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河乡
辽宁省抚顺市抚顺县下辖乡
峡河乡位于抚顺县南部,距县政府35公里,辖10个行政村,2863户,0.91万人(2020),现有劳动力4771人,全乡总面积125.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2万亩,其中水田5000亩。年平均气温7℃左右,年降雨量692毫米,无霜期150天,属温暖带大陆性季风气候,较适应农作物的生长。
简介
峡河乡位于抚顺县南部,距抚顺市中心35公里,南与本溪满族自治县碾子沟接壤,东与救兵镇马郡村、虎台村和山龙村毗邻,西和北分别与石文镇的阁老村和南庙村为邻。沈通线贯穿我乡全境,全长6公里。峡河乡地域情况为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的山区。全乡现下辖10个行政村,总面积125.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5万亩,其中水田5000亩。现居住人口0.91万人(2020),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72.46人。
峡河乡境内山峦起伏,群峰叠嶂,系长白山老龙岗之余脉,地势呈南高北低,属辽东山地丘陵。境内有500米以上的山峰四座,三家子岭将全乡分为东西两部分,西部为峡河流域,由眼望河贯穿整个流域,该地势较平坦,主产水稻。东部为小林河流域(关门山河支流),由胜子河和杜家河汇流成小林河入关门山水库,该流域土壤肥沃,是全乡重点产粮区。全乡年平均气温7摄氏度左右,年降雨量692毫米,无霜期150天。属温暖带大陆性季风气候,较适应农作物的生长。境内有两座水库,夏家水库和眼望水库,库容和灌溉面积分别是:350万立方米和211万立方米、1500亩和1100亩。有大小方塘10余座,水面1万平方米。峡河乡资源丰富,地下有丰富的铁、硅等资源。铁矿为鞍式条带状四氧化三铁石英岩型沉积变质铁矿。铁矿资源是峡河乡优势矿产资源之一,其特点是矿产地较多,分布较广,储量不等。乡内森林资源丰富,林业用地面积8725公顷,有林面积7928公顷,蓄积98829立方米,森林覆盖率70.6%。
境内有九年一贯制学校一所,座落在峡河村,设有分校一所。教师52名,学生700名。现有新建现代化公立中心幼儿园1所,教师20名,入园儿童200名,教学硬件设施居全市一流。
现有中心医院1所,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院”。医务人员10人,医疗设备达到标准化水平。各村级有医疗点,群众可以不出村享受新农合待遇。全乡有100%的农民加入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体系,并充分的享受到新农合带来的实惠。
全乡群众人们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追求文化娱乐的热情高涨。乡党委、政府紧紧把握人们追求的目标和方向,积极开展文艺演出、篮球比赛、秧歌比赛、健身操等一些文体活动。人们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风气焕然一新。
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飞跃的发展,目前,全乡实现了村村通油路、村村通自来水、村村通有线、村村通电话、村村通宽带、村村有组织阵地和文化广场
近年来,峡河乡围绕县委“生态立县、工业主导、农业增效、旅游牵动、全域发展”的总体发展思路为指导,以生态建设为中心,全力推进产业调整、民生事业、社会稳定工作,实施工业兴乡、科技富乡、旅游活乡战略。确立以“一村、两带、三区、特色产业”为全乡总体发展目标,打造以峡河村为中心的商业开发,大力发展城郊型农业,结合东北生态柞蚕谷及境内三座水库开发推进旅游休闲服务,具体做到:改善人居生活环境,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增强村民综合素质,提高群众幸福指数,使我乡逐步实现农业生态化、旅游特色化、工业多元化目标,最终建成集生态农业休闲一体的现代化农村和城市菜篮子基地。
峡河乡党委政府有决心、有信心、有能力带领全乡的干部群众抢抓机遇、迎难而上,加快全乡的各项事业发展,让全乡人民过上更加美好、富裕、幸福的生活。并诚挚的邀请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到峡河乡共谋发展、共同致富。
自然状况
峡河乡地势呈南高北低属辽东山地丘陵,境内有500米以上的山峰四座:分别是胜子的大排子山和胜子沟东山;台堡的北大岭西峰和台沟南山。关门山河的三个源头河分别发源于峡河乡的胜子河、杜家河和眼望山河,胜子河和杜家河汇成小林河,眼望山河有眼望水库,杜家河有夏家水库,库容和灌溉面积分别是:350万立方米和211万立方米,1500亩和1100亩。峡河乡还有大小方塘20余座,水面2万平方米。林业资源丰富,有林业用地面积8725公顷,有林面积7928公顷,蓄积98829立方米,森林覆盖率70.6%。境内的铁矿资源丰富,矿山为鞍式条带状四氧化三铁石英岩型沉积变质铁矿。
农业
1986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第六个年头,是农村土地联产承包的第四年头。乡党委政府认真分析乡内外形势,动员全乡干部群众,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两个基本点,加快经济增长速度,加快由温饱型社会向小康社会发展的速度。乡内63%的劳动力从事种植业,有近一半的人均收入来自农业。历届政府都把抓好农业当作工作的重中之重。按上级精神对土地的管理使用非常严格,严禁非法违法占用,乱用土地,积极鼓励治理改造土地,保证农田数量。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着力对中低产田进行改造,创“两高、一优”农业。指导农民引用选用优良新品种。据调查:90年引进玉米和大豆新品种,分别提高,单产8.5%和11%,增加产量十几万斤。采用先进的耕作技术,增加机械化作业率,也是搞生产力的主要措施。86年全乡有大小农机300多台,价值近60万元,到2002年有2400台,价值560万元。除草剂等农药的使用改变了三铲三趟的传统作法,解除“汗滴禾下土”的劳动场面,节省大量的劳动力。优质化肥为粮食稳产高产提供了保障。随着国家“三农”政策的出台,农民的收入逐年提高,农村的面貌发生巨大的变化。
乡镇工业
“无工不富”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改革中公认的一条发展致富之路,各级领导也都积极寻求工业项目,发展本地工业。86年乡党委政府多方面努力筹措,投资133万元在台堡建一座年产5万吨精矿粉的铁矿,87年7月投产。安排农业劳动力50多人,年产值300万元。乡工业办公室当时下辖综合厂、基建队、罐头厂、缫丝厂等几家企业。有工人200多人。在乡政府的支持下,乡工业办于91年在峡河村建综合厂厂房楼房,高20米,宽16米,长80米。投资30多万元。当时有工人50余人。天吊、铆焊、翻沙、铸造等工程齐全,加工合同源源不断,液压配件及挖掘机的定点配件成为定型产品,供产销相当流畅。效益相当可观。乡基建队20多人常年在市内大单位承包工程,乡缫丝厂、罐头厂都产销两旺。峡河村、小林村等也相继建过综合厂、修配厂等。在市县有关部门的支持下,94年10月20日,投资300万元的峡河炼铁厂投产了。滚滚的铁流唱响了峡河乡企业发展的交响曲,展示着峡河经济发展的壮举,95年工业产值居全县的前列,年生产总值达2000多万元。
群众中蕴藏着极大的创造力,改革又给人民群众带来无限的商机。敢干的胜子人,在93年下半年,在外地跑买卖的农民,悄悄地买来了带锯,安了电刨子,砌了干燥窑,干起了木制地板的产业。到了94年夏天,又有十几户农民也跟着先干的那几户学,上设备,进木料,干起了地板加工业。到95年春天,全村砌了近40座干燥窑,有近50户小地板厂,村里有3/5的劳动力都从事地板劳动。这时胜子村成为全省第一个农民地板村。据统计95年胜子村地板总产值达400多万元。转眼间,一批农民成了地板专业户,一批庄稼汉成了几十万元的大老板。后来由于胜子村位置较偏僻,交通、供电及其它一此因素,地板户逐渐转移到马郡、虎台及李石寨、施家沟、石文等地。胜子地板业的兴起为后来的马郡、救兵镇打下良好的基础。
90年代后期,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深入发展,原有的乡镇企业,集体企业,在生产管理过程中产生了诸多弊端。诸如:管理粗放,体制僵化,效率低下等都暴露出来了。有的企业负债累累,无法运转;有的供、产、销脱节,产品积压,有的返款无力,拖欠工人工资,无人上班。2001年初,乡党委政府,审时度势,认清形势,调整思路,果断决定:提出发展新思路:依托当时资源,调整产业结构,资产重组,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充分开发利用乡内的矿业资源,招商引资扩大生产规模和生产效益是重中之重。峡河境内有较丰富的铁矿资源。87年建成投产的台堡铁矿,后来由于管理较差,技术设备也较落后,企业主资金也不足,技术设备的改造难于启动,企业处于半停产状态。98年胜子村委会主任王忠广,从赵都招商引资130万元,在胜子村建一座年产5万吨精粉的铁矿。2001年,市内著名民营企业家韩东立投资300万元把台堡、胜子铁矿进行了资产重组,建成了“双兴矿业有限公司”。通过对两个矿山的设备更新改造科学管理,当年总产值就达1000万元以上,年利润在240万元以上。矿业公司成为峡河乡的支柱企业,纳税大户。还通过多种途径把已停业多年的罐头厂,炼铁厂,小林钢厂,峡河粮库等闲置的企业,招来经商者,把可利用资产盘活。罐头厂招来客商,投资80万元,建起了“未来门窗厂”。炼铁厂招来了老板,投资200万,建立了“东鑫铸造厂”。现在招工人100多人,生产红红火火,产销两旺,盈利颇丰。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简介
自然状况
农业
乡镇工业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