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蛮”,是古代中国西南诸族的泛称。隋唐时期,
中原地区民族将中国西南一带社会发展水平低于中原的群体泛称为“乌蛮”、社会发展水平与中原相近的群体泛称为“
白族”,“乌蛮”与“白蛮”不是专指哪个民族,只是特定时代对特定人群的一种泛称。
公元7世纪时期,洱海周边有6个势力较大的邦国,洱海北岸为“赕”,“邆赕”以北的洱源盆地南部是“浪穹”,洱源盆地北部是“施浪”,洱海东岸、宾川盆地、乔甸盆地一带为“越析”,洱海西岸、
西洱河、
漾濞江一带为“蒙嶲”,巍山盆地、弥渡盆地一带为“蒙舍”;洱海北面的“邆赕”、“浪穹”、“施浪”为河蛮人邦国,合称“三浪”,洱海西面及南面的“蒙嶲”、“蒙舍”是哀牢人邦国,洱海东面的“越析”是磨些人邦国;靠近
唐朝的“邆赕”、“浪穹”、“施浪”、“越析”等国河蛮人、磨些人被唐朝称作“白蛮”,离唐朝较远的“蒙嶲”、“蒙舍”等国哀牢人被唐朝称作“乌蛮”。
关于
洱海周边这6个邦国,《新唐书·南蛮上》这样记载:“
南诏,或曰鹤拓、曰龙尾、曰苴咩、曰阳剑,本哀牢夷后,乌蛮别种也;夷语王为诏,其先,渠帅有六,自号六诏,曰蒙嶲诏、越析诏、浪穹诏、邆赕诏、施浪诏、蒙舍诏,兵,不能相君,蜀诸葛亮计定之。蒙舍在诸部南,故称南诏。”
爨族,是以南中大姓爨氏为主的部落族群,分为东爨和西爨,东爨为“乌蛮”、西爨为“
白族”。道光《云南通志·南蛮志·种人》说:“爨,无姓氏,其称爨者,从主姓耳。”
乾罗罗族,
爱新觉罗·旻宁《
云南通志》记载:“居尚楼屋,食贵盐,蒜人貌,皆黑。男子束发缠头,耳缀圈环,衣花短衣,披羊皮,用麻布裹胫,着草履。妇女以白麻分辫、束发,顶缀海巴。其婚嫁奢侈相夸。每食,插箸饭中,擎拳默祝,以为报本。性勇好斗,不通华言,颇勤耕织、樵采,岁输赋税。”
鲁机族,又称“母鸡”,据说是因其男子头上总是“标以鸡羽”的缘故;也可能“母鸡”是“鲁机”的音讹。
乾隆《
东川府志》记载:“鲁机,本一地名,居鲁机村,有赵、李、杨三姓,至。今子孙蕃盛。”《皇朝职贡图》等书记载,鲁机族居住多选择山崖沟壑险要之处,以竹建屋,喜迁徙。男子头插鸡毛,着短衣,赤足。妇女挽髻,脖颈上垂挂着珠玉串成的装饰品,短衣
长裙,衣裙上有剌绣的花边。耕植以种荞为主,农闲则“佩利刀,负强弩毒矢”狩猎,尤其善于捕捉猴子。猎捕到的动物,喜
生食。遇事难以决断时,均用鸡骨
占卜。
披沙族,男子身材高大,挽发髻,插铜簪子,衣着多为毡制品,披毡衫,赤足,善走山路。妇女穿戴与妇女相近。居山地,以
荞麦为主食,常用皮囊、水桶背水。畜牧业在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不论寒暑,男妇共牧”。
披族,村寨多在山上,而田地多在河谷,春播后即牧畜、狩猎,秋收时再下山收割。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滞后,但交际和待客却极有礼貌。衣着与披沙族相类。据《
东川府志》记载,披沙族和披族居住在今东川至
西昌市途中
金沙江边“小地名披沙处”,故以“披沙族”和“披族”见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