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唱剧(英语:oratorio)是由管弦乐队伴奏的合唱套曲,有一定的戏剧情节,
声乐部分由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和合唱组成。管弦乐队不但作为伴奏,而且也担当独立的器乐曲段落,如序曲、间奏曲等。
清唱剧于16世纪末诞生于
意大利,是其所处时代和地域的综合表现。清唱剧来源于奥拉托利会的劳达赞歌和宗教牧歌的叙事体和戏剧性的对话。其内容紧密围绕
基督教,曲调流行,歌词通俗,由对话式的神灵赞演变而来,在文艺复兴晚期迅速发展起来。巴洛克时期(
葡萄牙语、英语:barrocco,17世纪初-18世纪上半叶)是清唱剧发展的黄金时期。巴洛克时期之后,清唱剧走向式微。约20世纪中叶前后,清唱剧的创作重新得到了重视,并焕发新机。
清唱剧史上的代表性作曲家有:卡瓦莱利(Emilio de Cavalieri,意大利人,约1550-1602),创作了音乐史上的第一部清唱剧《灵与肉的表现》;
卡里西米(Carissimi Giacomo,意大利人,1605-1674),被誉为“清唱剧之父”,最早将戏剧性风格引入清唱剧,代表作《所罗门的审判》;
许茨(Heinrich Schutz,德国人,1585-1672),其作品多取材自基督生平传略和圣经福音书,代表作《复活节清唱剧》;
格奥尔格·亨德尔(George Friedrich Handel,英国人,1685-1759),在整个巴洛克时期最为突出,代表作《弥赛亚》。纵观西方音乐史,巴洛克时期是西方音乐发展进程中最重要的时期之一,在这 150年中,巴洛克风格的清唱剧与其他合唱体裁一起,在一个全新的历史语境中,在宗教意识与世俗情感的交织融合下,完成了西方合唱艺术中一段坚实而辉煌的发展历程。
名称由来
“清唱剧”英文名为“oratorio”,起源于拉丁语“orare”(祈祷、祷告)。该词1640年首先诞生于意大利语,原意指进行祈祷和讨论宗教事务的祈祷室,后引申指在祈祷室演唱的歌曲,因此中国又将该词译为神剧、圣剧、圣坛剧。
历史沿革
起源与形成
清唱剧的起源可追溯至中世纪后期
欧洲的“礼拜仪式剧”(英语:liturgical drama)和“神秘剧”(英语:mystery play),直接来源于奥拉托利会的劳达赞歌(一种非仪式的宗教歌曲)和宗教牧歌的叙事体和戏剧性的对话。
16世纪末,清唱剧正式形成于
意大利。有人认为,1600年由意大利作曲家卡瓦莱利(Emilio de Cavalieri,约1550-1602)创作的《灵与肉的表现》(Rappresentazione di anima et di corpo)是音乐史上第一部清唱剧。也有人认为,1619年由阿奈利奥(Giovanni Francesco Anerio,约1567-1630 )创作的《神韵剧》(Teatro armonico spirituale di madrigali a cinque)才是第一部真正的清唱剧。
黄金时期
巴洛克时期(
葡萄牙语、英语:barrocco,17世纪初-18世纪上半叶)是清唱剧发展的黄金时期。 受到清唱剧的影响,17世纪出现了一种体裁兼并的形式——“清唱剧受难曲”,其中运用清唱剧形式,以合唱为主,独唱为辅,始终有管弦乐队伴奏,其文本仍然是《圣经》中耶稣受难的故事,在形式上可加入对话形式,增强戏剧性,使其具有清唱剧的风格。
这一时期,清唱剧逐渐从罗马传播到
佛罗伦萨、
威尼斯等城市,远传到德国和
英国等各个国家。
亚历山德罗·斯卡拉蒂作为
意大利清唱剧的代表,他强调独唱的咏叹调在清唱剧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之后,清唱剧开始逐渐渗透到欧美等国家。代表作曲家有:意大利作曲家
卡里西米(Giacomo Carissimi,1605-1674)最早将戏剧性风格引入清唱剧,被誉为“清唱剧之父”;
德国作曲家
许茨(Heinrich Schütz,1585-1672)最早将清唱剧引入德国,其创作融合了德国和意大利元素。继卡里西米和许茨以后,整个巴洛克时期最为杰出的两位清唱剧巨匠是英籍德国作曲家
格奥尔格·亨德尔(George Friedrich Händel,1685-1759)和德国作曲家
约翰·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1750)。
过渡时期
巴洛克时期之后,清唱剧走向式微,作曲家对清唱剧创作的热情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
歌剧、乐剧的蓬勃发展。一方面,清唱剧没有舞台布景、服装和表演动作的特点不能适应作曲家个人表达的需要;另一方面,清唱剧的内容、题材受宗教因素的影响极大,不能满足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作曲家表达个人意志的需要。此一时期,仍有凤毛麟角的清唱剧作曲家坚持创作,最为突出的是海顿,他以
格奥尔格·亨德尔为榜样创作了《四季》等作品,主要是借用传统清唱剧体裁,结合独唱与合唱。从而将个人的宗教信仰、个人的情感和主观感受充分地体现出来。
新时期发展
约自20世纪中叶前后,清唱剧的创作重新得到了重视。20世纪的作曲家极少写作传统意义上的清唱剧作品,他们试图摆脱19世纪
浪漫主义时期清唱剧的写作模式与风格特征。这一时期的“清唱剧”已经不能将其简单地理解为一种独唱者、合唱队以及管弦乐共同出演的无戏剧表演的长音乐分段组成的大型
声乐作品。20世纪清唱剧发展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题材呈现多样化,;二是音乐语言的改变。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有奥涅格的《大卫王》、
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的《
俄狄浦斯王》和
爱德华·埃尔加的《杰隆修斯之梦》等。
清唱剧在中国的发展
清唱剧虽最早来源于西方文化,但在传入中国后并没有被盲目模仿、全盘接受,而是在吸收借鉴西方音乐文化以及作曲技巧的基础上,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巧妙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清唱剧,是一种成功的中西方音乐文化结合的产物。中国清唱剧虽然发展历史不长,但也经历了80余年的风雨历程,发展阶段大致可划分为三:
第一阶段:萌芽期,1932年—1998年。这一时期,随着西方传教士在华频繁的活动, 清唱剧这一音乐体裁传入中国。然而,中国音乐家并未给予这一体裁过多关注,民众欣赏到的清唱剧作品以西方经典作品为主。中国第一部清唱剧《
长恨歌》首演于1932年,由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教育家、作曲家、理论家
黄自创作,由
韦瀚章填词。
第二阶段:复苏期,2001年—2009年。进入21世纪初期,中国清唱剧发展整体呈平缓趋势。作品数量较少,但作曲家们仍未放弃对中国清唱剧的探索。创作上开始融入不同种类的中国戏曲、尝试独特的伴奏形式、引入佛教文化思想。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为2001年
王世光改编的大型佛教清唱剧合唱作品《霜降之歌》等。
第三阶段:发展期,2011年至今。 这一时期,中国清唱剧作品无论是从演出形式、创作手法、选材内容都有了更加成熟化的表现,作品数量大幅度增加,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清唱剧风格。代表作品有
唐建平创作于2012年的《路》等。
剧目分类
17世纪中叶,
意大利的清唱剧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是“拉丁清唱剧”(oratorio latino),第二种是“世俗清唱剧”(oratorio volgare)。
“拉丁清唱剧”以《圣经》为题材,使用拉丁语演唱,主要在宗教场所演唱,其形式主要受对答歌和经文歌的影响,词多为散文,到17世纪下半叶逐渐消失。“世俗清唱剧”以民间故事为题材,使用意大利语演唱,主要在音乐会上演唱,其形式主要受劳达赞歌、牧歌、
歌剧和康塔塔等音乐体裁的影响,词多为韵文,是流传至今的清唱剧的前身。
艺术特点
创作题材
清唱剧来源于奥拉托利会的劳达赞歌和宗教牧歌的叙事体和戏剧性的对话,歌词通常取材自圣经故事。随着
世俗化运动的发展,约自20世纪中叶以来,清唱剧的题材突破了宗教范围,大量世俗题材被引入清唱剧,如神话题材、传记题材、社会题材等;与此同时,随着个体对宗教奥义、宗教故事的重新解读,作曲家对传统的宗教题材进行了新的阐释。
音乐风格
清唱剧是介于
歌剧和康塔塔之间的
声乐体裁。清唱剧与歌剧的不同之处在于:没有布景、服装和动作,多在音乐会上演出;与康塔塔的不同之处在于:篇幅较大,有鲜明的戏剧结构和情节,更富史诗性和戏剧性,歌词更具连贯性。
合唱艺术
清唱剧是由管弦乐队伴奏的合唱套曲,有一定的戏剧情节,有具体的故事情节和角色分配,多在音乐会或教堂演出。声乐部分由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和合唱组成,管弦乐队不但作为伴奏,而且也担当独立的器乐曲段落,如序曲、间奏曲等。
重要人物
意大利
卡里西米
卡里西米(Giacomo Carissimi,1605-1674),1605年生于罗马,是清唱剧的创始人和康塔塔的巩固与发展者,被誉为“清唱剧之父”。卡里西米最早将戏剧性风格引入清唱剧,使之区别于一般的康塔塔,且第一个设立清唱剧中叙述者的角色,形成了现代清唱剧的基本模式。卡里西米共创作约18部清唱剧,主要作品有《亚伯拉罕和以撒》《所罗门的审判》《耶夫塔》。
德国
许茨
许茨(Heinrich Schütz,1585-1672),1585年生于萨克森州,是17世纪
德国清唱剧创始人,他所创作的《耶稣降生的故事》是第一部真正的德国清唱剧。。“受难清唱剧”是许茨清唱剧作品的别称,他的作品题材多与基督生平传略和圣经福音书的内容有关。主要作品有《复活节清唱剧》《十字架上耶稣的七言》《圣诞节的故事》。
巴赫
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1750),1685年出生于德国
图林根州,巴洛克时期作曲家,北德音乐家大家族中最著名的成员,被誉为“西方音乐之父”。巴赫创作的清唱剧的曲式结构、旋律编配、创作手法都建立在传统基础上,在
声乐作品风格方面又突破了经文歌的框架,并吸收了早期歌调、
意大利和法国
器乐等新的音乐特色。主要作品有《圣诞节清唱剧》《
马太受难曲》等。
英国
亨德尔
格奥尔格·亨德尔(George Friedrich Händel,1685-1759),英籍
德国作曲家,1685年出生于德国哈雷,于1726年加入英国籍,一生大部分时间(约有五十年)在英国度过。亨德尔的清唱剧题材选择广泛,包括圣经故事、历史事件、
希腊传说等;音乐风格受意大利歌剧影响深刻,规模宏大,风格雄伟具有英雄主义的史诗性,且大规模运用合唱结构,主要是合唱和独唱的交替应用,此起彼落,形成强烈的对比。亨德尔共创作32部清唱剧,主要作品有《
弥赛亚》《力士参逊》《
以色列人在埃及》等。
奥地利
海顿
弗朗茨·海顿(Franz Joseph Haydn,1732-1809),1732年出生于罗劳,是
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海顿的主要清唱剧作品有《创世纪》《四季》等。《创世记》的创作基于
约翰·弥尔顿的长诗,首演于1799年,使用了巴洛克时期清唱剧的基本结构,但赋予其丰富的管弦乐和维也纳古典音乐风格,且对
巴洛克音乐语言及音乐织体进行创造性转化,如巴洛克时期的复调织体和不规整句法的运用,以及“字句描摹”的手法等。
重要作品
《圣诞节清唱剧》
创作于 1734 年,是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代表作品。其剧本选取了《圣经》中有关耶稣诞生的内容,规模庞大,气势宏伟,是西方国家
圣诞节的教堂音乐崇拜庆典活动的保留曲目。剧本内容大多来源于圣乐受难曲的赞美诗歌和教会康塔塔,并以完整自由的牧歌性诗句作为咏叹调的材料,与 17 世纪圣诞节历史剧的传统形式截然不同。根据剧中由圣经情节构成的中心轴线和调性、配器编制结构,可将全剧分为上、下两个部分。管乐声部中小号使用象征法,具有宗教寓意:用以宣告
基督为了世人能得永生的生命而降世为人的大好消息,或用以表达具有基督生命的人遇到任何困难都不会跌倒的得胜生命。
《弥赛亚》
是
格奥尔格·亨德尔最为著名的清唱剧,1742年首演于都柏林。作品以《圣经》诗篇为基础,由三部分组成,分别叙述了耶稣诞生、受难和复活的过程。作品由独唱、重唱和合唱组成,其中合唱是这部清唱剧的精华所在,在表演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整个清唱剧由 53 首曲目组成,其中 21 首合唱曲目贯穿了三个部分的始终。第一部分 6 首,第二部分 11 首,第三部分 4 首,并且每部分都是以合唱体裁形式结束的,合唱作为整体结构的支柱,是参与、评论或叙述故事发展的整个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为整部清唱剧准确地塑造了音乐形象,产生了庄严宏伟的艺术效果。《弥赛亚》以高度理性化的和声、复调织体,以及曲式结构塑造音乐外在结构形式上的丰富与和谐之美。
《创世记》
首演于1799年,是
海顿的代表作品,清唱剧历史上的里程碑作品。脚本主要是根据旧约《圣经·创世记》中的第一章以及
约翰·弥尔顿的《失乐园》的第二章进行艺术创作,分为三部,共有34个分曲,前两部由三位天使讲述宇宙和人类被创造的过程,第三部讲述亚当和夏娃在乐园的情景。使用了巴洛克时期清唱剧的基本结构,但赋予其丰富的管弦乐和
维也纳古典音乐风格,且对
巴洛克音乐语言及音乐织体进行创造性转化,如巴洛克时期的复调织体和不规整句法的运用,以及“字句描摹”的手法等。
《长恨歌》
首演于1932年,由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教育家、作曲家、理论家
黄自创作,由
韦瀚章填词,是中国第一部清唱剧。歌词内容参考了
洪升的传奇《
长生殿》和
白居易的同名诗《长恨歌》,每一分曲的曲名都摘自《长恨歌》诗句。《长恨歌》的创作与当时“国家亡破,祸在眉梢”的政治形势相联系,意在激发民族意识、唤醒全国人民抵抗外来侵略的情绪,具有针砭时弊、借古讽今的意义。《长恨歌》以西方“清唱剧”的音乐艺术形式为基本的结构基底,融入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特色,是具有开创意义的以西方音乐体裁表现中国本土化、民族化艺术题材的尝试,在客观上为中国“
声乐作品的曲库”增添了崭新的音乐资源。
价值与影响
纵观西方音乐史,巴洛克时期是西方音乐发展进程中最重要的时期之一,是共性写作原则形成的重要时期(尤其是调性和声体系在巴洛克时期最终确立),同时也是西方古典合唱成熟的重要时期。在这 150年中,巴洛克风格的清唱剧、康塔塔、受难乐和
歌剧中的合唱,与
中世纪、
文艺复兴时期产生的宗教和世俗性合唱体裁一起,在一个全新的历史语境中,在宗教意识与世俗情感的交织融合下,完成了西方合唱艺术中一段坚实而辉煌的发展历程。
参考资料
Joseph Haydn.Britannica Academic,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2023-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