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俊军,原名范峻军,1963年出生于
湖南省郴州市桂阳县。他曾用名范进军、峻君。1989年,范俊军进入
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学习普通语言学,1992年获得硕士学位。1996年,他进入
暨南大学中文系研究汉语方言学,1999年获得博士学位。曾在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现为
暨南大学汉语方言研究中心研究员,研究生导师,《
暨南学报》副主编,
广东省高等学校学报研究会副会长。范俊军是
中国语言学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语言学理事。
教育经历
1989年,
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学习普通语言学,1992年获硕士学位;
1996年,
暨南大学中文系研究汉语方言学学习,1999年获博士学位;
担任职务
现为
暨南大学汉语方言研究中心研究员,研究生导师,《
暨南学报》副主编,
广东省高等学校学报研究会副会长。
中国语言学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语言学理事。
研究领域
五岭地区汉语土话,南方少数民族语言(濒危语言),语言生态学,现代语言技术。
为我国较早调查和研究五岭湘南土话的语言学者,编了我国第一部土话词典。他在国内较早系统引进和全面阐述生态语言学理论,并关注我国语言生态危机,提出开展国家语言生态的监测。他的论文《我国语言生态危机的若干问题》、《生态语言学研究述评》、《语言生态监测与评估的指标体系研究》是国内语言生态学领域的重要论文。他还率先提出建立少数民族濒危语言有声语档以积极应对我国的语言濒危问题,系列论文《少数民族濒危语言有声语档建设初探》、《少数民族濒危语言有声语档建设再论》、《少数民族濒危语言有声语档建设三论》、《少数民族濒危语言有声语档建设续论》对相关理论、实践和技术问题作了全面的阐述。
主要著述
个人著作
《语言调查语料记录与立档规范》;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保护语言与文化多样性文件汇编》;
论文作品
《我国语言生态危机的若干问题》;
《生态语言学研究述评》
《语言生态监测和评估的指标体系研究》;
《关于濒危语言研究的几点思考》;
《岭南濒危汉语方言研究议》;
《语言资源论纲》;
《语言多样性与大众传媒》;
《少数民族语言危机与语言人权问题》;
《少数民族濒危语言有声语档建设初探》;
《少数民族濒危语言有声语档建设再论》;
《少数民族濒危语言有声语档建设三论》;
《少数民族濒危语言有声语档建设续论》;
《面向濒危语言的语档语言学》;
《语言活力与语言濒危的评估》;
《国家语言普查刍议》;
《基于字表词表音标注音的汉藏语言音系处理系统》。
译文作品
《语言记录的当前趋势》;
《语言活力与语言濒危》;
《跨越鸿沟:语言濒危与公众意识》;
《当代生态语言学的研究现状》。
普及读物
20天学会
粤语广州话,
广东人民出版社,2012年;
同等学历硕士英语模拟试题试题分析及详解,
暨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
研究项目
2012年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语言生态监测理论研究及信息平台建设——以岭南为中心》;
2012年 SOAS,University of
伦敦, Documentation of Endangered She language in South China;
2012年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濒危语言有声语档建设理论规范、实践规程和技术准则研究》;
2011年
广东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濒危语言口语数字化记录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
2011年 国家语委十二五科研项目《濒危语言有声资源采录、传输与集成技术研究》;
2010年
广州市社科基金项目《广州周边语有声资源库(基础库)建设》;
2007年 广州市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增城畲族语言生态评估与保护对策》;
2006年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五岭汉语方言和瑶语生态评估及双语接触研究》;
2005年
广东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五岭中部瑶语岛调查及瑶语与汉语双方言接触研究》。
技术研发
田野之声”(FieldSound v3.5)(合作)有声语料采集软件,2009;
声飞软件(sonicfield)(合作),2011;
中国语言有声资源联盟网。
教授课程
本科:现代编辑学、西方语言学论著导读、现代语音学、
社会语言学;
研究生:民族语言调查及语言技术,中国语言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