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的中国模式》是由
陈瑞华撰写的书籍,由法律出版社分别于2008年和2010年出版发行。书中探讨了中国的刑事诉讼模式,包括刑事和解制度、司法过程中的对抗与合作、案卷笔录中心主义以及积极的实体真实探知主义等问题。作者通过引入社会科学的方法,对
中原地区刑事诉讼制度的模式化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若干旨在揭示中国刑事诉讼特性的模式概念。
本书对于因果关系问题的研究,尚处于起步之中,在研究方法的掌握上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探索。要真正实现“思维的跳跃”,研究者就不能满足于简单的“一因一果”、“一因多果”、“多因一果”或者“多因多果”的具体分析,而应尽力找出那些具有理论辐射力的变量因素,使之对一系列问题的发生具有较为普遍的解释力。比如说在刑事程序法失灵问题的分析中,假如我们能够找到一条足以对各种程序规避问题都具有解释力的“理论线索”,并使得程序规避问题与该项理论线索之间的因果联系得到充分的阐释,那么,所谓的“因果律”其实也就不难推导出来了,研究者的理论贡献也就随之而得到了确立。这是笔者对法学研究方法问题所做的总结,也是对本书的研究脉络所概括的一些提要。本书的写作历时三年,所有章节的精华部分均已在《
法学研究》、《
中国法学》、《
政法论坛》等杂志上发表过,并取得了良好的引用效果。在收入本书出版时,笔者对各章进行了修订、调整和补充,使许多文章的篇幅增加了至少一倍,不仅强化了理论上的论证,还添加了许多必要的论据和实践经验资料。
本丛书由
中国法学会和法律出版社联合推出,收录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评选出的数十位杰出中青年法学家的最新研究成果,以此展示中国中青年法学家们十余年的创新成果。本书引入了社会科学的一般方法,对
中原地区刑事诉讼制度的模式化进行了分析,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旨在揭示中国刑事诉讼特性的模式概念。本书不仅仅限于对法律条文优劣得失的讨论,而是着眼于对问题存在的客观解释,特别关注刑事程序法的“实施状况”,将“社会中的法律”而非“书本中的法律”作为研究对象;此外,本书也不满足于对各种诉讼问题的技术性描述,而是尝试透过一系列复杂的现象,揭示隐藏在制度背后的影响因素,并将其提升至概念和理论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