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光绪末年,另一说为清
顺治(1644-1661年),大山东村姜明宽兄弟三人迁居晶山东南的山夼里建村定居。因建村处环境优美,当时黄宝鸡很多,故命村名黄宝鸡洼,后改名山东夼村。
为区别大山东夼村,又称上山东夼村。上山东夼村位于
海阳市西北部,地处东经121°02′,北纬37°01′。东与李家岭村为邻,南与大山东夼村相连,北与晶山后村隔山相望。距
荣成—兰州公路3.5公里。隶属
发城镇。距镇政府驻地8.3公里,距市政府驻地41.3公里。全村辖区面积2.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2公顷。适宜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
番薯、花生、大豆、
苹果、桃、
大樱桃等。 2002年,全村125户,325人,均为
汉族。除有刘、申、
吴姓各1户外,其余均为
姜姓。
第一产业1955年,粮食亩产137公斤。1979年,粮食亩产提高到297公斤,总产13.3万公斤。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粮食亩产达到416公斤。2002年,粮食亩产619公斤,总产13.9万公斤。 1983年以来,党支部根据本村的自然优势,发动村民先后栽植了红富士苹果、大粒山楂、石丰板栗、红灯大樱桃、
中华寿桃等优良水果和
干果,成为全镇发展优质干(水)果时间早、品种多、名声响的村。2000年,果品总收入30万元。 1999年以来,村党支部引导村民大力发展养殖业。2000年,有小型养猪场7个,养牛专业户1个,养羊户10个。 2002年,第一产业收入70万元,其中农业29万元,畜牧养殖业41万元。
第二、三产业建国前,有小手工业3户,收入仅供自给。1983年以来,先后建起石子场5个、石灰窑1个。2002年,有中型客车1辆、大型货车6辆。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95人,收入295万元,其中工业94万元,运输业178万元,商饮业14万元,服务业9万元。
文教科技1928年,本村建立小学,有学生10人。其时教学条件较差,教育质量不高。
改革开放后,村党支部重视教育工作。凡村民子女考取中专、大学的,村集体奖300-500元,困难户据情增加。自建国至2002年,全村共考取大中专院校的学生23人。为使村民掌握更多的果业技术,村统一派车,分批组织村民外出参观学习;并多次聘请
青岛农业大学海都学院的专家来村,传授各项致富知识,使90%的村民掌握一种或多种致富技术。全村有3人获农艺师职称,其中1人获
海阳市科技拔尖人才荣誉称号。人民生活建国前,人民生活水平很低,吃不饱,穿不暖,人均粮食仅有120公斤左右。建国后,生活水平逐步提高。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人均粮食达到350公斤。2002年,人均粮食425公斤,人均存款余额2100元,全村有各种农用车78辆、摩托车56辆、电话49部、有线电视用户60户、彩电83台、电冰箱24台、洗衣机5台,人均住房面积26.2平方米。集体福利自1978年以来,随着集体经济的不断壮大,村先后购买16mm电影放映机1台,自放电影;村集体投资,用上电网供电,安装了自来水。
中共基层组织建设1942年,本村成立党支部,时有党员3人。1949年10月党员身份公开时,全村有党员11人。2002年,全村有党员26名。曾任村党支部书记的有姜学通、
姜宝、
姜万春、姜连、姜忠亭、姜学茂、姜学义、姜学忠、姜忠利、姜学国。基层行政组织建设1942年,设村公所。1943年,改称村政府。1958年9月,改称大队管理委员会。1968年6月,改称大队革命委员会。1980年12月,复称大队管委会。1984年5月,始设村民委员会。曾任村行政主要负责人的有姜国、
姜宝、姜学通、姜学义、姜守亭、姜学武、姜学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