
图尔宽的一个企业主家庭,双亲早逝,7岁便成孤儿由其祖父抚养。其自小就显露出音乐天赋,在进入海军预备班时,便向一位
管风琴师学习音乐。
1889年,鲁塞尔在
法国海军供职,在巡洋舰“冥河”号上服役, 曾任海军军官 ,到过印度洋和
太平洋沿岸许多国家,海天幻变和异国风情唤醒了他的艺术潜能,而这些印象在其后来的部分作品中得到生动的体现。
1892年,鲁塞尔开始了作曲家生涯,在瑟堡的三一教堂首演了弦乐三重奏与
风琴作品《行板乐曲》。
1894年,鲁塞尔辞去海军军官职务认真钻研和声、对位与赋格。
1897年,他的习作《两首无伴奏牧歌》在作曲家协会举办的竞赛中获得
一等奖。
1898年,在
樊尚·丹第创办的圣咏学院开始师从丹第。
1902年,毕业后留校教授对位法到1914年。
1906年,创作交响曲《森林之诗》(Op.7)。
1909年-1914年,任圣咏学院作曲教授。
1911年,为
声乐与乐队而创作交响曲《追忆》(OP.15)。
1914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曾参加
法军,在前线红十字会工作,但后因健康状况转差,在1918年退居乡野,专心致力于作曲。
1919年-1921年,创作交响曲《降B大调第二交响曲》(Op.23),该作于1922年3月4日由巴顿指挥拉穆勒管弦乐团首演。
1926年,受库塞维茨基委托,为
波士顿交响乐团而创作交响曲《F调组曲》(OP.33)。
1928年,创作交响曲《钢琴协奏曲》。
1929年,创作交响曲《g小调第三交响曲》(Op.42)。
1930年,创作
芭蕾舞配乐《巴克斯与阿里阿涅》(OP.43),剧情取材于希腊神话,同年10月17日在巴黎
歌剧院首演。
1931年,创作交响曲《D大调弦乐四重奏》,1932年12月在
布鲁塞尔,由阿尔蒂四重奏团首演。
1934年,创作交响曲《A大调第四交响曲》(Op.53),1935年秋由沃尔夫指挥拉穆勒乐团首演。
主要作品
交响曲
室内乐
舞剧
创作特点
阿尔伯特·鲁塞尔的创作领域涉及芭蕾、管弦乐、各种体裁的室内乐、艺术歌曲、交响曲,
钢琴协奏曲,钢琴
组曲,小品。其中代表作有
歌剧《帕德玛瓦蒂》,
芭蕾舞《蜘蛛的盛宴》《埃涅阿斯》《巴克斯和阿里阿涅》。与众不同的是由于他受到导师
樊尚·丹第和东方音乐的影响,在音乐中多次出现具有东方音乐特色的旋律,并且在他的音乐中,对于异国情调题材的处理和应用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他根据中国古代诗歌,创作了首艺术歌曲。在交响作品《召唤》中不仅描绘了
印度的异国风情,还使用了印度音乐中的音阶。
这是由于在他所处的这个时代,法国音乐不仅受到民族乐派影响,同时又受到印象派与当代实践派的影响,在这样的大环境和文化背景下,从他的
钢琴作品中,可以看出他的音乐不仅蕴含了世纪早期
印象主义音乐中色彩性和声、半音阶、不协和和弦与协和和弦、多调性音乐以及无调性音乐的多种特点,还能看出法国民族乐派中典雅的风格,均衡的形式以及细腻的音响色彩,更运用了
新古典主义音乐中模仿古典音乐风格并与现代音乐技法相结合的作曲技法,除此之外,还有
爵士乐的特点。他的作品虽然在创作技法上对于调式,和声,旋律,节奏等方面有很大创新,打破传统,但在音乐的情感,戏剧性的表现以及对个人主观情感的表达等方面仍然是
浪漫主义音乐的延续。在音乐的表现手法上,不依靠旋律线条而是通过和声以及音色所创造出的意境,唤起人们的某种感官印象,象征着某种事物,这样的创作手法和表现形式直接影响着之后以
阿希尔-克劳德·德彪西和拉威尔为代表的
印象派。他的晚期作品中表现了当时兴盛的
新古典主义音乐的风格。
阿贝尔·鲁赛尔的创作逻辑缜密,音乐又富有诗意,从他开始,打破传统均衡的节奏,反对对称的曲式,淡化了清晰的旋律,使传统调性和功能性和声开始逐步走向解体,对之后20世纪西方音乐的发展和创新有着重要的引导和启发作用。
人物评价
阿尔伯特·鲁塞尔的重要性甚至超出了20世纪头十年的作曲家们(
钱仁康评)。
阿尔伯特·鲁塞尔虽不及
法国同时期作曲家
阿希尔-克劳德·德彪西、拉威尔等名声在外,但从创作角度看,他在印象主义、法国
六人团间起到了承上启下之用,另外在音乐教育层面也有一定建树,所以是一位在20世纪初具有深远影响力的音乐家(《音乐创作》孙露评)。
阿尔伯特·鲁塞尔并非德彪西那样的旗手,相反他更像一只变色龙,有时候
印象派,有时候
新古典主义,变什么色得分时候、分情况。其实好玩之处也正在于此:鲁塞尔认认真真地顺应世事变迁,然后小心翼翼地装点属于自己的最鲜艳的色彩(《爱乐》杂志孙健评)。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