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简(公元1141年—公元1226年),字敬仲,号慈湖,明州慈溪(今属
浙江省宁波)人,
南宋哲学家、理学家。因筑室德润湖(慈湖),世称慈湖先生。其师承南宋哲学家
陆九渊,也是陆九渊门下最有影响的弟子之一,与
袁燮、
舒璘、
沈焕并称“甬上四先生”。
杨简于
赵昚乾道五年(公元1169年)考中进士,授
富阳区主簿。
乾道八年(公元1169年),杨简受到到陆九渊的启发得悟“本心”,于是拜陆九渊为师。之后,杨简屡任
绍兴府司理
参军、浙西抚属、乐平知县、国子监博士。
赵扩庆元元年(公元1195年),承相
赵汝愚被罢,杨简上书替赵汝愚辩论,遭罢免。接着庆元党禁兴,杨简被列为伪学逆党,从此多年家居未得任用。宋宁宗
嘉定元年(公元1208年)复起,历任
秘书郎、著作佐郎、国史院
编修官兼实录院检讨官、
温州市知府,官至宝谟阁学士、太中大夫。
南宋宝庆元年(1225年),杨简去世,被朝廷追赠为正奉大夫,
谥号为文元。
杨简一生为官有方,地方勤政爱民,朝内刚正敢言,广得嘉誉。在
心学方面,杨简提出神明妙用、不起意、天地万物通为一体等观点,发扬了
陆九渊心学的核心部分,使陆学在哲学理论上能够独立于
朱熹理学。在
易学方面,其提倡易之道即人之心、卦爻名殊而道一、天人本一等观点,建立起心学派的易学哲学体系,对当时和后世均产生了重要影响。在美学方面,其将缘机顿悟的审美活动统一到具体的日常伦理生活中,从而创造了一个“真”“善”“美”合而为一的美学世界。其著作有《
慈湖遗书》《
慈湖诗传》《杨氏易传》等。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杨简的祖上都没有出仕,杨简的父亲杨庭显学识渊博,不仅因德行闻名于乡里,且与
陆九渊相交善。此外,杨庭显兼好佛禅之学,很重视对子女的教育。这些对杨简思想的形成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杨简从小就受到比较严格的教育,他性格沉稳,从小不爱玩耍,即便是书塾放假的时候,他仍然整日呆在家里,不与群儿嬉戏。宋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杨简入太学,期间每次考试,经常能取得第一。太学时期还曾与陆九渊之兄
陆九龄有短暂的交往。同年,金兵大举攻宋,侵入
淮南西路,杨简父庭显避地
慈溪市,便以此地为籍。宋
乾道四年(公元1168年)杨简在太学简居于循理斋,有一天入夜后未上灯,杨简忆起父亲的训导,忽觉天地万物通为一体,非心外事,得生平第一次觉悟。自此,杨简步入了
心学之路,而一次又一次的觉悟使他的心学思想日臻成熟。
拜师象山
乾道五年(公元1169年),杨简考中了进士,授迪功郎,为
富阳区(今
浙江省省富阳市)
主簿。富阳人多从商而不知学,杨简在此地兴学养士,使当地文风大振。杨简曾自述在三十一岁时再次得悟,觉悟到此心
清明节虚明、不动意,则不会有过失。
乾道八年(公元1172年),
陆九渊中进士后返乡路过
富阳区,受到杨简挽留,其间,杨简向陆九渊请教“如何是本心”,陆九渊向他背诵了
孟子关于“仁义礼智”的一段话,杨简反复问了几遍,得到的都是同样的回答。杨简一时未能省悟,这日恰好有人因卖扇之事讼于公堂。杨简断其曲直之后,再次提起前面的话题,陆九渊与杨简谈论日间断卖扇者案一事,提出“是者知其为是,非者知其为非”,这就是“本心”。杨简受到启发,触动了他的悟机,遂有“扇讼之悟”,杨简于是拜
陆九渊为师。
乾道八年(公元1172年)年秋七月,杨简宿山谷间,观前人所写的书籍,心存疑虑,终夜坐不能寐,天快亮时,杨简忽然感觉到洒然如物脱去,于是再次得悟。
赵昚淳熙元年(关于1174年),杨简之母臧氏去世,他在丁忧期间有一次觉悟。这一次的觉悟使杨简将本心理解为明鉴,而将一切事物看作鉴中之象,杨简在肯认本心“虚明不动”的同时,也强调了“
隔行扫描万变”的“动”的工夫。
为政一方
淳熙三年(公元1176年),杨简孝满服除,为方便赡养老父,杨简担任了
绍兴府司理
参军,掌管讼狱,审理案件。淳熙八年(公元1181年),
丞相史浩举荐了
薛叔似等十五人,杨简位列十五人中的第二位。
淳熙十一年(公元1184年),杨简任浙西抚属,两浙转运副使张构十分信任他,让他带兵,于是杨简以诸葛武侯正兵之法训练兵将,获得很好的效果。淳熙十五年(公元1188年),杨简改任
宣教郎,知绍兴县(今
浙江省嵘州市),因父亲杨庭显逝世未上任。服丧的这段时间里,杨简便在家乡史氏碧讲学,当时从学于杨简的史氏子弟众多,后来成为权相的
史弥远也在其中。
赵惇绍熙三年(公元1192年),杨简转任奉议郎,知饶州
乐平市(今
江西省乐平市)。杨简一上任,便马上重修县学,并亲自登上讲堂为当地人讲学,有的士人听了甚至为之落泪。当地有杨、石两个恶少,杨简将二人拘捕入狱,并晓以祸福,讲明道理,二人都愿改邪归正,从此当地人都以争讼为耻,乐平治安得到极大改善。绍熙四年(公元1193年),乐平大旱,杨简在做好救灾的同时,严密防范盗贼,并推行禁止饮酒的法令。同年,杨简的老师
陆九渊逝世。
绍熙五年(公元1194年),
赵扩赵扩即位,下诏任命杨简为国子监博士。当年,杨简还撰写了《象山行状》。杨简在此期间,得“圣训之悟”,是在偶得古圣遗训的机缘之下,由杨简一贯的未离
意象的问题意识和其特具的
心学觉悟工夫之下所共同促成的觉悟。
直谏遭贬
宋宁宗
庆元元年(公元1195年),承相
赵汝愚被罢,杨简上书替赵汝愚辩论,遭罢免。接着庆元党禁兴,杨简被列为伪学逆党,从此多年家居未得任用。庆元六年(公元1200年),杨简再任朝奉郎,主管崇道观。
赵扩嘉泰三年(公元1202年),杨简在德润湖上筑室,并将
慈湖更名为慈湖,并在此地教学。嘉泰四年(公元1203年),朝廷赐杨简绯衣
银鱼、朝散郎,到
全州县(今
广西壮族自治区全州县)上任,在上殿辞别的时候,杨简上了两道奏折,论治国之,被罢免,主管仙都观。
重新启用
宋宁宗
嘉定元年(公元1208年)杨简任秘书省著作郎兼权兵部
郎官。在上殿奏对的时候,杨简言及时弊,谈治国之要以及消弥灾祸之道,揭示民间疾苦,也对想要进入
南宋境内而受到百般阻挠和迫害的北方流民给予深切同情,他的言论广为传诵,
金朝百姓也为之泪下,称杨简为“江南杨夫子”。之后,杨简被除
秘书郎,迁秘书省著作佐郎兼权兵部郎官。嘉定二年(公元1209年),朝廷下诏以旱蝗求直言,杨简上书称旱蝗根本,近在人心。之后,杨简兼考功郎官,又兼
礼部侍郎,授著作郎、将作
少监。
嘉定三年(公元1210年),杨简兼国史院
编修官,兼实录院检讨官。因所提建议未能得到施行,杨简求外补,知
温州市(今
浙江省温州市)。杨简上任的第一件事便是罢除妓籍,让官妓从良。与此同时,杨简尊敬贤士,并采编士民善行,编为《乡记》,刻印散发以教化民众。
嘉定四年(公元1211年),有私盐贩五百人集结过境,分司干官对
永嘉(今
永嘉县)尉及水兵发文书,而巡尉没有向郡上报告,杨简得知大惊,认为兵不可轻动,于是采取严明军纪之举。同他还大量印发《陈规守城录》,并亲自为之作序。
嘉定五年(公元1212年),
南宋发行的货币会子贬值严重,杨简采取宽松的措施,使百姓不致受害过重。他本人也带头实行节俭,减轻百姓负担,
温州市百姓多画像祀之。朝廷派使者察访江浙各地,杨简以尊王大义,向世人展示了早已少见的仪典。之后,杨简改任驾部
员外郎,百姓扶老携幼,出城哭送。杨简曾向朝廷上奏,请求扫除个人喜顺恶逆之私情,施行好的政策,则弊政尽除,民怨自消,祸乱不作。之后,杨简改任为
工部员外郎。
嘉定六年(公元1213年),杨简迁
军器监兼工部
郎官,转朝奉大夫,又迁将作监兼国史院
编修官兼实录院检讨官。
嘉定七年(公元1214年),杨简转任
朝散大夫。
金朝遭受蒙古进攻,又发生饥荒,北方人民想要进入
南宋境内的每天成千上万,却受到南宋边将的阻止,甚至下令射杀,杨简为此向朝廷进言,请求接纳饥民,并将其一视同仁以得民心,但未受采纳。又因生病,杨简坚决请求离开,于是到宝谟阁主管
玉局观。嘉定十二年(公元1219年),杨简升直宝文阁,主管毫州明道宫。嘉定十四年(公元1221年),杨简除秘阁修撰,主管
绍兴千秋鸿禧观。
嘉定十五年(公元1222年),杨简特授
朝请大夫、
集英殿修撰,主管南京鸿庆宫,赐紫衣金鱼。嘉定十六年(公元1223年),杨简进宝漠阁待制、提举鸿庆宫,赐金带。嘉定十七年(公元1224年),
赵昀即位,杨简进宝漠阁直学士,赐金带。
晚年去世
宋理宗
宝庆元年(公元1225年),杨简转任
朝议大夫、
慈溪市男,之后被授予华文阁直学士、提举佑神观。理宗数次下诏让杨简入见,杨简屡辞。宝庆二年(公元1226年),杨简授敷文阁直学士,累加中大夫,仍提举鸿庆宫,之后以宝漠阁学士、太中大夫致仕。杨简死后,朝廷追赠杨简为正奉大夫,谥号为文元。
主要思想
心学方面
神明妙用
杨简富于
神秘主义气质,其为学历程每与神秘体验相伴。第一次,其在循理斋通过“反观”体验出
宇宙万物混然一体,感受到一切差别、界限的消失。第二次,其在
富阳区从“拱座”入手,有“洒然有物脱去”这样一种内心澄明的体验。第三次,在其居母丧时,体现出心体的“寂然不动”。杨简的这三次体验,从外向转向内向,越来越变为纯粹的内心的自我体验。最终,杨简认为其对心体“澄莹
清明节”和“寂然不动”的体验证明了心具有“神明妙用”的特性。
但是,一次体验到寂然不动,并不能保证总能够保持寂然不动。因此,其认为要克服“未能念念不动”。他先采取了“系心一致”的方法,即使心思专一面不散乱,后来又注意克服“未离意象”,这个“意象”也就是他后来反复强调要克服的“意”。其最终追求的是一种无思
无为、寂然感通的精神境界,这种境界不仅是“从心所欲不逾矩”,而且是一种自然、不觉其动的境境界。他的不起意说也正是要实现这样一种境界。
不起意
杨简提倡“不起意”,他认为人的一切过失都起源于意,意是恶的根源,性本来是善的,心本来是正的,而人所以会有恶,是由于意之起、意之动。他发挥
孔子“毋意”的提法,认为只有绝去止息“意”之起动,才是入道之门。杨简所要求不起意的意并不是泛指一切意念、意识。所谓不起意,不仅指因无私意发生而本心自然流行所形成的对是非曲直的直接明觉,而且指心境的静定,也就是寂然不动。
杨简以不起意念为道心,以此解释易理,不仅出于
陆姓心学,而且受了佛教大乘性宗和禅宗学说的影响。“不起意”在杨简的诗文以及经学著作中经常出现,成为其心学思想中一个重要的范畴。一是杨简的很多文章都涉及到的“不动意”、“不起意”概念,是来自于他对于
孔子“毋意”说的发挥。第二,杨简在提到“不起意”时,常常与《
周易》的“无思
无为”、“寂然不动”等连用。杨简以蒙昧主义的“无思无虑”作为“心性”修养的最高境界,于是又提出反对“意念”的萌生。在他看来,“意念”的产生就是“心”动,“心”动则必有思有虑。他又将思虑称之为“己私”,“心”一有“已私”就失去了“虚明”。这如同明镜落了灰尘,天空有了乌云。所谓“心性”的修养,归根结底就是使“心”不受外物之所引。
天地万物通为一体
杨简通过反观体验,“觉天地万物通为一体”,这成为了后来他的哲学的主要精神。他根据神秘体验建立的哲学,不仅一般地如
程颢等人那样宣称万物一体,更继承了
陆九渊“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字宙”的思想,以“心”为整个实在,意识“我”与整个实在合而为一。在杨简看来,吾心(意识)与天地万物通为一体,“我”或“己”广大无际,与宇宙同一,因而天和地不过是“我”的一部分,宇宙中的种种变化不过是“我”的变化,宇宙的一切现象可以说都是“我”的现象,宇宙的变易过程“易”,就是“我”,所以,“我”并是限于血肉形躯的小我,而是与宇宙混融贯通的具有无限神明妙用的意识之我。
以觉训人说
杨简的“以觉训仁”说,是杨简“以觉言心”的
心学思想的核心表述。杨简通过这样一整套论“觉”的思想言说,在心学的
视域中融摄佛禅、融通二教。这种思想实践,特别体现于杨简“以觉训仁”的仁说中。
杨简“以觉训仁”的话语,在他讨论《
论语》的材料中有集中表述。杨简认为,“知(智)”和“仁”都是“觉”,不论是“知(智)”还是“仁”,都是在“有觉”的前提下而言的。然而与此同时,杨简更明确以“觉”为
表尺区分了“知(智)”和“仁”,认为它们是不同的,分属“觉”的不同层次。所谓“知(智)者”,只是“觉”的开始,就是说,有最终成为“觉”的逻辑可能;而“仁者”,才能称为真正的“觉”。杨简论“觉”的思想系统,以“有觉”为根本前提,从“微觉”“既觉”出发,并经过“常明常觉”的工夫,最终达至“觉”的最高境地。
易学方面
杨简发挥了
程颢和
陆九渊的天人一本的思想,认为易之理即人之心,以此为原则,解释了六十四卦的卦爻象和卦爻辞以及《》《象》《
文言》三传,建立起心学派的易学哲学体系。
“道”和“易道”
杨简以
心学观点对“道”和“易道”做出了自己的解释,他从心性出发,不承认有什么客观规律,当然也就不存在客观规律的“道”。但是,他也提出了“道”是天地万物之源。接着又提出了“易道”。“
易道”就是本体性的“道”在《易》书中的发展变化。具体说,则表现为八卦和六十四卦的变化。就是把两类爻画的对立统一关系,变成主从关系。杨简以“道”为一元,并将天地间的“道”与“易道”统一在一起,一元的“道”,最终将在心性中找到归宿。“易道”的变化并不存在于《易》书里,而是存在于自我的“心性”之中。
易之道即人之心
在
陆九渊提出的“心即理”,基础命题上,杨简在易学方面提出了“人心即易之道也”的观点。杨简认为,易之道是和人心、天地、万事万物、万理都是一本无二的关系,从而取消了“心”“性”“道”之间的区别。杨简将人心看作是至高无上的范畴,人之心即易之道。杨简从
陆九渊“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的命题出发,直接得出了“天地,我之天地,变化,我之变化,非他物也”的结论。
杨简是彻底的“心”一元论者,他认定“吾心即道”的思想渊源于尧舜孔孟。杨简主张易理即是人心。卦爻象的变化及其差异出于人心,把宇宙变化的总过程说成是主观的心的变化过程;在认识论上,提出“人心自明,人心自灵”的观点。杨简认为,天地之心即道心,即人心,即万事万物之理。以人心解释易之道既是杨简
易学的出发点,亦是其归结点。
卦爻名殊而道一
杨简的“卦爻名殊而道一”说,不赞成区分事物的差别和对立,追求无差别的境界,是对
程颢的“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和
陆九渊的“此理充塞
宇宙”说的新的发展。杨简通过对卦爻象的解释,不赞成区分事物的差别和对立,追求的是一种无差别的境界。
“卦爻名殊而道一”,在哲学上讲的是事物的差异性和同一性的问题,其说不赞成区分事物的差别与对立,追求的是无差别的境界。即以心为事物之本原,把卦爻象和事物的差别归结为人心的产物,不是以理为本,反映了
心学的主观
唯心主义与理学的客现唯心主义之不同。
天人本一
杨简的易学思想以“天人本一”为基本原则。继
程颢和
陆九渊之后,杨简提出“天人本一”、“天人一致”和“三才一体”说,是心学派易学哲学的基本原则。心学派理论思维的根源是不区分天与人,由此导致人心即道心、封爻象和事物之变化、差异皆出自人心的结论。杨简的“天人本一”说,由于不区分天和人,即不区分主观和客观,从而以主观代替客观,具有主观唯心主义的特色。杨简的天人观,作为其易学哲学的理论基础,集中地表现在其所著《已易》中。
美学方面
杨简心学以“一”为本的美学本体,结合其“毋意”工夫,将缘机顿悟的审美活动统一到具体的日常伦理生活中,从而创造了一个“真”“善”“美”合而为一的美学世界,为人生超越并进入审美境界提供了智慧和参考。杨简的“一以贯之”之道,就是将纯然“心”体贯入
宇宙天地的每一角落,这即是其人生最终得以超入“真”“善”“美”境域的关键。
人物著作
《慈湖遗书》
《慈湖遗书》正集十八卷,续集二卷,是杨简的诗文集,明嘉靖四年(公元1525年)
周广编次。卷一至卷六为杂文与诗;卷七至卷十六为家记,即杂录论经史治道之说;卷十七为先训;卷十八为杨简弟子钱时所撰行状及真德秀跋。另杂文一卷,《孔子闲居解》一卷,合为续集。现存《慈湖遗书》各本皆源于明嘉靖秦本,四明丛书本有《补编》,较全。清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
冯可镛重刻,又辑补编一卷。民国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
张寿镛《
四明丛书》本又增入冯可、叶意深所编《
慈湖年谱》二卷,《慈湖世系》以及
张姓所辑附录三十六则和《慈湖著作考》。其中《已易》一篇,是杨简哲学观点的集中表述。
《慈湖诗传》
《慈湖诗传》是杨简的《
诗经》研究专著,共二十卷。《慈湖诗传》具有以《易》释《诗》的现象,这与杨简的“万事万物,通为一体”的思想相一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层次:以《易》释音、以《易》释字、以《易》释象、以《易》释理。为了达到
心学思想的高度,杨简解诗时尽量虚化、哲学化。他的心学思想在《诗经》研究中直白地表露了出来,而且非常系统,《慈湖诗传》不只是《诗经》研究的专著,还是一部关涉心学思想的哲学著作。
《杨氏易传》
《杨氏易传》是杨简的易学和心学代表作,开创了”以心解易”的先河,成为义理易学新的分支,更是是研究宋代易学和心学极其重要的交汇点。《杨氏易传》是杨简对六十四卦的卦爻象和卦爻辞与《
彖传》《
象传》《
文言传》的解释,杨简认为《系辞传》以下的传文,不都是
孔子作,故不为之作传。
杨简是最先以
心学解《易》的学者,其所注《杨氏易传》,融心学和易学为一炉,成为研究《
周易》的众多著述中最独树一帜,也最惹人争议的一部作品。
《历代诗》
杨简所作,自三皇五帝迄于宋,计有二十首。诗体各异,既有五七言古诗、又有五七言律绝,各代人物和事件都有吟咏。诗歌内容多为简单地概括历代史事,文字浅显易懂,显然是为了向童蒙普及历朝历代之常识而作。此组诗收入杨简别集中,今有影印文渊阁《
四库全书》本,此组诗《
全宋诗》卷七三三收录,最为易见。
相关人物
师承
陆九渊(1139年—1193年),字子静,
抚州市金溪人,
南宋哲学家、教育家,是陆王
心学的代表人物。他因书斋名“存”,被世人称为存斋先生,又因讲学于象山书院,被称为“象山先生”,学者常称其为“陆象山”。杨简以师事之。陆九渊于
赵昚乾道八年(1172年)进士及第,历任
靖安县主簿、国子正等职。他有感于
靖康之变,曾遍访勇士商议恢复中原大略,但其上奏的五事遭到给事中
王信的驳斥,遂返回故乡居象山书院讲学。
绍熙二年(1191年),
陆九渊升任荆门军知军,甚有政绩。绍熙三年十二月(1193年1月),陆九渊逝世,享年五十四岁,被追谥为
文安。陆九渊是宋明两代“
心学”的开山之祖,与
朱熹齐名,但学术见解多有不合。他主张“心即理”,认为“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并称“学苟知道,六经皆我注脚”。他的学术思想为明代
王守仁所继承发展,成为“陆王学派”,对后世影响极大。陆九渊著有《象山先生全集》,经整理出版为《
陆九渊集》。
甬上四先生其三
杨简与
袁燮、
舒璘、
沈焕被称为“甬上四先生”,亦称为“四明四先生”,他们都是
陆九渊心学的传播者,但对
陆姓的学说有不同的理解和发挥,形成了各自不同思想风貌的学派。
袁燮
袁(公元1144年—1224年),
南宋学者,陆九渊弟子,字和叔。
宁波市(今属浙江)人,被称为絜斋先生。袁燮是
淳熙八年(公元1181年)
进士,长期在地方和中央为官,官至通奉大夫、
魏元旷阁学士。袁燮将陆九渊的
心学向社会政治理论的方向发展,由陆九渊的“心即理”“本心”的学说推论出“天人一理”“君民一体”的论述。
袁燮的著作有《
絜斋集》《
絜斋家塾书钞》《絜斋毛诗经筵讲义》《袁正献公遗文钞》。
舒璘
舒(公元1136年—1199年),南宋学者,
陆九渊弟子,字元质(一字为元宾),
奉化区(今属浙江)人,被称为广平先生。舒璘是
乾道八年进士,历任信州教授、平阳县令、
宜州区通判。舒璘的为学遵循陆九渊“立乎其大”的宗旨,但较为平实;也很推崇
朱熹,称朱熹为“当世人杰”。舒璘的著述有《广平类稿》传世。
沈焕
沈焕(公元1139年—1191年),
南宋学者,陆九渊弟子,字叔晦,
宁波市(今属浙江)人。沈焕是乾道八年
进士,历任
上虞区尉、
扬州市教授、太学录、
婺源县令、舒州通判。沈焕虽然没有对
陆九渊执弟子之礼,但是沈焕的为学遵循着陆九渊的
心学,主张修养在于“先立大本”,治学在于“要而不博”。沈焕著有文集五卷,今已失传;有南宋
袁燮所辑录的《定川言行编》和近代学者
张寿镛所辑录的《定川遗书》存世。
弟子
杨简的后学人数众多,呈现出多极发展的态势。《宋元学案·慈湖学案》中列举了七十余位杨简的弟子,《
四明丛书》的《慈湖先生遗书》“新增附录”中则列有八十四位杨简的弟子。可以看成杨简直承弟子的有四十几位,主要代表有钱时、
陈埙、
桂万荣、
袁甫、赵与聪、
童居易、
史弥忠、
史弥远等。这一系被称为慈湖学派,传承久远,在理论创设、
心学践履、师道传发、书院建设等方面均表现出相当的成就。
后世影响
心学方面
杨简是
陆九渊心学的重要传人。杨简继承并发展了
陆九渊的主观唯心论,是
陆姓最著名的弟子。
杨简在学术思想上完全继承了
陆九渊的主观唯心主义的
心学,并有新的发展。他的发展集中表现在,陆九渊讲心学时不免还因袭着程朱一派的“理”“气”某些范畴和概念。杨简则将其完全抛弃,直接把“心”作为最高的范畴和精神性的实体,从而划清了与程朱一派的思想界线。杨简还对后
朱熹时代的儒学发展非常有影响,既决定了陆学的思想呈现,又引动了朱学的思想回应。杨简发挥了
陆九渊心学的核心部分,使陆学在哲学理论上能够独立于
朱熹理学,成为
陆九渊心学向
王守仁心学发展的过渡,而后才经过明代
王守仁学说的接续、发展,完善了心学的理论体系,形成支配一代学术的思想潮流。
杨简对于陆学的意义还在于,陆九渊释证“五经”的工作没有真正展开,《
象山县文集》仅卷二十一有几篇论《易》、《论》、《孟》的杂著,其余只是零散在各处,杨简始将释证“五经”的工作做得比较完整,使陆学的证经方法得到比较充分的呈现。在《
慈湖遗书》共二十卷的篇幅中,近一半是对“五经”与“四书”进行释证。杨简对陆学的推进无疑地朝着两个方向:一个是对经典作出诠释,以证陆学的“本心”说;另一个便是直面生活,躬身践履,使本心见证于生活。这两个方向似相反而实相成,构成了陆学的知行合一。杨简的弟子被称为慈湖学派,该派在
江南一带影响较大。
易学方面
杨简发挥了
程颢和
陆九渊的天人一本的思想,成为南宋心学派解易的代表,其
易学思想在当时和后世均产生了重要影响。
以杨简为代表的心学派易学的特点是以心性说易,以人心为其易学的最高范畴,宣扬天人一体,其易学哲学具有主观唯心主义的特色。杨简通过对卦爻象的解释,不赞成区分事物的差别和对立,追求的是一种无差别的境界,并以“天人本一”为基本原则,认为易之理即人之心,以此为原则,解释了六十四卦的卦爻象和卦爻辞以及《彖》《象》《文言》三传,建立起心学派的易学哲学体系。
杨简还引佛入儒,将释家的宗教修养与
儒家的伦理道德相混同,解《易》讲心性而比拟于佛门的“六通”。这就把以佛、老解《易》推向了极端化,从而建立起一个心性《易》学体系。
杨简对于易学的研究,在象数上与
程颢有共同之处,与
朱熹兼收象数有所差别;从所明义理内容上,
程颐和朱熹所主为“理”,而杨简所主为“心”。杨简的易学思想在当时和后世均产生了重要影响,明代
王守仁即是在其易学哲学的影响下,将理学中心学一派发展到极致的。
人物评价
南宋理学家
朱熹评价:
陆九渊、杨敬仲是好人,但在论说道理时,他们的学说本是禅学,却以儒学来遮掩,就好像闽中的贩私盐者,下面是私盐,上面以鱼类遮盖,使人不易察觉。
宋末元初政治家、文学家
文天祥评价:杨简为人像云间的明月。
明代哲学家
罗钦顺评价:杨简之学属顿悟之学,且称其为圣门之罪人。
南宋理学家
陈淳评价:杨简的操持修身值得肯定,但在思想学术是是一个老禅伯。
明末清初经学家、史学家
黄宗羲评价:杨简对陆学的推进,是师门之真传,认为象山之后不能无
慈湖。
近代学者
李才栋的老师邱大年评价:杨简是卓越的哲学家、政治家、
教育家,而且是杰出的书画家,在“陆王学派”中其成就极高,其思想的系统性、治学的
广博性、哲理的玄奥性、立论的一贯性、考证训话的精确性,胜过其师
陆九渊和而后三百余年的
王守仁。
当代学者
田文军、文碧芳、
郭齐勇所著的《
中国哲学通史》中评价:无论是考察陆王
心学还是宋代儒学,杨简都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当代学者刘洋评价:杨简是
心学史上一位承上启下的重要人物,他是
陆九渊学术思想在宋代最主要的继承者,为心学的延续和进一步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对后来阳明学的繁盛起到了铺垫和先导作用。
当代学者
刘宗贤在《
陆王心学研究》一书中评价:从心学的发展过程来看,杨简发挥了
陆九渊心学的核心部分,使陆学在哲学理论上能够独立于
朱熹理学,而后才经过明代
王守仁学说的接续、发展,完善了
心学的理论体系。
当代学者
白玉林、曾志华、
张新科主编的《宋史解读》中评价:杨简一生,虽然学问精深,也颇有政绩,但是并没有被朝廷重用,所以后人评价他“虽享高年,不究于用”,为他感到惋惜。
名言章句
易者,己也,非有他也。以易为书,不以易为已,不可也。以易为天地之变化,不以易为已之变化,不可也。天地,我之天地;变化,我之变化,非他物也。——《己易》
至动至变,无思
无为,是谓天性之妙,是谓天之道。——《杨氏易传·卷八》
心皆虚明无体,无体则无际畔,天地万物尽在吾虚明无体之中。——《
杨子折衷》
天者,吾性中之象;地者,吾性中之形。故曰在天成象,在地成形,皆我之所为也。——《慈湖遗书·家记——己易》。
人心本善、本正,人心即道,故曰道心。——《将仲子》《
慈湖诗传》卷六
何谓意?微起焉,皆谓之意;微止焉,皆谓之意”。表现为利害、是非、进退、依违等。“心”与“意”之区别就在于“直则为心,支则为意,通则为心,阻则为意。——《绝四记》《
慈湖遗书》卷二
轶事典故
杨公河
杨简在担任
温州市知府时,尊敬贤士,禁止娼妓,从严执法,虽郡府
县尉,违法必究。在他上任之初,当地有个豪绅,建造的宅第障碍了官河,杨简上任后,下令即日拆除,恢复河道原状。全城百姓欢跃,遂将此河称为“杨公河”。
循理斋之悟
《慈湖先生年谱》辑录了
乾道四年(1168)杨简生平第一次觉悟,彼时他二十八岁,在太学简居循理斋,一天夜里没有点灯,忆起父亲的训导,忽觉天地万物通为一体,非心外事。
“循理斋之悟”基本上是杨简受其父“或自觉,则见本心”思想的诱发而成。对于“则见本心”的“本心”为何,对于从“事即道”的“事”中如何证得“道”,对杨简而言,都需要更进一步的省思。自此,杨简步入了心学之路,而一次又一次的觉悟使他的
心学思想 日臻成熟。
杨简曾自述,在二十八岁时觉悟,三十有一而又觉,感觉到此心
清明节虚明,断无过失。过失皆起于意,不动意,澄然明,则不会有过失,自无所不通。这一次的“又觉”紧承“循理斋之悟”而来,杨简用“清明虚明”来指涉“此心”,“清明”指“此心”清清澈澈地
存有的本然面目,“虚明”则指倘无过失时“此心”空灵的状态。“三十有一而又觉”其实更主要的是觉悟到“此心”对“过失”和“意”的超拔,这种对“过失”和“意”的超拔当然可能导致连此心的当下性、现实性也一并超脱。如此,杨简的思想形态中就星现出切近佛禅之学的倾向,而非
儒家立于当世,落在现实的思想志趣。
扇讼之悟
乾道八年(公元1172年),
陆九渊中
进士后返乡路过
富阳区,受到杨简挽留,其间,杨简向陆九渊请教“如何是本心”,陆九渊向他背诵了
孟子关于“仁义礼智”的一段话,杨简反复问了几遍,得到的都是同样的回答。杨简一时未能省悟,这日恰好有人因卖扇之事讼于公堂。杨简断其曲直之后,再次提起前面的话题,陆九渊与杨简谈论日间断卖扇者案一事,提出“是者知其为是,非者知其为非”,这就是“本心”。杨简受到启发,触动了他的悟机,遂有“扇讼之悟”,杨简遂拜
陆九渊为师,并终身事之。
山谷夜坐之悟
乾道八年(公元1172年)年秋七月,杨简宿山谷间,观前人所写的书籍,心存疑虑,终夜坐不能寐。天欲晓时,杨简忽然感觉到洒然如物脱去,于是再次得悟。
居丧之悟
淳熙元年(公元1174年),杨简之母臧氏去世,他在丁忧期间有一次觉悟。这一次的觉悟使杨简将本心理解为明鉴,而将一切事物看作鉴中之象,杨简在肯认本心“虚明不动”的同时,亦强调了“
隔行扫描万变”的“动”的工夫,其
心学的思想渐趋成熟。
后世纪念
慈湖书院:杨简在乐平为官时,就深得乐平百姓的爱戴,
绍熙五年(公元1194年)杨简迁任国子监博士离开
乐平市时,当地的士绅和民众夹道欢送。
洪迈在《送杨简迁国子监博士》五言古诗中写道:“聊述路人颂,持作送君诗”,说明当时洪迈亦在乐平绅民欢送杨简的队伍中,同时也说明,杨简在乐平任知县虽短短两三年,却政绩颇佳,百姓赞许,以至离任时,当地百姓依依不舍。元至元十九年(公元1282年),
乐平市尹翟衡主持兴建了“慈湖书院”,以纪念杨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