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年1月27日出生于
神圣罗马时期的萨尔兹堡,
欧洲古典主义音乐作曲家。
莫扎特自小便跟随父亲利奥波德(Leopold Mozart)和姐姐娜奈尔(Anna Maria Walburga Mozart)进行欧洲巡演,展现出音乐神童的潜质。1764年,他创作出了首部交响曲《降E大调第一交响曲》。后来,由于新
主教的阻挠,莫扎特只能单独与母亲到南德、
巴黎等地进行教学与演出活动。1781年,莫扎特到达维也纳,开始了为期十年的创作生涯,1782年,
歌剧《后宫诱逃》在维也纳首演,1784年他完成六首弦乐四重奏。代表作有《费加罗的婚礼》《唐璜》《魔笛》《降E大调第三十九交响曲》《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等。1791年12月5日,莫扎特因病逝世,享年35岁。
莫扎特一生创作数量庞大,品类繁多,质量精良。其作品奠定了
欧洲几种主要音乐体裁的曲式结构,为
德国、意大利歌剧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他与
弗朗茨·海顿(Franz Joseph Haydn)一起确立了维也纳古典乐派,是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
人物经历
音乐神童
1756年,莫扎特出生于
奥地利萨尔茨堡,次日在萨尔茨堡大教堂受洗礼,教名为约翰·克瑞斯托摩斯·沃尔夫冈厄斯·狄奥菲勒斯·莫扎特。由于父母之前的子女大多夭折,他是父母最小的孩子,从小与姐姐娜奈尔一同长大。
莫扎特四岁时,姐姐娜奈尔开始上键盘课。于是他开始从姐姐的笔记中学习弹琴,五岁时就能够自行创作一些短小的键盘乐,六岁自学
小提琴,七岁开始接触
风琴。在莫扎特的成长过程中,父亲利奥波德作为老师,早早地发现了他的音乐天赋,并传授他
乐理和
器乐演奏的知识。
巡回演出
1762年,利奥波德带孩子们到
慕尼黑、帕绍、
林茨足球俱乐部、
布拉迪斯拉发、维也纳等地进行旅行巡回演出。恰逢当时的
欧洲上层社会掀起了欣赏音乐的时尚潮流,演出获得了追捧和好评。
从1763年到1775年,莫扎特一家又在
德国、
法国、
英国、荷兰、
意大利等国家进行了为期十余年的巡回演出,1764年,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在
凡尔赛宫拜访王室,印刷第一部作品集《小提琴奏鸣曲》,创作《降E大调第一交响曲》。1766年5月10日,莫扎特到达
巴黎,回程经
瑞士、多瑞艾辛根和
慕尼黑;11月29日,到达
萨尔茨堡。期间在1768年创作
歌剧《装疯卖傻》,并于1769年演出,同时,又创作歌唱剧《巴斯蒂安与巴斯蒂安娜》。
1770年,年仅14岁的莫扎特就应约为米兰皇家歌剧团写了一出正歌剧《本都国王米特拉达梯》(K.87)。1771年3月,莫扎特回到萨尔茨堡,创作
清唱剧《解放了的贝图利亚》;8月13日,莫扎特与父亲开始第二次意大利之行。10月17日,莫扎特的戏剧康塔塔《阿斯卡尼奥在阿尔巴》在米兰首演;12月,他回到
萨尔茨堡。17岁时,他已写了二十首交响曲、八首弦乐四重奏、诸多弥撒曲、教堂音乐和
小夜曲等作品,而他创作的六部
歌剧中的一半都得以在歌剧发源地意大利演出。在公众眼中,他是无可置疑的音乐天才,拥有敏锐的音乐辨识力和高度的演唱音准,并因此获得了皇室和上层社会的认可与追捧。
莫扎特因旅途结识了
约翰·克里斯蒂安·巴赫、曼楚利、林雷等许多杰出的音乐家。J.C.巴赫在与莫扎特的交往过程中成为了他的良师益友,并对莫扎特早期的音乐作品风格与技巧产生了影响。不过,在频繁的长途跋涉中,莫扎特也得过好几次重病,如天花、
伤寒、风湿等,这些病症对他后来的健康产生了不可逆的负面影响。
独立之旅
1775年,莫扎特为
巴伐利亚州一年一度的冬季嘉年华写了一部
歌剧喜剧——《伪装的园丁》(K.196),但此后的大部分时间,他都不得不为亲王
主教创作娱乐性作品。两年后,在新上任大主教科罗瑞多的要求下,莫扎特一家的外出旅行演出受到了阻碍。因此莫扎特只能自行在母亲的陪同下前往南德和
巴黎,一边教学一边演出,寄望于在
德国宫廷中谋得一份职位。在
慕尼黑,他面临着音乐会难以为继的困境,于是选择转移阵地,前往曼海姆。他在曼海姆接触到了当时
欧洲重要的曼海姆乐派,听到了一流管弦乐队的演奏,影响了他往后的创作(如降E调交响
协奏曲,K.364等)。
与此同时,他结识了音乐抄写员弗瑞德林·韦伯一家,爱上了他们的二女儿——女高音歌手艾洛伊莎(Aloisia Weber),并决定追随他们出入卡罗林公主的行宫表演。之后,他徘徊于曼海姆、
巴黎、慕尼黑等地。1778年,母亲安娜在途中患病去世,在父亲书信的责备与催促下,莫扎特也于次年返回了家中。1778年1月底与弗里多林和阿罗伊西亚·韦伯去基尔希海姆波兰登宫廷3月23日创作(K.297)。
回到家乡后,莫扎特被任命为宫廷
风琴演奏师。在返回
萨尔茨堡之后,由于与自己的保护人萨尔茨堡大主教之间的关系日益恶化,莫扎特最终不顾父亲的劝阻,于1781年愤然辞职,走上自由艺术家的道路。1780-1781年期间,他创作出了
歌剧《伊多梅纽斯》(Idomeneo)并大获成功。但在任职期间,主教的严苛要求限制了他的工作与生活,诸如不能私自演出,不能随便离开本地,也不能随便为他人创作音乐等,使他的一举一动都受到了监视。
维也纳时期
1781年,莫扎特在主教的召唤下离开了父亲,去往维也纳参与女王的哀悼仪式。仪式结束后,莫扎特希望能继续留在首都维也纳发展,却遭到了主教的拒绝与斥责,莫扎特因此违背父亲的意愿,正式向主教提出了辞职。
1782年,莫扎特未经父亲同意,与康斯坦茨·韦伯结婚,同年他创作的
德国喜歌剧《后宫诱逃》(The Abduction from the Seraglio)也在维也纳布尔格剧院首演。同年,莫扎特结识了
意大利的宫廷
歌剧诗人罗伦佐·达·庞蒂,二人一起合作,将当时的话剧《费加罗的婚礼》改编成了一出歌剧。歌剧完成后得到了
约瑟夫二世皇帝的恩准,并在1786年于剧院首演成功。
1783年,莫扎特和妻女访问林茨,创作了《C大调第三十六交响曲(林茨)》。
1784年,莫扎特加入了当时的进步组织——
共济会,结识了与会的许多成员。这一组织的理念对他的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
前五年,莫扎特举行了多场音乐会,也写出了许多新的
协奏曲,包括五天时间内完成的《林茨》C大调交响乐(K.425)等,广受好评。但这种生活收入并不稳定,彼时的莫扎特依然为债务所困,并希望能得到一份固定的工作。
在维也纳,莫扎特遇见了他瞻仰已久的著名音乐家
弗朗茨·海顿,二人结下了友谊。1785年,利奥波德到维也纳看望莫扎特,并在家中举办了一个聚会。会上,莫扎特为众人演奏了他为海顿写的六首弦乐四重奏,由于最后一首用的是不谐和音,一度被人以为是“低级错误”,后来也被称为“不协和四重奏”。
1787年,17岁的少年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慕名到维也纳拜访莫扎特,进行了一次即兴演奏,并获得了莫扎特的认可。
为创作《
唐璜》(K.527)这一
歌剧作品,莫扎特与庞蒂再度合作。然而,在创作期间,莫扎特收到了父亲利奥波德逝世的消息,自己中途也生了一场病,使得写作的进度一再延缓。1787年10月,《唐》终于完成,一经公演便获得了一致好评。后来他返回维也纳,并继任皇家宫廷作曲家,主要工作是为皇家舞会供应跳舞时的音乐。
最后阶段
1788年,在负债累累、妻子患病的困境中,莫扎特写出了人生中最后三首交响曲:第三十九号(K.543)、第四十号(K.550)与第四十一号《丘比特交响曲》(K.551)。
1789年,莫扎特接受了一位贵族学生——K.利希诺夫斯基的邀请,前往
柏林旅行,并在途中的
莱比锡市等城市举办音乐会。
第二年,他与庞蒂合作的第三部歌剧《女人心》(K.588)在维也纳首演。然而,此时的他身体状况每况愈下,家庭经济相当窘迫,也未受到皇室的重视。他在庆典期间演奏了两年前写成的第二十六号钢琴协奏曲《加冕协奏曲》。
在生命的最后一年,莫扎特受到一名神秘陌生人的委托,要求他创作一首《安魂曲》。他因此计划创作了大型宗教音乐作品《安魂弥撒曲》,涵括12个乐章,但未能完成。此外,在共济会成员、剧院经理人埃马努埃尔·席卡奈德尔的邀请下,他还创作了一部大型德语歌剧《魔笛》(K.620),并在写完后得到了公演。这是他生前创作的最后一部歌剧,而此时的他已病入膏肓。12月5日,莫扎特因病在家中去世,享年35岁。
个人生活
个人作品
主要作品
交响曲
协奏曲
小夜曲
重奏
奏鸣曲
歌剧
清唱剧
康塔塔
连祷歌、晚祷
弥撒
嬉游曲
其它作品
创作特点
钢琴曲
莫扎特在钢琴曲创作中加入了很多歌剧创作理念与方法,尤以
奏鸣曲为多。
莫扎特钢琴曲的旋律和主调都非常鲜明,结构严谨清楚,运用了平易近人的音乐语言,表达出强烈的诗意以及歌唱性。除此以外,莫扎特在作品创作以及演奏当中特别强调了乐队伴奏的地位与价值。莫扎特的一个重要音乐风格,就是依托音乐的表现性以及描绘性助推主题情节发展,因此演奏者不仅要保证逻辑严密,而且还要融入情感个性,以此展现戏剧元素。
交响乐
莫扎特的
交响乐风格经历了一段发展历程,由音乐会上的陪衬作品到中心作品,由形式华丽、以装饰性为主到刻画内心世界、富有情绪表现力的作品,前后期产生了音乐重点的迁移。在保持整体风格优美明朗的前提下,作品被赋予了戏剧化的矛盾冲突,蕴藏了哀愁感伤的情感色彩。
莫扎特的交响乐作品受其他地域艺术与作曲家风格影响较大。在
意大利交响乐的影响下,莫扎特作品逐渐从三乐章交响曲增设为四乐章,并通过补充谱写一首小步舞曲来扩展意大利式的交响乐供
德国使用,因而也被称作“维也纳式的交响乐”。此外,在
弗朗茨·海顿音乐风格的基础上,莫扎特的交响乐个性更鲜明,音乐语言更加丰富精致,例如在小号的使用上,主要采用节奏音型和力度变化等来突出个人风格,通过小号音色与弦乐产生色彩对比,突出其明亮辉煌的色彩。
歌剧
莫扎特的歌剧作品具有较高的戏剧性和创新性。其中,宣叙调的旋律性和抒情性得到了和谐统一,歌唱与伴奏之间有着戏剧性的互动,增强了戏剧表现力;咏叹调则将主调与和声进行有机融合,既有利于角色的刻画,也使作品更具情感层次。
在莫扎特所处时代与地理位置、种族等因素的影响下,莫扎特歌剧作品中涵括了意大利语、
德语和
法语等多种语言。其歌剧也因此具有高度的民族性,如第一部
德国民族歌剧《后宫诱逃》与后来的《魔笛》,都是极具民族精神和民间气息的歌剧作品,奠定了德国
浪漫主义大歌剧的基础。
弥撒
在莫扎特的弥撒作品中,往往运用了高超的旋律描绘手法,以旋律的走向来诠释歌词语义。如《安魂曲》第三曲《震怒之日》中,便用攀越一般的级进到二分音符的停留,展现了一个即将来临的动态过程。
同时,作品中也经常使用暗喻、摹绘、引用等修辞手法,增强音乐的艺术效果与感染力。例如,《安魂曲》第四曲《号角响起》就采用了长号音色作为乐曲的开头,以此模拟号角响彻四方的画面,紧接着才是男高音的模仿独唱。
艺术风格
创作早期
自然流畅
莫扎特早期作品呈现出了旋律流畅、自然圆融的风格特征。
莫扎特在音乐方面的天赋,其天生对音乐有如神助的亲和感,造就了作品中突出的流畅性。他能够较好地将诸多地域、流派、个人的艺术风格兼收并蓄、融会贯通,结合个人的特色,信手拈来地产出自然圆融而富有个性的作品。
由于对
意大利式的旋律表达的熟,莫扎特擅长
歌剧写作,并在这一领域投入最多。他将人声歌唱的自然性移植到
器乐上,使得乐曲的音域更加宽广,变化更加自如。此外,莫扎特的钢琴曲旋律的流利自然,在于其较强的逻辑性,其中往往运用了较为完整的曲式,重视主题之间的衔接,因而要求演奏者能够做到旋律、思想及动作的统一。如《F大调钢琴奏鸣曲》K. 332末乐章的开头,便将意大利南国热闹场景中的诸多元素安排得有条不紊,融合得恰到好处而不露痕迹。
华丽典雅
受18世纪宫廷艺术与贵族气质的影响,莫扎特的音乐作品有意追求一种华丽典雅的音乐风格,并充分体现于节奏旋律、人物塑造等方面。
在钢琴曲中,莫扎特继承和发展了
法国作曲家
弗朗索瓦·库普兰(Francois Couperin,1668-1733)在
古钢琴音乐中的装饰手法,将装饰音发展成旋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例如,
奏鸣曲K.333便大量运用了倚音、颤音、回音这三种装饰音。不仅如此,即使是一些社会下层的第三等级角色,在莫扎特的
歌剧作品中也同样有着优雅含蓄的音乐形象,如《费加罗的婚礼》中的苏珊娜、费加罗、凯鲁比诺等。
成熟时期
复杂多维
莫扎特后期创作的
器乐乐章或歌剧唱段中,往往在表面文本形式上简洁明了,实际上包含了频繁的大小调色彩交替、敏感的半音和声变化和丰富的内声部进行。
其成熟作品的音乐色彩大多为灰色为主,整体偏明亮,但层次变化较多,且时常出现阴影,因而西方的莫扎特研究常用“ambiguity”(不确定性)一词来定义莫扎特音乐的心理性格。其中蕴含的心理感觉和性格内涵是复杂而多维的,会因不同的演奏者呈现出各式各样而意味深长的表情特质。如《降B大调第二十七钢琴协奏曲》K.595的第一乐章,光明欢快与忧伤隐忍的旋律瞬间转化,而转化后旋律轻松的部分也不再单纯,反而带有一丝灰暗。
人性光辉
莫扎特的音乐中,始终体现着对人性幅度的包容性和观察人性所独有的角度,包含着深层的人文底蕴。
在自身坎坷多变的人生经历的基础上,莫扎特能够最大限度地感知生命中难以言状的心理处境与无法命名的情感状态,体察各式各样命运下人类的生存境况。在
歌剧作品中,他所塑造的无论是贵族角色还是底层人物,皆是以平等眼光视之,且无一不展现其“入乎其中”的同情心态,以及“出乎其外”的洞察能力。
人物影响
音乐层面
在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
弗朗茨·海顿等作曲家音乐成就的基础上,莫扎特对欧洲古典音乐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莫扎特在作品创作中注入了全局性的思考和细致入微的布局,进一步奠定了几种主要音乐体裁的曲式结构,推动
古典主义音乐体裁不断发展,确立典范。
1991年,为纪念莫扎特逝世200周年,
捷克斯洛伐克、
意大利、
法国、
奥地利、
瑞士、
德国、
波兰以及莫扎特生前生活过的
欧洲城市联合在同年9月25日至29日举办“欧洲-莫扎特-布拉格”音乐节。
在古典
奏鸣曲、
协奏曲中,他确立了平衡匀称, 对比统一, 主辅结合的美学原则, 形成了动机展开, 主题变化发展等逻辑思维模式。既完善了古典奏鸣曲三个乐章的形式,使得奏鸣曲的统一性得到了进一步的确立;又使协奏曲中充分突出了每一乐器的特性,让音响效果更加丰富多彩。此外,其弥撒作品超越了宗教固化概念的束缚,具有鲜明的人性色彩,体现出
清唱剧式的音乐本体价值。
莫扎特的音乐作为维也纳古典音乐代表,为后来的流行音乐提供了改编与融合的材料,如S.H.E的《不想长大》副歌旋律便源自其《第40交响曲》的第一乐章。此外,莫扎特本人的生平经历与艺术成就也成为了后世诸多音乐、影视作品的灵感来源,《
摇滚莫札特》音乐剧中,莫扎特所创作的古典音乐贯穿全剧,并与现代性的
摇滚相结合,在强烈的对比下充分展现了莫扎特的人物形象与剧作主题。
科学层面
加利福尼亚大学的著名神经生物学家Gordon Show的研究团队在1993年首次提出了“莫扎特效应”。后来的诸多科学研究反复证实,认为聆听莫扎特音乐或与莫扎特音乐有着相似曲式结构的作品,有助于激发欢快、愉悦等正性情绪,增加大脑的新生
神经元,提升人的认知加工水平。
文化层面
莫扎特的音乐具有普世意义与价值,超越了国家与宗教的壁垒,影响力横越百年,覆盖全球。他的作品中洋溢着对人性的赞颂,属于情感论音乐美学的范畴,具有高度的人文精神底蕴。19、20世纪的欧洲乐坛就曾掀起一场“回归莫扎特”的美学运动,倡导健康的音乐美学,希望以古典音乐的艺术力量净化现代音乐的价值观污染。文化神学家巴尔塔萨也因受到莫扎特音乐的熏陶而建构起真理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神学美学思想。2006年,即莫扎特诞辰250周年之际,
德国发行一套3枚面值均为10欧元的纪念银币。
人物评价
奥地利音乐家、莫扎特之友
弗朗茨·海顿曾对莫扎特的父亲利奥波德说:“我要在上帝面前以一个诚实人的身份对您说,您的儿子是我以个人结识及以声名知晓的作曲家中最伟大的一位。他有品味,更有深具洞察的作曲智识。”
奥地利钢琴家阿图尔·施纳贝尔认为:“莫扎特的音乐,对孩童太容易,对音乐家太困难。”
德国音乐家威尔海姆·理查德·瓦格纳对莫扎特作品的旋律性与歌唱性给予称赞:“莫扎特赋予乐器以人的声音。”
小提琴演奏家伊扎克•帕尔曼称:“假如有一天世界末日真的来临,那最后消失的,一定就是莫扎特的音乐。”
法国思想家
罗曼·罗兰曾表达对莫扎特音乐的赞赏:“莫扎特的音乐是生活的画像,但那是美化了的生活。旋律尽管是精神的反映,但它必须取悦于精神,而不伤及肉体或损害听觉。所以,在莫扎特那里,音乐是生活和谐的表达。不仅他的
歌剧,而且他所有的作品都是如此。他的音乐,无论看起来如何,总是指向心灵而非智力,并且始终在表达情感或激情,但绝无令人不快或唐突的激情。”
《
不列颠百科全书》莫扎特专栏也曾提到:“在公众的尊重和爱慕方面,莫扎特的地位在其他作曲家中无出其右;他是西方音乐史上公认的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与
弗朗茨·海顿、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一起将维也纳古典乐派的成就推向顶峰,他以当时所有的音乐体裁进行创作,而且无一不是出类拔萃;他的趣味、他对形式的驾驭自如。虽然他只在人世间停留了短暂的35年,但却为人类留下了极其丰富和宝贵的音乐文化遗产。”
相关争议
德国音乐家威尔海姆·理查德·瓦格纳也曾评价,“莫扎特一辈子不脱稚气,与艺术的伟大使命无缘。”
与后期贝多芬等作曲家悲怆厚重、情绪浓烈的音乐风格相比,莫扎特的音乐作品整体呈现出较为优美典雅、明亮轻快的特点,因此许多音乐爱好者或专业音乐家便将莫扎特的音乐定位为“风格单一薄弱”,“优雅有余而冲击力不足”。莫扎特的音乐多被认为是华丽雕饰的“洛可可”风格,亦或是过于平淡的“
浪漫主义”歌曲,与19世纪后半叶兴起的“高、大、强”的音乐审美趣味相背离。
后世纪念
1991年12月5日,
上海市社会科学院东西文化比较研究中心主办了莫扎特逝世200周年纪念活动。整个纪念活动为期三天:9月14日举行了学术报告会,9月15日在新锦江大酒店举办了莫扎特作品音乐会,9月16日组织影片《莫扎特》观看活动与座谈会。
2006年1月26日,为纪念莫扎特诞辰250周年,全球举办了各式各样的纪念活动。
奥地利将2006年命名为“莫扎特年”,于1月27日在莫扎特的家乡
萨尔茨堡举办了大型生日宴会,在夏季的萨尔茨堡艺术节上演了22部莫扎特所创作的
歌剧,并在全年举行了260场音乐会和55场伴有莫扎特
宗教音乐的弥撒;奥地利首都维也纳重新开放莫扎特创作《费加罗的婚礼》的故居,并在
奥地利国家图书馆展出难得一见的《安魂曲》原始手稿。
大英博物馆在1月14日-4月10日期间举办了莫扎特音乐日记展览。
纽约大都会剧院在1月27日上演了新版歌剧《魔笛》,
纽约爱乐乐团连续三周上演纪念演出《莫扎特的魔力》。在中国,
奥地利驻华大使馆于1月26日在
解放军歌剧院举办了莫扎特诞辰250周年音乐会,
维也纳莫扎特宫廷爱乐乐团也拉开了巡演的帷幕。
2021年12月5日为莫扎特逝世230周年,中国
杭州爱乐乐团在指挥
李心草的带领下,与青年钢琴家
万捷旎一起举行了莫扎特专场纪念音乐会。
衍生作品
传记作品
影视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