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恭(?—1452)字以谦,明代前屯卫(今
辽宁省绥中县西南前卫)籍人。其先人乃是由
济宁市来此落户的移民。他学习勤奋,具有较好的“文韬武略”素质,成为明代
辽东都司官员中卓有政绩的名人之一。他最有作为的时代是明中叶初期,大约在
朱祁镇正统二年(1437)到
李豫景泰三年(1452)间。
“
辽东边备废驰”之时,原本“放牧围猎”于
辽西地区的蒙古朵颜、
泰宁县、福余三卫的“兀良哈勾结女真野人入境剽掠”,“数入为寇略”,“纵横出没,如蹈无人之境”,扰害无虚日。
在这种危机空前严重的局势下,
明朝于
正统七年(1442)冬,命令
都御史王翱提督辽东军务,整顿防务。王翱上任后,了解到百户毕恭“有文武才略”,遂“疏于朝”,举荐他担任辽东都指挥事。王翱重用毕恭,把他由一个普通百户,“晋署都指挥佥事”,不仅是这位新任辽东巡抚改革用人制度的重大举措,同时也为毕恭施展军政谋略与才华开辟了道路。
毕恭少年时代是在
辽西省前屯卫渡过的,加上他于辽西多年任职,对于明军防御兀良哈骚扰的军事设施之弊端认识较为深刻。针对兀良哈“拦劫驿站”,“入境剽掠”,而“辽东边备废驰”,“守军城堡散落,不相呼应”的弱点,他主张营建辽东边墙,建立一个比较完备的防御体系。他通过深入实地调查,并参考前人的经验,提出了用墙、壕把分散的城堡烽燧连接为一个整体的防御计划。在这个计划中,他根据兀良哈南下进逼辽西农业区的现实情况,利用地势、距离,有计划地增设或重新配置堡烽,使防守明军兵力合理配备,邻近之地相互策应。
王翱非常赞赏并采纳了毕恭的营修边墙的规划。
明代
辽东长城以
开原市为分界点,按照修筑时间和防御对象的不同,分为辽东边墙和辽西边墙。毕恭主持修筑的辽西边墙,完成了
正统年间,其重点是防御兀良哈、鞑部落的。它西起与镇长城相接的吾名口台(今
辽宁省绥中西南铁厂堡的吴明口),经
医巫闾山关口,到
台安县、
盘山县过
辽河,沿辽河东岸北行,再过辽河进入
铁岭镇西堡,三过辽河进入开原庆云堡、古城堡、青羊堡直至镇北堡。
辽西边墙根据地段的不同,相间有夯土墙、石墙、山墙等,墙外有壕,因此又称边壕。沿边墙还有敌台、烽火台、关塞隘口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军事防御设施城、堡、障堠等。由于毕恭深入实际,经过实地勘察,因此这些边墙设施都比较符合实际需要,体现了“居险设阻”的设计思想,充分发挥了防御设施的效果。
辽西边墙在沈阳迤北至
开原市又称
铁岭市边墙、
辽河边墙或
河套平原边墙。在开原所辖的几个堡,分别设有镇北关、青羊关、新安关、清河关等几处重要边关。以开原城为中心,以边堡为触角,以墙壕为鹿,以烽火斥堠为监视,开原丝关正式形成。
毕恭在
辽东巡抚
王翱的支持下,“开设迤西边堡壕墙,增置烽堠”,有效地阻挡了兀良哈的不断骚扰,促进了辽东局势的安定。由于
辽西省边墙的营修,“内侧保庇耕牧居民,外侧救援台空戍卒”,使得兵威大振,瞄人畏服“。
随着社会的安定和经济的恢复,以马市贸易为特点的商业贸易有了长足的发展。明初在
开原市设有鞑靼马市、辽东马市,分别与兀良哈及女真诸部互市,辽东25卫都准备有较大数量的金、帛和货物,据正统十二年(1447)九月文献记载:“仓库帖金、帛、货物不下九百余万”,这也反映了毕恭兴修边墙之后,有效地防止了兀良哈的骚扰和促进了马市贸易的繁盛。
辽东局势的安定,封建地主经济的恢复与马市贸易的发展,无疑是毕恭营修
辽西省边墙的保护作用紧密相关的,这也为
东北亚丝绸之路的形成起到了促进作用。
毕恭还是明代辽东著名学者,由他主编的《
辽东志》,是保存至今的第一部综合性
东北地区史文献,至今仍闪烁着毕恭作为具有远见卓识学者的智慧之光。毕恭还有《辽城吟稿》。
他自升任指挥佥事后,由于政绩卓著,大约在正统十二年至十三年(1447—1448),又被
明朝任命为辽东都指挥使。
景泰三年(1452)毕恭病逝,“上遣官谕祭,翰林学士
庐陵郡陈循为撰神道碑”。毕恭在任期间,不仅“抚士卒,革奸弊,广屯田,兴学校,政平讼理”,是一位颇有作为的
辽东高级官吏,令人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