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复兴
14世纪中叶至17世纪初欧洲思想文化运动
文艺复兴(英文:Renaissance,意大利文:Rinascimento,法文:La Renaissance,约从14世纪起至17世纪中期),原来的意思为“再生”“复兴”“复活”,是指欧洲出现希腊罗马古典运动和学术的复兴运动,是欧洲从中世纪封建社会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转变时期的反封建、反教会神权的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文艺复兴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内容,其中主要的是人文主义的兴起,对经院哲学僧侣主义的否定,艺术风格的革新,方言文学的产生,空想社会主义的出现,近代自然科学的开始发展,印刷术的应用和科学文化知识的传布等。公元前6至5世纪,古希腊的经济生活高度繁荣,产生了希腊文化,在哲学思想、历史、建筑、科学、文学、戏剧、雕塑等诸多方面的造诣。公元3世纪后,罗马帝国逐渐衰落,欧洲从此进入上千年的中古时期。在14、15世纪,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在意大利出现,新兴资产阶级形成,这为文艺复兴思想运动的开展提供了产生的条件,对意大利的思想文化、艺术科技都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代表人物主要是佛罗伦萨的文学家但丁·阿利吉耶里弗兰齐斯科·彼特拉克薄伽丘和美术家乔托·邦多纳。在15-16世纪,文艺复兴开始影响到荷兰、法国、德国、英国等,这个时期文艺复兴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列奥纳多·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桑西。并在不同的地方形成了区域的“文艺复兴风格”。到了17世纪,随着欧洲封建主义的衰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崛起,文艺复兴也走向的终点。
文艺复兴运动标志着封建文化的没落和资本主义文化的诞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伟大的变革。文艺复兴运动在道德、宗教、政治、科学、文学、艺术、建筑等方面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世界文明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奠定了后期人类文明成长的基础。
核心内涵
复活与再生
“文艺复兴”这个词主要在16世纪由画家兼建筑家(Giorgio Vasari, 1511-1574)首先使用的。 文艺复兴的本义为复活、再生,这个词在14一16世纪时被当时的人文主义者广泛的使用。当时的人文主义者十分推崇时代的文化,认为那是优秀的文明。而自己所处的中世纪时由于受到教会的控制,文化已经没落了,所以需要进行“复活”和“再生”。
人性的肯定
文艺复兴虽然弘扬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的运动,但实质是提倡人文主义,肯定人性,否定罗马教皇的权威。受古希腊文化的的影响,文艺复兴重视个人价值,追求自由与享乐,推崇希腊神话中的英雄主义。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历史背景
欧洲社会状况
14世纪初,欧洲开始出现各种灾难骚扰的时期。频繁发生的饥荒使居民疲弱不堪,更容易受各种流行病的侵袭,如黑死病曾造成大量人口死亡。接连不断的战争也给居民造成巨大灾难,战争带来政治混乱,赋税沉重,兵士劫掠。另一方面,经济增长缓慢,农村人口更深受其害。这一切都导致不断产生社会动乱。这些现象决不仅限于一个地区,而是以这种或那种形式在整个欧洲大陆出现。作为13世纪欧洲的特点的统一局面消失了,分裂的形势同时威胁着帝国和天主教会。在此之前,基督教成为当时人们的精神支柱,并主导着人们的艺术与科学。基督教会还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法度,将雅威的教义置于崇高的地位,上帝的一切皆是权威,人们一切的生活准则都需要遵循基督教《圣经》的教义,任何人都不可以违背教义,不然将受到宗教法庭的制裁,严重的将会处以绞刑。在基督教会的严格管制下,中世纪的文学艺术创作缺乏活力,科学技术也没有取得更大的进步。
14世纪,欧洲爆发了一场规模极大的鼠疫鼠疫又称为流行性淋巴腺鼠疫,大批人在这场瘟疫中丧生。许多人认为,这是因为上帝曾降临这片大陆,看到了人们的种种恶行,震怒之下给欧洲人的惩罚。于是教会教导人们虔诚地祈祷,可他们没有看到丝毫救赎的迹象,人们因此不再相信雅威和教会,对神学的信仰很快崩溃了。神学的光芒逐渐褪色,人的意识和生命的尊严开始彰显。
政治经济基础
15世纪下半叶,欧洲开始从上个世纪的严重经济困难中复苏。复苏从德国荷兰开始,导致文艺复兴运动的扩展,在此期间,出现了最初形式的商业资本主义。摆脱了中世纪瘟疫欧洲人口,从1500年的7000万人增加到1600年的1亿人。他们基本上是在农村,但城市急速发展,在16世纪城市地区的发展高于人口的平均增长。在人口增长的同时,贵族和富裕的资产者购买越来越多的高价奢侈品。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在意大利出现,新兴资产阶级形成,这为文艺复兴思想运动的开展提供了产生的条件。
资本主义的发展,带来了部分城市阶级的财富积累,让部分城市居民开始探索自我的价值与力量,开始出现创新精神,部分市民开始对博雅的知识分子充满了敬佩,并附庸风雅的开始模仿他们。人们开始无比的推崇古希腊罗马时代,对“中世纪”对中世纪充满了质疑。新的市民阶级在14世纪后得到了强劲的发展,开始成为文艺复兴思想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传播
1453年,拜占庭被奥斯曼帝国攻陷,拜占庭帝国宣告灭亡,君士坦丁堡也改名为现在的伊斯坦布尔市。讲希腊语的拜占庭帝国在一定程度上保存了希腊学术传统,也保留了大量希腊文文献,在其最终被占领后,一些逃出的拜占庭学者把希腊文献带入欧洲,推动了欧洲的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的出现带来了不同文化的融合,产生了新的文化。早在中世纪时期,在宗教文化中就出现了以骑士文学为代表的“异端”小众文化,这些小众文化体现了早期市民的世俗性与普遍性趣味。随着意大利封建阶级的壮大,开始逐渐形成了不同于教会文化的市民文化。市民文化在艺术创作上带有强烈的反封建色彩,力求突破传统绘画中条框,要让绘画创作更加的自由。
在文艺复兴早期,人们对中世纪的文化充满的不满,人们希望能够得到更加自由的文化创作,希望能够从古希腊罗马文化中学习到必须带有“古风”的文化底蕴。通过人们对古希腊罗马文化推崇,古老的文明在文艺复兴时代得到了复兴。
发展历史
起源
文艺复兴运动最早发源于意大利北部工商业繁华的佛罗伦萨威尼斯共和国热内亚、米兰那不勒斯等城市共和国。欧洲文艺复兴运动起于14世纪初期,止于17世纪中期,历经三个世纪。首先,由于社会生产关系的转变,使新的生产力代表者——市民阶级及无产阶级者较早出现,从而开辟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意大利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的最早,农奴制关系早在13世纪就已瓦解,比英法海底隧道两国早了一个世纪。在意大利北部威尼斯和中部佛罗伦萨等主要城市早在14世纪就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公元14世纪,意大利北部和中部的一些城市,如威尼斯共和国热那亚佛罗伦萨等城市,最先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大商人、工场主和银行家夺取了城市政权。由于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他们迫切需要有为其新经济和新政治服务的新文化,因此佛罗伦萨就成为资产阶级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史学家将佛罗伦萨称为“文艺复兴的摇篮”。
佛罗伦萨在15世纪开始被美第奇家族控制,美第奇家族不但在经济及政治上对佛罗伦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更在文化方面用实际行动助推了文艺复兴,也因此美第奇家族在西方有着“文艺复兴之父”的美誉。
发展时期
关于文艺复兴运动的起迄时期,中国国内高等院校和中学历史教科书中均明确地指出:“欧洲文艺复兴起于14世纪,结束于16世纪。”《文艺复兴史纲》一书把整个运动划分为三个阶段——14世纪初至15世纪中叶、15世纪中叶至16世纪末期、17世纪初至17世纪中叶。意大利人文主义瓦萨里在他的《意大利绘画、雕刻、建筑名家列传》中把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分为前、中、盛三个阶段;英国文艺复兴史学家西蒙兹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把它分为早、中、盛、晚四个阶段;雅各布.布克哈特把意大利文艺复兴史划为13至16世纪中叶,三百年间出现初、早、中、盛、晚、衰六个阶段;中国学者缪朗山将文艺复兴分为三个阶段:早期(14世纪)、鼎盛(15世纪)、衰落(16世纪)。
开端期(14世纪)
建筑
菲利普·布鲁内莱斯基设计的育婴堂是古罗马灭亡后佛罗伦萨第一座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在当时引起了轰动它被广泛认为是欧洲第一座文艺复兴建筑,最著名的作品是他为佛罗伦萨大教堂(即圣母百花大教堂)建造的穹顶,被公认为是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的典范。佛罗伦萨大教堂开工于1296年,建成于1462年。
文艺
14世纪初,随着佛罗伦萨工商业的发展,新文学和新艺术也在成长,培育出新文学和新艺术的两位开山祖师——诗人但丁·阿利吉耶里(Dante)和画家乔托·邦多纳(Giotto)。在但丁之后,有弗兰齐斯科·彼特拉克(Petrarch)和薄伽丘(Boccaccio)继续高举人文主义和新文学的大旗;在乔托之后则有整个佛罗伦萨画派绵延数百年,巨人辈出,足可以比肩于古典甚至超过古典的艺术繁荣。从时间上看,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比欧洲其余国家早一两百年,在文化艺术各方面更是日后欧洲各国学习仿效的楷模。
历史
意大利在这个时期还出现了一批现实主义历史学家,为近代历史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布鲁尼(1369-1444)撰有《佛罗伦萨史》,开启区域研究史研究的何家槐。比昂多(1392-1463)《罗马衰亡以来的千年史》记述了410年至1440年期间欧洲的千年历史,并在书中首次提出了“中世纪”一词。总之,这个时期对人的重视达到了新的高度,认为人应该是社会的主人。
教育
此时的基督神学开始被人文科学概论所替代,大量的世俗文化开始渗透到宗教学校。14世纪开始出现了新的大学,这些学校由教授与学生组成,最初被称为专科学校,后来改称大学。因此,欧洲的第一批大学开始在意大利北部出现。意大利新文化迅速向西欧地区传播,当时欧洲人把意大利称为“欧洲的学校”,纷纷派遣留学生前往学习,欧洲各国在这个时期大凡有成就的思想家、科学家和艺术家几乎都访问过意大利,热情地学习它的人文主义新文化,从中汲取营养。
早期(15世纪)
早期文艺复兴是人文主义和文学、艺术进一步发展的时期。当时仅佛罗伦萨一地就产生了许多欧洲第一流的画家、雕刻家和建筑家。其中著名的代表人物有画家马萨乔、雕刻家多纳太罗和建筑家布鲁涅烈斯奇。此外还有杰出的画家菲利浦·利比和桑德罗·波提切利等人,他们又把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为盛期文艺复兴的到来作了准备。
盛期(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
这个时期文艺复兴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列奥纳多·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桑西。美术史家称他们三人为“文艺复兴艺坛三杰”。他们的艺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标志着意大利文艺复兴美术的成熟。三杰的艺术成就是西方造型艺术继古希腊之后的第二次高峰,而仅就绘画而言,则达到了欧洲的第一次高峰。文艺复兴盛期还有一位政治思想家和历史学家尼可罗·马基亚维利,其巨著《君主论》自问世起便在西方政治思想界产生巨大影响。在科学领域,以天文学为开端,文艺复兴时期的各科学门类都有不同的发明和发现。波兰天文学家尼古拉·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说”给教会神学以毁灭性打击。
艺术
在艺术表达上出现了“艺术三杰”:列奥纳多·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桑西。“艺术三杰”的作品扎根于现实生活,用艺术体现出人类生活的世界。此时的美术创作改变了最初在宗教的合法外衣下的世俗成分,将生活的细节在生活中加以体现,开始利用宗教题材来讴歌人的解放,表达人的个性。艺术创作逐渐的摆脱了宗教的束缚,开始反对艺术是为宗教服务的。
思想
意大利历史学家尼可罗·马基亚维利在其名著《君主论》一书中,明确提出政治无道德论,主张为了达到政治目的,应不惜采取一切手段包括最卑劣的手段。认为“目的总是证明手段是正确的”,这就是所谓的马基雅维利主义。尽管这是一种极端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的理论,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其理论表达了新兴资产阶级要求建立独立统一意大利国家的愿望,具有反封建、反教会神权统治的积极作用。
科学
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是文艺复兴的重大成就之一,在天文学上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的“太阳中心说”给教会神学以毁灭性打击。从此便开始了自然科学从神学中的解放。德国天文学家约翰尼斯·开普勒进一步发展了哥白尼学说,创立了行星运动三大定律。在医学方面取得大成就的是英国生理学家和医生威廉·哈维,他发现了人体的血液循环,这一发现使生理学确立为科学。英国哲学家和科学家弗朗西斯·培根的贡献是总结了新文化的成果,发展了唯物主义思想,倡导了现代实验科学方法,还提出了“知识就是力量”的不朽名言,他曾强调科学知识是征服自然、发展生产、取得自由的革命力量。天文学家伽利略·伽利莱改变了传统的观看形式,制作出人类历史上第一台天体望远镜,带动了天体学研究的革命性变化。伽利略通过自己多年的观察,提出了对宇宙认识的许多新理论,如物体降落法则、数学分离法等,促进了科学进一步摆脱神学的影响,从而实现了人类在天体物理学上的重大突破。
晚期(16世纪至17世纪上半期)
16、17世纪期间,随着资本主义关系在西欧各国的发展,文艺复兴运动也在英、法、德、荷兰和西班牙等国蓬勃地开展起来,并进入它的黄金时代。文艺复兴的主要代表有威尼斯画派“四大名家”:乔尔乔内提香·韦切利奥保罗·委罗内塞丁托列托和三位杰出的科学家和思想家:布鲁诺·鲍威尔伽利略·伽利莱托马斯·康帕内拉。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杰出代表人物的活动和业绩,对欧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举世闻名的莎士比亚也在这个时期开始出现,莎士比亚(1564-1616)一生创作了三十多部艺术作品,反应了英国当时的社会面貌。莎士比亚的作品表现出了资本主义下人民面临的艰苦生活,体现资产阶级的压迫性。莎士比亚的作品通过立足英国现实社会,并借助经典著作,借古讽今的表现了戏剧创作的新高度。
西班牙戏剧家维加对西班牙的民族戏剧作出了杰出贡献,被誉为“西班牙戏剧之父”。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和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萨维德拉更是欧洲文艺复兴文学的巨擘,他们把欧洲文学推向高峰,他们的作品被誉为世界文化宝库中最光辉的瑰宝。其中,莎士比亚一生创作了三十多部艺术作品,表现出了资本主义下人民面临的艰苦生活,体现资产阶级的压迫性。莎士比亚的作品通过立足英国现实社会,并借助经典著作,借古讽今的表现了戏剧创作的新高度。
在公元17世纪中期,随着欧洲封建主义的瓦解与资本主义的转折,新的资产阶级文化开始逐渐取代了文艺复兴。1642年,伽利略·伽利莱的离世,可以是标志着文艺复兴巨人时代的结束,正如牛顿所说:“如果说我看的远,那就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弗朗西斯·培根(1561-1626)作为英国唯物主义思想与现当代实验科学的创始人,通过对自然界的长期研究,建立起了科学的研究理论与方法。培根认为自然界是物质的,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研究科学的目的就是在于揭示自然界的奥秘。培根提倡通过观察自然,得到知识来源,并进行总结与归纳,从而形成科学的理论知识。法国的勒内·笛卡尔则提出来新的哲学理论,提出来演绎法,成为了“现代哲学之父”。
代表人物
绘画
乔托
乔托·邦多纳(Giotto di bondone ,1266—1337),乔托是西方绘画的开创者。他将写实风格和明暗远近法结合,迈出了绘画中关键性的一步。此外,乔托还十分重视叙事与现实的结合,赋予绘画独立的意义。乔托开创的人文主义思想和写实主义表现,影响了文艺复兴的艺术创作。
扬·凡·艾克
扬·凡·艾克(Jan Van Eyck,1385-1441),扬·凡·艾克是早期尼德兰画派最伟大的画家之一,奠定了荷兰文艺复兴的绘画风格。他将画面中的神圣内容拉回到现实世界,用精细的写实和微妙的光影描绘作品。扬·凡·艾克因其对油画艺术技巧的创造性使用与研究,成为了“油画之父”。
马萨乔
马萨乔(Masaccio,1401-1428),马萨乔是文艺复兴艺术创作中的先驱与里程碑,他创造性的在画面上用透视法处理三度空间表现画面,同时用哥特式艺术风格表现现实生活,引发了文艺复兴的绘画革命,其绘画技法成为近代美术发展的基础。
达·芬奇
达·芬奇(da Vinci,1452-1519),达·芬奇是整个文艺复兴时期卓越的代表人物,在绘画、科学等方面都取得了极大的成就。达·芬奇善于总结前人艺术成果,在绘画构图、明暗、透视、色彩等方面都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他运用画画中的“明暗法”和”渐隐法“,将画面形象的真实感和立体感进一步体现出来,《蒙娜丽莎》就是这种画法的典范之作。
拉斐尔
拉斐尔·桑西(Raffaello Santi,1483-1520),拉斐尔善于吸取别人长处,从而创造出文艺复兴艺术风格中的典雅、优美之风,同时他的作品具有高度的艺术表现技巧,实现了现实美与理想美的完美结合,成为古典艺术创作的楷模。
米开朗琪罗
米开朗基罗·博那罗蒂(Michelangelo Buonarroti,1475-1564),米开朗琪罗下善于表现出作品戏剧般的效果、以及磅礴的气势,将人类的悲壮情感充分体现出来。他的作品故事情节错落有致,人物性格鲜明多样,画面繁而不乱,将人性美与内心美充分的展示出来,充满了激昂的人文主义精神。
乔尔乔内
乔尔乔内(Giorgione,1477-1510) ,乔尔乔内是威尼斯绘画代表,其作品画面往往富有高度的艺术感和想象力,同时也带有充满着诗意的忧郁。乔尔乔内擅长使用明暗造型法及晕涂法,表现大自然的光影变化,他的作品构图新颖,造型柔和。
提香
提香·韦切利奥(Tiziano Vecellio,1490-1576),提香的作品充满生机和理想,但又带有古典主义色彩,用色大胆,色调丰富明快、微妙准确,笔触热情奔放,流畅自如。他的作品画面响亮而和谐,洋溢着生命的活力和雄浑、华贵之美,是巴洛克艺术的前奏。
丁托列托
丁托列托(Tintoretto ,1518-1594),丁托列托的作品,将提香的色彩与米开朗基罗的素描结合,继承传统又有创新。形象动感热烈,色彩富丽奇幻,创造了别开生面的新艺术,在威尼斯画派独树一帜。
委拉斯开兹
委拉斯开兹(Velazquez, 1599-1660) ,委拉斯开兹是文艺复兴后期西班牙最伟大的画家之一,对印象派影响深远。委拉斯凯兹反对外表的虚饰,主张现世的真实。作品特征鲜明,笔触自然、色彩缤纷,复杂的表现技巧再现了人类自然的美妙与和谐。
文学
但丁
但丁(Dante Alighieri,1265-1321),意大利中世纪诗人,是文艺复兴的先驱,与一起被称为“文艺复兴三巨头”。其代表作《》反映出中古文化领域的成就和一些重大的问题,带有“百科全书”性质,全诗分为三部分,包括《地狱》《炼狱》和《天堂》,透露了新时代的人文主义思想,是一座划时代的里程碑。
彼特拉克
(Francesco Petrarca,1304-1374),意大利著名学者、诗人、早期的人文主义者,被认为是人文主义之父。他以其十四行诗著称于世,为欧洲抒情诗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后世人尊他为“诗圣”。他的抒情诗格调轻快,韵味隽永,善于借景抒情,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地。
薄伽丘
(Giovanni Boccaccio,1313-1375),意大利作家,是者和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他的作品有传奇、史诗、叙事诗、十四行诗、短篇故事集、论文等。
塞万提斯
塞万提斯·萨维德拉(Miguel de Cervantes Saavedra,1547-1616),西班牙小说家、剧作家、诗人,欧洲近代现实主义小说的先驱,被誉为是西班牙文学世界里最伟大的作家。《堂吉诃德》的发布表标志着欧洲长篇小说发展的新阶段。
莎士比亚
(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英国剧作家、诗人,被卡尔·马克思称为“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文学最杰出的代表。著有四大悲剧:《》《奥赛罗》《》《麦克白》,其中《哈姆雷特》被认为是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的最高成就,四大喜剧:《》《》《》《》。
自然科学
伽利略
(Galileo Galilei,1564-1642)意大利伽利略自制望远镜观察天体,证实尼古拉·哥白尼日心说”的正确性。其注重实验和实践,被视为近代物理学的奠基者。伽利略的科学发现,不仅在物理学史上而且在整个科学史上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他不仅纠正了统治欧洲近两千年的的错误观点,更创立了研究自然科学的新方法。曾这样评价:“的发现,以及他所用的科学推理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而且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的开端!”
乔尔丹洛·布鲁诺
乔尔丹洛·布鲁诺(Giordano Bruno,1548-1600年),意大利天文学家、哲学家。1583年布鲁诺来到了英国,他在牛津大学发表了演讲,对托勒密的“地心说”进行了批判,宣扬尼古拉·哥白尼的日心一地动说,由此在牛津大学掀起了一场大辩论。布鲁诺捍卫并继承了哥白尼的思想与理论,他认为宇宙是无限的,在太阳系以外还有无以数计的天体世界,人类所看到的只是无限宇宙中极为渺小的一部分,太阳系不过是宇宙中的一个天体系统,太阳也不是不动的,它和其他恒星之间的位置在变动着。
尼古拉·哥白尼
尼古拉·哥白尼(Mikołaj Kopernik , 1473-1543),波兰天文学哥白尼创立“日心说”,震撼了科学界和思想界,动摇了封建神学的基础。尼古拉·哥白尼40岁时提出了“日心说”(the heliocentric theory),后来在费拉拉大学(University of Ferrara)获宗教法博士学位,哥白尼同时还是一名医生。
约翰内斯·开普勒
约翰尼斯·开普勒(Johannes Kepler, 1571-1630)德意志学者开普勒继承和发展哥白尼的思想,经过大量的计算、分析和研究,提出了行星运动三定律(即开普勒定律),发现了行星沿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的规律,开普勒定律给予亚里士多德派与克罗狄斯·托勒密派在天文学与物理学上极大的挑战。
影响与评价
人文主义
中世纪末期,人们把那些研究希腊、罗马古典文学艺术的学者叫做“人文学者”,以区别于那些专搞基督教神学的神学。古典文学艺术是以人事为中心,注重实用,因此,新兴资产阶级代言人就把他们的要求归结为“人文主义”这一口号,以此作为文化革命的旗帜。“人文主义”,也叫“人本主义”或“人道主义”。它的含义相当广,但主要是指一种信念,即相信“人”是世界的主人和社会财富的创造者,相信“人”的智慧和力量,要求一切以“人”为本,发展“人”的事业。新兴资产阶级所追求的是世俗性的东西,因而人文主义一开始就体现为一种“世俗化”的运动。
文艺复兴时期主张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文主义思想家们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所倡导的理性精神和非基督教的人本主义来批判基督教神学和封建思想,在欧洲掀起了一场反封建、反教会、提倡理性、宣扬人性、要求个性解放的思想启蒙运动。人文主义者阿尔贝蒂、数学家吉罗拉莫·卡尔达诺和艺术家切利尼的自传作品也佐证了在文学和艺术中的个人主义。科学是人文主义最伟大的成就,伽利略·伽利莱用望远镜观察天空,搜集支持哥白尼的证据,他发现了木星的四颗卫星,还第一个发表了月球图。他的发现与教会的观点相悖,被宗教裁判所审判并要求毁弃他的著述。
著名的鹿特丹人文主义者伊拉斯谟在《愚人颂》中就尖锐嘲讽了僧侣的虚伪和骄奢腐败,引发了欧洲各地教会呼吁变革的声浪,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这些都体现出了文艺复兴时期“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理念。
文学发展
中世纪,文学面临着死气沉沉、万马齐喑的现状,民间文学中的进步作品和骑士文学中的非宗教因素以及某些下层僧侣创作往往被视为的异端思想。文艺复兴给文学注入了活力,同时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包容着很强的理性精神和文学精神,在很大是程度上体现了感性和理性、人文与文学的融合。这在文艺复兴先驱者但丁·阿利吉耶里弗兰齐斯科·彼特拉克薄伽丘的作品中都有体现。
文艺复兴在文学创作中把描写现世生活作为首选题材,以个性解放、赞美理性为主题。中世纪中,基督教文化体系占据主导地位,在宗教文学中,对来世生活的描写、宣扬禁欲主义和蒙昧主义成为文学创作的基本题材和主题。
在彼特拉克的《歌集》中,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矛盾:热爱生活和自然,渴望人间的幸福,追求爱情和荣誉,但不能和宗教传统及禁欲主义思想决裂;有爱国热情和民族意识,而又脱离人民,轻视群众。文艺复兴还开始推崇现实主义手法,将文学作为社会的镜子和时代的缩影,它继承了欧洲古代优秀的文学传统,广泛描写欧洲历史大变动时期的社会生活,展示社会转型时期人性的觉醒。薄伽丘的《十日谈》就是文艺复兴现实主义的代表作,描绘的意大利人们知真实的生活面貌。
艺术转变
文艺复兴对艺术的发展影响极为深刻,促进了艺术的重新认识。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体现了人们对于生活和美感的追求,更加贴近自然。在文艺复兴时期之后,受其影响许多艺术作品都是表现世俗生活的。
列奥纳多·达·芬奇的著作《蒙娜丽莎》展现了神性和人性的光辉,肯定了人从自然状态脱离而存在的意义。这幅作品所折射出的女性的深与高尚的思想品质,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于女性美的审美理念和审美追求。拉斐尔·桑西的《西斯廷圣母》则很好的把宗教与世俗相结合,在圣母温暖的目光下,看到了母性的温柔,看到了一位平凡的母亲对孩子的爱。米开朗基罗·博那罗蒂的代表作《大卫》更能表现人文主义精神,从大卫身上,可以看见人的理想、人的尊严、人的意志。这些都可看出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也是越来越肯定人本身。
历史评价
恩格斯在《自然辨证法》一书中高度评价文艺复兴说:“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给现代资产阶级统治打下基础的人物,决不受资产阶级的局限。相反地,成为时代特征的冒险精神,或多或少地推动了这些人物。那时,差不多没有一个著名人物不曾作过长途的旅行,不会说四五种语言,不在几个专业上放射出光芒。”
(美)玛丽·普拉特·帕米利在《法国简史》里评价文艺复兴:“这个时期,艺术的伟大赞助人、梵蒂冈博物馆的创建者,教皇尤利乌斯二世登上历史舞台;辉煌艺术的代表作——雕像《望楼上的阿波罗》《拉奥孔和他的儿子们》被发现;圣彼得大教堂被设计并建造出来;然后是教皇利奥十世美第奇家族的教皇)与马丁·路德·金的登场。”
研究历程
雅各布.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发表后的一个半世纪,对文艺复兴史研究佳作迭出,相继出现了对但丁·阿利吉耶里研究、尼可罗·马基亚维利研究、莎士比亚研究等个案的研究。同时,新问题、新研究领域在不断呈现和延伸,可谓热情不减。
19世纪研究
布克哈特(Jacob Burckhardt,1818-1897)是19世纪文艺复兴史研究的泰斗,他非常注重对文艺复兴时期特征的勾勒,提出文艺复兴中“个体主义”“人的发现和世界的发现”“作为艺术作品的国家”等特征,他的研究是欧洲文艺复兴史和文化史研究的一个突破。在雅各布.布克哈特的重要作品《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中已经把研究的方式的触角伸向了文艺复兴时期的社会生活领域。
在他的笔下,家族、兵器、职业军人、滑稽演员、藏书、城市公民生活、庆典、社交语言、妇女化妆、家政、乡村生活、迷信活动等均得到了生动的体现。中国则在1896年出版了沈毅和的《西史汇函续编》,开启历研究意大利文艺复兴史的先河。1930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陈衡哲的《欧洲文艺复兴史》。
20世纪研究
20世纪是文艺复兴史研究的扩播、深耕和全面收获的时期,其特点是整体研究与专题研究的结合,从而涌现出像海尔、克利斯特勒、加林、布鲁克尔、彼得·伯克等大家,此外,在美国还成立了文艺复兴史研究协会(Renaissance Society of America),举办了专门的杂志如《文艺复兴季刊》(Renaissance Quarterly)。英国也举办了《文艺复兴研究》杂志(Renaissance Studies)等。其中以《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文本与研究》(Medieval\u0026Renaissance Texts\u0026Studies)系列丛书最为出色。此外,还有部分文献整理,如《文艺复兴读本》(Renaissance Reader)、文艺复兴时期的欲望论》(Renaissance Discourse of Oesire)等选编本。这个时期的文艺复兴研究,强调以一个核心理念来贯穿、组织全文,在这方面如梅紫和坎特卢普合编的《文艺复兴文化:一种新秩序观》(Renaissance Culture:A New Sense ofOrder)等书。20世纪下半叶,中国的文艺复兴研究也取得了相当的成绩,并形成一定规模的文艺复兴史研究学术团队,编撰了文艺复兴史研究的特刊多卷本《欧洲文艺复兴史》。
21世纪研究
21世纪初,随着网络、信息、出版以及国际交流的发展,许多学者对文艺复兴研究有了新的突破。这一阶段有关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研究的文献虽然不及对 20世纪文艺复兴研究的文献数量多,但是从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来看,都远远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部分文艺复兴研究者开始强调计量史学方法在文艺复兴研究中的重要性,并强调对佛罗伦萨等语言学习的重要性,主张学界应将研究对文艺复兴时代不同的重点城市进行深度的个案分析。近年来中国文艺复兴研究形成了合理的研究梯队,吴卫等人开始探讨文艺复兴与中国的关系,推动了中国文艺复兴研究的深度。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核心内涵
复活与再生
人性的肯定
历史背景
欧洲社会状况
政治经济基础
文化传播
发展历史
起源
发展时期
开端期(14世纪)
建筑
文艺
历史
教育
早期(15世纪)
盛期(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
艺术
思想
科学
晚期(16世纪至17世纪上半期)
代表人物
绘画
乔托
扬·凡·艾克
马萨乔
达·芬奇
拉斐尔
米开朗琪罗
乔尔乔内
提香
丁托列托
委拉斯开兹
文学
但丁
彼特拉克
薄伽丘
塞万提斯
莎士比亚
自然科学
伽利略
乔尔丹洛·布鲁诺
尼古拉·哥白尼
约翰内斯·开普勒
影响与评价
人文主义
文学发展
艺术转变
历史评价
研究历程
19世纪研究
20世纪研究
21世纪研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