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飞虱
同翅目飞虱科的动物
灰飞虱(学名:Laodelphax striatellus)属于半翅目稻虱科,是一种小型昆虫,其特征如下:成虫:雌虫的体长在长翅型为3.3-3.8毫米,斑胸短翅蝗莺型为2.4-2.6毫米。体色从浅黄褐色变化到灰褐色。头顶略微突出,其长度通常略大于或等于两复眼间的距离。额区有两条黑色的纵沟,两侧额脊呈弧形。前胸背板和触角呈浅黄色,小盾片中部为黄白色至黄褐色,两侧各有半月形的褐色斑纹。中胸背板颜色为黑褐色,前翅较透明,中间有一个褐色的翅斑。卵:初产时为乳白色且略微透明,随后变为浅黄色。卵呈香蕉形,通常以双行排列成块状。若虫:若虫期共分为5个龄期,末龄若虫体长约为2.7毫米,前翅芽比后翅芽长。灰飞虱的这些特征有助于在田间识别这种害虫,并对它们进行有效的监测和管理。
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的分布范围非常广泛,遍及亚洲欧洲北非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中国宁夏地区,灰飞虱一年可以发生4至5代,通常以3龄或4龄若虫的形式在麦田或河边的禾本科杂草上越冬。当翌年早春气温升高至10℃以上时,越冬的若虫开始羽化成成虫。灰飞虱的发育最适宜的温度范围是15℃至28℃,因此在冬季较温暖、夏季较凉爽的气候条件下,它们更容易繁殖和发生。灰飞虱的天敌包括稻鼠小蜂等。在田间,灰飞虱偏好通透性良好的环境,它们倾向于栖息在植株的较高部位,并且常常向田边移动和集中,这导致田边的灰飞虱数量较多。成虫倾向于在生长旺盛、颜色嫩绿、高大茂密的植物地块上产卵。灰飞虱的寄主范围广泛,包括各种草坪禾草以及水稻、麦类、玉米、稗等禾本科,它们通过刺吸这些植物的汁液为害,严重影响作物生长和产量。
灰飞虱作为一种重要的农业害虫,不仅通过吸食作物汁液直接为害,更重要的是它能传播多种病毒病,如小麦丛矮病、水稻条纹叶枯病、水稻黑条矮缩病和玉蜀黍属粗缩病毒病等,这些传播的病害对作物的危害通常远超过其直接取食造成的损失。为了有效控制灰飞虱,可以采取以下防治策略:化学防治:根据水稻品种的抗虫特性和飞虱的发生情况,重点防控低龄若虫高峰期。在成虫迁入量特别大的年份和地区,应结合防治成虫和低龄若虫的高峰期。农业防治:选择抗虫或耐虫的水稻品种,实施科学的肥水管理,以及创造不利于灰飞虱繁殖的生态环境,如保持田间卫生,减少禾本科杂草等。过这些综合管理措施,可以减少灰飞虱的数量,降低其对农作物的损害,从而保护农业生产安全。
详细特征
成虫
灰飞虱成虫的体型根据翅型不同而有所区别:
长翅型:雄性体长(包括翅膀)约为3.5毫米,而雌性约为4.0毫米。
斑胸短翅蝗莺型:雄性体长约为2.3毫米,雌性约为2.5毫米。
在颜色上,灰飞虱的头顶和前胸背板通常呈现黄色。雌性灰飞虱的中部颜色较浅,为淡黄色,而两侧则为暗褐色。前翅几乎是透明的,但带有翅斑,这些翅斑可能是用于区分不同性别和种类的特征。
灰飞虱的胸部和腹部腹面在雄性中通常为黑褐色,而在雌性中则为黄褐色。此外,它们的足部颜色通常为淡褐色。这些形态特征有助于在田间识别灰飞虱,从而采取适当的管理和控制措施。
灰飞虱的卵特征明显,具体描述如下:
形状:卵呈长椭圆形,并且轻微弯曲。
尺寸:长度约为1.0毫米,通常前端比后端更细。
颜色:刚产下时卵呈乳白色,随着发育进程,颜色会转变为淡黄色。
排列:卵通常成块产下,位于植物的叶鞘、叶中肋或茎秆组织中。
卵粒:卵粒可能成簇状或以双行排列,卵帽部分露出,形成类似鱼子的产卵痕迹。
这些卵的特征有助于在早期识别灰飞虱的侵害,从而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若虫
灰飞虱的若虫发育经历五个龄期,每个龄期的特征如下:
1龄若虫:体长约1.0-1.1毫米,身体呈乳白色至淡黄色。胸部的各节背面中央有一条明显的纵行白色部分。
2龄若虫:体长约1.1-1.3毫米,颜色转变为黄白色。胸部背面颜色变为灰色,且正中的白色纵行部分比1龄若虫更为显著。
3龄若虫:体长约1.5毫米,体色为灰褐色。胸部背面的灰色更为浓重,中央的白色部分变得不太明显,此时前翅和后翅的芽开始发育。
4龄若虫:体长约1.9-2.1毫米,继续保持灰褐色。前翅的翅芽达到腹部第一节,后胸的翅芽达到腹部第三节,胸部中央的白色部分消失。
5龄若虫:体长约2.7-3.0毫米,体色为深灰褐色。中胸的翅芽达到腹部第三节后缘并覆盖后翅,后胸的翅芽达到腹部第二节。腹部的各节分界明显,节间有白色细环圈。越冬的若虫体色通常较深。
这些若虫阶段的变化有助于监测灰飞虱的发育进度,并在关键时期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
危害特点
灰飞虱的成虫和若虫都会通过其口器刺吸水稻等作物的汁液,对植物造成损害。它们倾向于聚集在稻丛的中上部叶片,近年来也观察到水稻穗部受到的损害日益严重。在灰飞虱大量出现时,水稻会因为失去大量汁液而枯黄。此外,由于灰飞虱分泌的蜜露洒落在叶片或穗子上,这为霉菌的生长提供了条件,尽管这种情况不如褐飞虱和白背飞虱那样常见,不会出现“虱烧”或“冒穿”等典型症状。
灰飞虱不仅是直接损害作物的害虫,更重要的是它们能够传播条纹叶枯病等水稻病毒病,这种间接危害通常比直接吸食造成的损害更为严重。受感染的植株会表现出相应的病害特征。灰飞虱的寄主作物包括水稻、大麦、小麦,以及看麦娘假稻、稗草、双穗雀稗禾本科。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灰飞虱对玉米的侵害趋势也在上升,这可能需要农户和农业专家给予更多的关注和研究。
发病现状
灰飞虱在北方地区一年内可以发生4至5代,其生命周期和活动模式如下:
越冬:华北地区的越冬若虫在4月中旬至5月中旬羽化,随后迁移到草坪上产卵繁殖。
各代若虫:
第1代若虫在5月中旬至6月孵化,5月下旬至6月中旬羽化。
第2代若虫在6月中旬至7月中旬孵化,6月下旬至7月下旬羽化为成虫。
第3代在7月至8月上、中旬羽化。
第4代若虫在8月中旬至11月孵化,9月上旬至10月上旬羽化,部分若虫进入越冬状态。
第5代若虫在10月上旬至11月下旬孵化,之后进入越冬期。
越冬若虫:主要以第3、4龄和少量第5龄若虫在田边、沟边禾本科杂草中越冬。
灰飞虱适应温带气候,具有较强的耐低温能力,但对高温的适应性较差。它们在约28℃的温度下生长发育最为适宜。即使在冬季低温条件下,灰飞虱的越冬若虫也能在辽宁盘锦等地区安全越冬,除非遇到持续的-3℃低温才可能大量死亡。在气温高于2℃的无风晴朗天气,灰飞虱能够继续在寄主植物上取食和发育。
灰飞虱成虫倾向于在生长旺盛、高大茂密的植物地块产卵,且偏好通透性好的环境和较高的植株部位,常在田边聚集。成虫的翅型在越冬代以斑胸短翅蝗莺型为主,其余各代则以长翅型为主。雌虫的产卵量通常为数十粒,越冬代最多可达约500粒,卵块中的卵粒数通常为5至6粒。
灰飞虱还能传播多种病毒病,如黑条矮缩病、条纹叶枯病、小麦丛矮病、玉米粗短病和条纹矮缩病等,对植物造成的危害远超过其直接吸食。受感染的植物可能会孵化出灰飞虱美国白灯蛾,继续对植物造成损害。因此,灰飞虱的管理和控制对于农业生产至关重要。
防治办法
灰飞虱作为一种重要的水稻害虫,其主要危害在于传播病毒,如水稻条纹叶枯病等,对水稻生产构成严重威胁。为了有效控制灰飞虱,可以采取以下综合防治策略:
防治策略
治虫防病:在水稻病毒病流行地区,应实施“狠治一代,控制二代”的策略,重点在秧田期和本田前期对灰飞虱进行防治,尤其是对迁入秧田和本田前期的成虫进行有效控制。
环境管理:铲除田边地头的禾本科杂草,消除虫源孳生地,减少病毒的传播途径。适当提前耕翻绿肥,改善土壤环境。
农业防治
选择抗虫或耐虫的水稻品种,以减少灰飞虱的侵害。
实施科学的肥水管理,创造不利于灰飞虱繁殖的生态条件。
生物防治
利用白背飞虱的天敌,如寄生蜂、黑肩棉盲蝽瓢虫等,以及蜘蛛线虫、菌类等,对灰飞虱的发生进行自然控制。
保护和利用这些天敌,可以显著减少灰飞虱的数量,降低其对水稻的危害。
化学防治
根据水稻品种和飞虱发生情况,重点防治低龄若虫高峰期,以及成虫迁入高峰期。
使用药剂如70%吡虫啉(高搏)、20%吡蚜酮、0.5%藜芦碱可湿性粉剂、90%敌敌畏等进行常规防治。
通过这些综合措施,可以有效控制灰飞虱的数量,减少其对水稻的损害,保障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目录
概述
详细特征
成虫
若虫
危害特点
发病现状
防治办法
防治策略
农业防治
生物防治
化学防治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