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龙属(属名:Jinzhousaurus)是禽龙类
鸭嘴龙超科恐龙的一属,生存于早
白垩纪,约1亿2500万年前。锦州龙首次由
汪筱林与
徐星在2001年描述、命名。模式种是杨氏锦州龙(J. yangi),也是目前所知的唯一种。锦州龙是热河生物群发现的第一种大型恐龙,也是目前
辽宁省发现的最大的
鸟脚类恐龙。
锦州龙是一种体形中等的鸭嘴龙超科恐龙,体长约7米,臀高2.8米,体重1~1.5吨。
头骨长0.5米,脑袋前部已经进化成了角质喙,上下颌前部的牙齿完全消失了。与
木他龙一样,锦州龙前肢的拇指也形成了骨质的钉状指,成为了它最有力的武器。它的后肢健壮,让它能够灵活而快速地在丛林里行动。
锦州龙的某些特征比已知多数禽龙类原始,但大部分特征接近于早白垩世的一些进步禽龙类,如前上颌骨喙部中等扩大和牙齿形态及排列方式等。锦州龙的另外一些特征非常接近
鸭嘴龙科,比如眶前孔不发育等。锦州龙的这种奇特特征组合对于研究禽龙类的演化和鸭嘴龙类的起源具有重要意义。
2001年6月,义县头台乡白台沟村发现一枚恐龙化石。经专家鉴定后,为纪念我国古脊椎动物学之父、中国恐龙研究第一人杨钟键先生,定名为杨氏锦州龙。该标本长约4.5米,高2.5米。该化石保存十分完整,头部的牙齿保留清晰,颈椎骨弯曲,四肢形成于一侧。
通过这些保存状况,可以想象这很有可能是1亿多年前,正在沉睡中的一只恐龙。突然间火山爆发,剧烈的
地壳变迁运动把它惊醒。
仰起头,想看看周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时,还没有感觉到灾难的来临,就被火山灰迅速掩埋。造成了它目面狰狞,紧咬牙关,颈椎骨弯曲,把死亡时的状态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该化石的发现为禽龙类起源与演化提供了重要科研依据,具有重要科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