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实箭竹
禾本科箭竹属植物
丰实箭竹(学名:Fargesia ferax),属于禾本科箭竹属。是一种圆筒形的竹子。分布于中国四川康定、泸定县石棉冕宁县雷波县昭觉县布拖县等地,即北自折多山东坡,经由大相岭至小相岭而进入南端的大凉山,海拔1700-2800米,生于荒山、阔叶林和冷杉林下或灌丛间,道路两旁生长亦多。模式标本采自康定市
形态特征
竿柄长4-7厘米,粗2.2-4厘米。竿丛生,高达5米,直径可达3.6厘米,梢端直立;节间一般长约35厘米,最长可达41厘米,圆筒形,幼时密被白粉,无毛或在节下方具棕色刺毛,纵向细肋明显,竿壁厚2-5毫米,髓丰富,初为海绵状,后变锯屑状;环隆起;竿环平坦;节内长4-6毫米,幼时被有白粉。竿芽长卵形,上部密生灰白色柔毛,边缘密生灰白色纤毛。
竿每节分6-12枝,枝与竿常作25度夹角开展,直径1-2毫米。笋淡绿色,有紫色斑块,密被棕色短刺毛;箨鞘宿存,革质,三角形至长三角形,长于其节间,先端狭窄作线状三角形,背部被棕色短刺毛,纵向脉纹明显,边缘在初时密生棕色纤毛;箨耳无,鞘口两肩各具4-13条毛,后者直立,黄褐色,长为2-7毫米缝毛;箨舌下凹,无毛,高约1毫米;箨片外翻,线状披针形,无毛,纵向脉纹明显,基部较箨鞘顶端为窄,边缘通常平滑。小枝具2-4叶;叶鞘长2.6-4厘米,仅在边缘生黄褐色短纤毛或无纤毛;叶耳不存在,鞘口两肩各具3-6条长为1-3毫米之黄褐色直立繸毛;叶舌微凹,淡绿色,无毛,高约1毫米,外叶舌初时有灰白色柔毛;叶柄长1-2毫米,初时具灰白色或灰黄色柔毛;叶片狭披针形,薄纸质,长3.6-10厘米,宽3-6.5毫米,基部楔形,下表面淡绿色,在其基部具灰白色短柔毛,次脉2或3对,小横脉通常不发达,叶缘一侧具小锯齿,另一侧近于平滑。
总状花序疏松地具小穗3-6枚;小穗柄细长,平滑,长10-22毫米,弯曲或作波状曲折,早期能自叶鞘开口一侧伸出;小穗淡绿色或紫色,含2-7朵小花,长14-28毫米,顶生小花不发育;小穗轴节间粗短,长2-3毫米,无毛或向顶端生有小微毛;颖膜质,先端尖锐或渐尖,第一颖较窄,长5-11毫米,具3-5脉,第二颖长9-15毫米,具9脉,除近边缘处外均多少有些具短柔毛;外卵状披针形,先端具渐尖之小尖头,生有短柔毛,具9脉,其脉间尚有小横脉,基盘贴生白色或灰色之毛(其长约1毫米),第一外稃(连同尖头在内)长11-16毫米;内稃长9-10毫米,先端具2齿,背部在2脊间凹陷成1纵沟,脊上生纤毛;鳞被长约2毫米,前方之2片稍呈半圆形兼卵形,后方1片为狭披针形,下部具脉纹,上部边缘生纤毛;花药黄棕色,长约7毫米;子房红棕色,长约1.5毫米,先端延伸为花柱,其长约1毫米,柱头2枚,羽毛状,长3-4毫米。果实未见。笋期7月,花期4月。
近种区别
丰实箭竹与棉花竹(学名:Tongpeia fungosa (T.P. Yi) Stapleton)的主要区别:秆中部节间长35-41厘米;纵肋明显;笋淡绿色,箨鞘鞘口具长2-7毫米繸毛;叶鞘无叶耳,叶长4-10厘米,宽3-6.5毫米,侧脉2-3对。笋期7月。花期4月。
主要价值
笋略有苦味,但煮熟水漂后仍可食用,秆型大,材质柔和,用途广,常劈篾供编织家具和农具,也是优良的造纸原料,为大熊猫最主要的天然取食竹种之一。
物种保护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4年 ver 3.1)——近危(NT)。
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20)》——近危(NT)。
威胁因素
据报道,其范围内的森林栖息地受到人类活动的干扰和退化,例如:耕种、砍柴和改为灌木林和草地,有时甚至在保护区内(Wei et al. 2000)。据估计,500-1000平方千米的森林仍在该物种的范围内(Bystriakova et al. 2003)。一些物种的脆弱性因整个种群在20-120年的周期内同时开花和随后死亡而增加(Stapleton 1998, Bystriakova et al. 2003)。许多亚洲竹子的潜在分布范围非常有限,可能是由于传播机制不佳和种群在分离的山区的隔离,并且可能特别容易受到栖息地和遗传多样性侵蚀的影响。所有权和森林管理程序的问题可能意味着栖息地更加脆弱(Bystriakova etal. 2003)。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近种区别
主要价值
物种保护
保护级别
威胁因素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