梗花椒
梗花椒
梗花椒(学名:Zanthoxylum stipitatum Huang)是芸香科花椒属的一种落叶乔木,高度可达15米。其茎干具有鼓钉状突起,当年生枝的髓部较大,全株无毛。叶子由多个小叶组成,对生,形状多样,包括狭长披针形和近卵形,边缘有明显的裂齿。花朵簇生于顶部,花瓣淡黄色,果实成熟时呈现淡红褐色。主要分布在云南省以及长江以南地区,生长于海拔500-1,500米的山地杂木林中。其根皮和树皮均可作为中药材使用,具有祛类风湿性关节炎、通经络、活血、散瘀的功效,可用于治疗风湿骨痛、跌打肿痛等症状。此外,在不同地区,梗花椒的不同部位可能被称为不同的名称,如在浙江省称为“刺桐”。
形态特征
梗花椒是一种高1-3米的灌木或小乔木,刺的基部宽而扁,呈三角形,最长可达15毫米,稍微倾斜并向上弯曲。除了小叶背面基部中脉两侧有红褐色、短且卷曲的丛毛外,其他部位无毛。小枝干后呈黑褐色。叶有小叶11-17片,小叶对生,几乎无柄或小叶柄长1-2毫米,披针形或卵形,长1-3厘米,宽度很少超过1厘米。位于叶轴基部的小叶近似圆形,而在叶轴上部的1-3片小叶则明显不对称。叶面上有干后凸起的油点,中脉在叶面至少下半段呈裂缝状凹陷,侧脉不显或非常纤细。叶缘有细裂齿,小叶背面颜色变化,新出叶为紫色,成长叶为灰绿色,干后变为红褐至暗红黑色。果轴、果梗、分果瓣均为紫红色。花序顶生,花被片6-8片,大小相近,通常披针形,长2-3毫米。雄花雄蕊5-8枚,药隔顶端有一个油点,雌花有心皮3-4个,花柱较子房短,向背弯曲。果梗长5-8(10)毫米,分果瓣长约5毫米,宽4毫米,干后的油点稍凸起,基部狭窄且延伸1-3毫米的短柄状体,残存花柱长约0.5毫米或仅留痕迹。种子长约4毫米,宽约3.5毫米。花期为4月至5月,果期为7月至8月。
栖息环境
梗花椒适应于干旱贫瘠的土地,尤其适合种植在梯田、间隙地、荒地以及果园周围。科学栽培花椒属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
分布范围
梗花椒广泛分布于福建省(太宁市)、湖南省洞口县城步苗族自治县邵阳县沅陵县凤凰县洪江市衡山县宜章县慈利县芷江侗族自治县等地)、广东省乳源瑶族自治县)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常见于海拔100-800米的山坡或各种疏密林下。模式标本采集自广东省乳源瑶族自治县。
病虫防治
生活习性
花椒介壳虫在渭北地区一年发生一代。以二龄若虫在芽基、刺、枝杈处形成白色茧过冬。茧呈椭圆形,长度约为2-3毫米。2月下旬至3月上旬为出茧高峰期。初出若虫集中在嫩芽基部群体危害,随着嫩芽逐渐长大,初叶分化,若虫也会逐渐分散到芽顶和幼叶背面取食,导致叶片、芽顶扭曲变形,进而引起落花落果现象,严重时会导致枝梢干枯,甚至整个植株死亡。4月下旬雌虫羽化,雌雄大多在晴朗天气的下午4-5时进行交配,雄虫有多次交配的习惯。雌虫在叶背上结卵囊产卵,一只成虫最多可产卵300余粒,平均约140粒。5月上中旬若虫大量孵化,且呈堆状聚集在叶背上危害。7月上旬首次蜕皮,10月上中旬开始迁移到芽基部、枝杈处,11月上旬结茧过冬。该虫主要通过风力传播。
防治技术
化学防治
出茧若虫防治:2月下旬至4月中旬,采用1000倍速朴希加2%洗衣粉或600倍多来宝,1200倍威力杀灭进行树体喷雾,均能取得良好杀虫脒效果。
卵期防治:可用800-1000倍水胺硫磷或1000倍灭多威加1/2“助剂”(或特效王)叶面喷雾。
若虫期防治:6月下旬至10月中下旬,选择600倍蚧死净加1000倍高二氯苯醚菊酯加1/2“助剂”,或1000倍吡虫啉加800倍敌敌畏加1/2“助剂”进行防治。
越冬期防治:可用80-100倍融杀蚧螨(生物农药)或3-5度石灰硫黄合剂进行树体喷洒,消灭若虫
对于水源匮乏或交通不便的地块,可以在若虫出茧期,将氯吡硫磷、金毛肥、助剂、水按照1:1:0.5:5的比例混合制成溶液进行树干涂环,环宽3-5厘米,能够提前控制若虫和花椒蚜虫的危害。
农业措施
春季虫口密度大的时候,可以人工敲打受虫害的树枝,使虫子掉落,随后结合春耕耙地,消灭落地的雌若虫。
卵期可以通过人工摘除和碾碎卵囊的方式,杀死大量的卵和若虫,从而显著降低虫口数量。
注意事项
花椒介壳虫体型微小,借助风力传播,因此需要注意预防前的虫情调查,仔细检查,加强联合防控,坚持防治到底,坚持群防群治。
由于该虫危害部位较为隐蔽,所以在喷药时必须细致周到。
应优先选用无公害、低残留农药,严格限制或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严格按照农药使用浓度操作,花椒采摘前20天停止用药。
参考资料
芸香科.中国大百科全书.2024-08-13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栖息环境
分布范围
病虫防治
生活习性
防治技术
化学防治
农业措施
注意事项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