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山县位于
上饶市东部,东与
开化县、
常山县、江山和福建浦城为邻,怀玉山中,高山溪涧如带如练,峡谷瀑潭清幽险峻,
信江源头多条溪涧源出于此。
玉山位于上饶东部,东与浙江开化、常山、江山和福建浦城为邻,北毗
德兴市,南接
广丰区,东西宽75公里,南北长62公里,面积1728平方公里,历史上有“两江锁钥”(信江与
新安江)之称,为赣浙闽三省要冲。就是这片山水间,有信江的发源地信源山,有
三清山、
怀玉山、
武安山、天梁山(前者为世界自然遗产,后三者为国家森林公园)等名山,有怀玉书院、端明书院、
阎立本墓、殿口南宋行宫、明代城墙、
清代考棚、旌德会馆、玉山古城墙、
文成塔、锦溪塔、冰溪第一楼、
官溪胡氏宗祠、玉山鸿园等胜迹,有
三清湖、峡口等人工
高峡平湖,还有
北宋文学家
杨大年、
南宋状元
汪应辰、著名医学家
黄家驷、著名
国画艺术家
柳子谷等历史文化名人。
信江正源金沙溪,源于怀玉
山东省端的信源山。她一路南流纳玉山境内的古城溪、八都溪、
玉琊溪等山溪水,至玉山县城称冰溪。冰溪西流,至灵溪汇集饶北河后称玉山水。
玉山县水流至上饶城三江口,汇集丰溪、溪后称
信江。
当信江源头从信源山奔流而出时,就注定了这条贯穿赣东北大地的河流要成为
上饶市人民的
母亲河。千百年来,这条母亲河滋润的22791平方公里土地,物产丰富;哺育的人民,厚朴勤劳,信美相传。
站在信源山极顶,阅读上饶山水文化。想当年,母亲河信江,“西接
鄱阳县,南通吉、赣,东连
浙江省,舟船直抵玉山”,是上饶人来往交通和货物运输的生命线,是赣粮入浙闽、浙闽之货入赣的必经之路。我们仿佛看到,母亲河畔的千年古镇“货聚八闽川广,语杂两浙淮杨;舟辑夜泊,绕岸灯辉;市井晨炊,沿江雾布”的繁华。怀玉山
三清山,是江南第一仙峰。
怀玉山,是又一处人间胜境。
怀玉山是怀玉山(脉)中的一座文化名山,主峰云盖峰海拔1538米。它与三清山就像一对孪生姊妹,竞秀于缥缈的蓝天白云之间,是大自然的杰作。它因界于赣皖浙之间,素有“东南望镇”之称,已有1700多年的开发历史。早在晋代就有文人僧道造访于此。
西晋陆机在《文赋》中称此“
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故名怀玉山。明代
夏浚在《答钱绪山》中写道:“具见兹之胜,旷奥悉备,有如从江山望九华,又如入天台,探桃源也。”
怀玉山有个山顶盆地,叫大洋坂,海拔1100米,面积3平方公里,有水田400多亩。这块高山盆地被金刚峰、云盖峰、玉峰等诸山峰环抱。明
王宗沐在《怀玉山书院记》这样描绘:“由下凡三十里而至其巅,有平夷百余顷,
田畴衍旷,林木茂密,四际围绕若城,忘其在山云。”
“自古名山僧占尽。”
唐朝名僧
贯休,建读书草堂、修禅院、拄锡于怀玉山。
贞观十年(636年),
李世民“披天下古书名画”,贯休在
怀玉山画的画稿乙本被收集。唐
大历年间(766―779年),僧人志初来到怀玉山,在金刚峰南麓的太洋坂建定文寺(后又称法海禅院、怀玉寺)。
五代十国至宋,怀玉山得到进一步开发,来此修习禅道、公开讲经的僧侣越来越多,香火越来越旺盛,寺庙精舍越建越多,曾聚有“三千尼姑八百僧”。
读书人也看中了这是个清静的好地方,常有学者聚到寺院讨论学术,评论世事,境内外士子因而上山或暂住,或读书,或采风。“采风之使,向奇之彦,济胜之流,裙屐时通焉。”(清,
赵佑:《游怀玉山记》)。有了读书人的踪迹,有人就在
怀玉山建起了书院。“夫君子为学,必居于深山幽遐寥之境”(清,
蒋士铨),“往往择深山僻坳幽静以为肆业之所”(明,
王宗沐)。怀玉山先后建有杨亿精舍、草堂书院、斗山书院、芳润堂书院、怀玉书院等书院。书院“四面皆山,近院则夷然旷衍,有良田、甘泉、茂林、修竹之美。学者藏修游息其间,朝暮晴雨,皆有以自娱”(清,汤聘)。
形胜之地,人文荟萃。
曾几、
王安石、
陆游、
杨万里、赵佑、郁达夫等都在这里留下了赞美的诗文,
徐霞客最后一次出游因疾没上怀玉山而感慨不已,
朱熹、
陆九渊(
陆九龄)、吕东莱(
吕祖谦)、
汪应辰、程等学者多次上山讲学。至今,
怀玉山仍有朱熹手书的“蟠龙岗”、“青山绿水”、“源头活水”,
王奕(宋)的“斗山吟志”,王宗淋的“灵雨岩”,
赵祐的“高山流水”等石刻遗墨。
形胜之地,胜景荟萃。怀玉山有三清朝旭、七盘夕晖、玉琊擎天、金刚侍立、云盖氤、唐帽飞岗、狮子卧云、石牛眠雾、屏风叠障、石鼓声、空谷回声、辉山夜烛等30多处自然景观,有一线瀑、白莲瀑、八音瀑、双色潭、垂帘瀑、珠光瀑、龙潭瀑等20多处瀑布,有乌龟石、鸡公石、
凤凰石、
水牛石、蛙石、剑石等众多怪石;有云盖、金刚、香炉、狮子等40多座奇峰,有
庐山石耳、石龙须、
黄精、
厚朴、
杜仲等千余种中药材,还留有志初岩、浴佛池、望香墩、洗墨池、狐仙墓等仙佛遗迹。前几年,当地村民在一个岩洞中发现过一具死难红军的遗骸,遗骸的手指关节依然紧紧扣着锈蚀步枪上的扳机。
怀玉山的乡亲们噙着热泪收殓了这具红军遗骸,为纪念他,捐资请人在岩洞上刻了“红军洞”三个摩崖大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