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都学刊》是一份由
西安市教育局主管,
西安文理学院主办的哲学社会科学
学术期刊,创刊于1985年。该刊物的编辑委员会拥有11名编委和2名编辑。据2018年5月的数据,《唐都学刊》已出版文献4866篇,总被下载796864次,总被引11104次。其2017年复合影响因子为0.181,综合影响因子为0.112。此外,《唐都学刊》的载文量为3060篇,被引量为5380次,下载量为49753次,2015年影响因子为0.09。
办刊历史
1985年,《唐都学刊》创刊,季刊。
据
中国知网收录信息显示,1994年01期开始改为双月刊。
据中国知网收录信息显示,1996年01期开始改为季刊。
据中国知网收录信息显示,2004年01期开始改为双月刊。
2014年12月,该刊成为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一批认定
学术期刊。
2015年7月,《唐都学刊》在
西安文理学院明德楼召开新一届编委会第一次全体会议;11月,《唐都学刊》创刊30周年庆典暨发展战略学术研讨会在西安文理学院举行。
2016年10月,《唐都学刊》汉唐研究暨第十一届
西安市历史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西安文理学院举行;12月,《唐都学刊》2016年编委会会议在西安文理学院办公楼三楼会议室召开。
办刊条件
栏目方向
• 报道内容
《唐都学刊》主要刊登
历史学、文学、
经济学等方面的学术论文。
• 主要栏目
《唐都学刊》主要栏目有:“汉唐研究”、“
伦理学研究”、“西部文学研究”、“关学研究”、“历史文化研究”、“博士论坛”等。
“汉唐研究”是该刊的特色栏目,集中刊发研究汉、唐之际社会历史文化、文学的学术论文,据2018年4月《唐都学刊》官网显示,该栏目已连续刊载文章450余篇。2011年,该刊将曾经刊发的中国国内外汉唐文史研究的专家学者的重要文章分“史学卷”、“文学卷”结集出版《唐都学刊·汉唐研究》系列丛书。
“伦理学研究”栏目创设的宗旨是:关注社会公共生活领域的重大伦理问题,推动中国市场社会中的伦理规则的形成和完善,为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据2018年4月《唐都学刊》官网显示,该栏目已刊发文章240余篇。
“西部文学研究”是由创刊时的“
陕西省作家作品研究”栏目发展而来,为适应“
西部大开发”战略而做的调整,陕西乃至西部文学及其批评的资源是该栏目的支撑。
编委成员
据2018年5月《唐都学刊》编辑部官网显示,《唐都学刊》编辑委员会拥有编委11人,编辑2人。
编辑:贾马燕、朱伟东
办刊成果
研究发表
据2018年5月1日
中国知网显示,《唐都学刊》共出版文献4866篇。
据2018年5月1日
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知识服务平台显示,《唐都学刊》载文量为3060篇。
收录情况
《唐都学刊》1991年被《世界图书》杂志第8期收入《社会科学常用期刊》(核心期刊);1999-2014年,蝉联五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2001年入选“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2002年被评为“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2014年,被评定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AMI”扩展期刊;2016年被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AMI)》的引文数据库收录为来源刊。
影响因子
据2018年5月1日
中国知网显示,《唐都学刊》总被下载796864次、总被引11104次;(2017版)复合影响因子为0.181、(2017版)综合影响因子为0.112。
据2018年5月1日
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知识服务平台显示,《唐都学刊》被引量为5380次,下载量为49753次;2015年影响因子为0.09,在全部统计源期刊(6735种)中排名为第6214名,在社会科学理论(113种)中排名为第104名。
荣誉表彰
2007年,获得全国地方高校“十佳学报”称号。
2016年6月,在
陕西省高校学报研究会2016年学术年会中,《唐都学刊》荣获“陕西省高校精品期刊”、主编王银娥编审荣获“陕西省高校学报优秀主编”称号。
据2018年5月1日
中国知网显示,《唐都学刊》是社科双效期刊,Caj-cd规范获奖期刊。
文化传统
• 办刊宗旨
繁荣社会科学文化、促进学术交流、发现与培养学术人才,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
参考资料
唐都学刊.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2018-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