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稞说,"能够参加“创意城市——2012伦敦美术大展”对我来说非常幸运,这次因为展览把我和伦敦这个美丽的城市联系到一起,通过画展我不仅了解了这座城市,更了解了英国人民和我们对
奥运会的不同理解,伦敦史上曾举办了3次奥运会,这次奥运耗资巨大,但这座城市却是静静地享受这场体育盛宴,你看到不一样的奥运,奥运会在伦敦举办,我们居然感受不到一点奥运的气氛,街上没有我们想象的彩旗飞舞,标语口号,人们处之泰然,不一样的文化,特别有意思。举几个小例子:画展开幕式晚会我坐在嘉宾位置的左方,舞台正前方下面几排一般是贵宾坐席,结果有一半位置是画家们就坐,当介绍到参加晚会的嘉宾时,他们尽然从不同的观众席站起,让我大为感动,是没位置了吗?还是有意为之,还是他们的文化取向和我们不同;在旅游途中,导游是一位中国留学生,叫小俞她说:在
英国公务员的工资不如一个清洁工或者保姆高,观念与我们完全不同,劳动力付出越高工资也越高,当然脑力劳动或创造性劳动可能又不一样。因此通过劳动可以获得相应的报酬,并且能安居乐业是没有问题的;英国是全世界食谱最薄的国家,可以说没有
英国菜。想吃到可口的中国餐只有到中国餐馆,想吃到
意大利餐到意大利餐馆,作为中国人,在享受餐饮方面可谓
有口福,很难理解英国人的味觉,十分不可思议。虽然是些小细节,足见其文化差异,同时我也感受到了深的英国文化,对我深有启发。"
李青稞说,"奥林匹克不仅是人类奥林匹克运动盛会,也是人文精神的进步与追求。本次“创意城市——2012伦敦美术大展”是由文化部、国家奥组委主办,主办方邀请全世界各国的参展艺术家到伦敦参加画展开幕式,为艺术家包专机往返,请国家一流的音乐家、表演艺术家如
郎朗、
宋祖英、
刘谦等为开幕式演出助兴......奥林匹克运动不仅仅是一场竞技比赛,更增加有文化上的交流,分享。我的作品《在水一方》正好与本次“创意城市”发展中的和谐主题紧密联系,古人说:“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意为不留余地的开发自然资源,只图眼前利益,不作长远打算,明年或许就无鱼可取。因此发展需要合理的开发运用,合理利用
和谐发展是未来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重要课题,也与每一个公民的生存息息相关。"
李青稞是一位
现实主义画家,擅长主题性绘画和塑造青春女性、儿童的形象,题材广泛,格调高雅,在创作过程中,力求挖掘作品中人物的个性和思想内涵,追求共性与个性、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李青稞认为东方和西方是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对象,西方有
沃尔夫冈·莫扎特、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东方有《
二泉映月》、《春江花月夜》。简单举例,同样是面对山水、风景,西方画家自古以来会按照合理的构图、色彩、
透视把它准确地再现出来,真实感人。而中国画家自古以来喜欢游离山水之间、对山的认识有几个层面。"
李青稞说,“一:看山是山;二:看山不是山;三:看山又是山。最后看到的山已不是现实中的山,而是心中的山,这心中的山包含了作者的修养,阅历,气质、人格。
贡布里希曾描述中国画家面对山水说:他们更像在参禅悟道,我感觉说得有一些道理,但不完全。东方人喜欢反复“悟道”希望通过“悟”“道”寻找一个合适的表达方式。所以总是反复寻找“正确”的答案,而西方则是喜欢从批判的角度,否定之否定寻找事物的答案。中国传统绘画早在六朝就有他的独特的审美评判标准,它显然不同与西方,这是不同的思维习惯,在中国的传统绘画
中将人品与画品联系在一起,比如“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好像是在说画面吗?不完全,如果人不正,气韵必邪,阴阳怪气,必然不美,骨法用笔,讲骨气,是绘画中的极高的品格。因此我的创作理念既来源与传统,又要符合现代审美的需要,既要文以载道,又要有生动的艺术形象。”
《水傣娃》《归途》先后参加第七、八届
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以及《周末》《风声》《莲子》先后参加第二至四届全国工笔画学会举办的大展并获
优秀奖。
于2001年参加了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20世纪)“百年中国画大展”,《西风烈》编入《百年中国画作品集》;代表作《参军》参加91年全国美展,
"过去,
中原地区到国外举办画展很难,首先是经费困难,而今这种文化交流活动越来越多,档次也越来越高,中国的艺术力量逐步被世界认可。近年,李青稞就参加了几个比较大型的艺术交流活动,例如,2007年在
日内瓦联合国总部举办的“音乐之声——中国画家彩绘联合国大家庭”画展开幕式;2011年参加了在
葡萄牙东方艺术中心举办的“中国画家世界行”画展开幕式;今年初李青稞在肯利亚举办的“人与自然”中国工笔画邀请展等。
李青稞说,这是中国画家了解世界,世界了解中国的最好的文化交流方式,作为画家应该好好珍惜这些机会,拿出最能代表自己水平的画作参展,让世界了解中国,让我们了解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