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音锣
始于明嘉靖年间的民族乐器
低音锣,民族乐器,始于明嘉靖,发音低沉且深厚。低音锣又称苏锣、光锣。已有400余年生产历史。素以精制十番响器而盛名。清宣统年间,已由个体制作发展为50-60人的铜锡作坊,专门制作、经销苏锣。苏锣于清乾隆起即作为贡品,至今故宫博物院尚珍藏清代苏州市制作的两面水磨抄锣。
历史
据考古发现,锣的出现约在汉代。广西贵县罗泊湾一号墓出土一面汉代初期的铜锣。锣的文字记载,首见于唐杜佑通典》上。唐宋时期的文献上还记载一种形如铜叠(铜盘)的铜制打击乐器,名钲,悬于架上敲击,是早期锣类乐器的一种。嘉兴市发现一面直径50厘米的宋代铜锣,为1268年所制。明王圻《三才图会》中绘有当时所用的小锣图像,称为点子,至今在天津市地区流行的吹打乐“天津大乐”中使用。
明清至近代以来,随着民间吹打乐种和众多地方戏曲剧种的发展,锣类乐器广泛流传于全国各地,种类繁多,奏法丰富,成为各种类型的民族乐队必不可少的打击乐器。
构造 锣体为铜制,呈圆形弧面,中央部分高于周边,称锣光或锣脐。用锣槌(槌头用皮条或布条包裹)敲击中央部位发音,小锣用锣板(为一长条形硬木片)的边棱敲击。制锣的工艺繁杂,技术难度大,全靠手工操作,需要有精细、独特的技艺。质量高的锣,要求锣面光洁,无暗裂、沙眼和凸凹不平的现象。不同品种的锣根据规格的要求发出不同音色的响声,大锣的声音要浑厚深沉,余音延伸时间长;小锣的声音要清脆、响亮。
锣的种类
锣的品种繁多,基本可分为大型锣、小型锣两种。各种地方戏曲乐队、民族乐队常用的大型锣有:①苏锣,又名光锣、低音锣,发音浑厚。②双光锣,又名二光锣。制作时锣面刮光两次,无脐,发音比苏锣略高。③虎音锣,又名大堂锣。锣脐较大,发音坚实响亮,有力度。④仿苏锣。始造于苏州市,发音比虎音锣略高。⑤奉锣。始造于沈阳市(辽宁沈阳)。虎音锣、仿苏锣、奉锣又分别称为低音京锣、中音京锣、高音京锣,锣面直径多为30~40厘米。⑥黑锣,又名抄锣或开道锣。锣边、锣脐不刮光,并涂以黑漆标识。⑦大筛锣,又名特低音锣。黑锣,大筛锣锣面直径多为50~100厘米,最大的筛锣直径可达142厘米。小型锣有:①手锣,又名小锣。中间有一锣心,沿向四周呈坡度较大的斜面,有高、中、低音多种规格。演奏时左手提锣边内缘,右手持锣板敲击。②才锣,又名高跷锣。锣面呈一平面,无脐,用于民间舞蹈高跷乐队。③秧歌锣。锣面亦为一平面,无脐,用于民间舞蹈、秧歌乐队。各种小型锣锣面直径约8~23厘米。小型锣击法变化较小;大型锣常用击法有放音、边音、闷音等击法,可取得不同的音响效果。
西南各少数民族中还流传一种乳锣,锣面中心部位是半圆形突起,又称铓锣包锣。单独使用的称单,5~10个以上的铓锣组合在一起,分2~3排固定在长方形木架上敲击,称排铓或编铓。现代编铓所用的锣大小不等,可相互构成三至五度音程关系,发音宏亮协和,可奏简单曲调。傣族地区就有一种由大、小5面锣编组的铓锣;佤族也有一种由3~4面锣组成的铓锣。这些形制各异的铓锣常在欢乐的节日里与鼓、以及其他乐器配合在一起演奏,深受西南等地区各少数民族的喜爱。云锣(见云锣)也是同类锣的一种。近年乐器研制者试制了三十二音平均律编铓。已在中国民族乐队中应用。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历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