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西封
伊拉克著名古城遗迹
泰西封(Ctesiphon,Taysifun)是伊拉克著名古城遗迹。亦译“忒息丰”。位于首都巴格达东南32公里处,滨底格里斯河左岸,当迪亚拉河河口。此地初为希腊人抵御塞琉西帝国的驻军之地。后渐有城池,采取两河流域常见的城市建筑形制,城墙呈圆形。
古城历史
129年,安息人(帕提亚人)强盛,立为冬都。后遭罗马人占领。波斯帝国兴起后,成为波斯萨珊王朝(226~651)的首都,也是景教的中心。阿拉伯帝国帝国第二任哈里发欧麦尔执政时派兵征服伊拉克,637年阿拉伯军打败波斯军后进驻该城,并以此为基地向东征服波斯全境。倭马亚王朝时在该城建有多座清真寺、宗教学校,为军事要地。阿拔斯王朝时期,建新都巴格达,此城渐衰,现城池已不复存在,尚存萨珊王朝君主接见外国使臣的宫殿遗址。宫殿名为塔克·基斯拉,今称泰西封拱门。现泰西封为小镇,遗址多已覆盖于镇中花园和住宅之下。塔克·基斯拉曾一度改建为清真寺。镇内有博物馆,收藏有遗址文物。还有圣门弟子赛勒曼的陵墓,伊朗什叶派穆斯林奉他为“圣墓”。
现状
现城池已不复存在,尚存一些高大的泥砖墙和萨珊王朝君主接见外国使臣的宫殿遗址。库思老一世兴建的拱顶宫殿名为塔克·基斯拉,今称泰西封拱门。泰西封拱门是世界上最高的砖制拱顶,但在海湾战争中遭到破坏。学者们发出警告,这个拱门的塌陷正在加速。城内还残留下20座拜火寺。
现泰西封为小镇,遗址多已覆盖于镇中花园和住宅之下。塔克·基斯拉曾一度将其改建为清真寺。镇内有博物馆,收藏有遗址文物。还有圣门弟子赛勒曼的陵墓,伊朗什叶派穆斯林奉他为“圣墓”。
泰西封遗址位于迈达因迈达有因有曾经生产过飞毛腿导弹的工厂。
泰西封是一座承载着历史的城市,在过去的时间里,忍受着战火,接纳东西方的商人,从泰西封的兴衰得以看到帕提亚人与罗马人,罗马人与萨珊波斯人之间的战争,还能看到阿拉伯人横扫西亚的威风场面,这些都深刻印在泰西封的城市记忆
双城
帕提亚王朝和波斯萨珊王朝的首都。遗址位于今伊拉克巴格达东南40千米处。该城由安息王初建于公元前2世纪,当时与河对岸的塞琉古城形成双城。公元116年,罗马皇帝马尔库斯·图拉真努斯入侵,以后又屡遭罗马和萨珊波斯的侵犯。226年,萨珊王朝入主泰西封后,重建该城,这里成为基督教聂斯脱里派在西亚地区的中心。637年,该城被阿拉伯人攻占。公元762年,阿拉伯人政治中心转移到巴格达,泰西封逐渐衰落。现遗址中保留有一些高大的泥砖墙和宫殿,其中以萨珊王朝库斯鲁一世的巨大拱顶宫殿最为有名。城内还残留下20座拜火寺。
塌陷
位于底格里斯河沿岸,现为迈达因市。迈达因有曾经生产过飞毛腿导弹的工厂。泰西封是伊拉克中部的一个古代遗迹,作为帕提亚国王们的王宫,它以其辉煌灿烂而闻名。其百尺高的泰西封拱门是世界上最高的砖制拱顶,作为古老王宫的一部分遗留下来,但在海湾战争中遭到破坏。学者们发出警告,这个拱门的塌陷正在加速。
历史
早在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远征就打破了整个世界文明的旧秩序。尽管不断东来的希腊裔士兵数量很少,却成为众多亚洲省份的执掌者,也是保持各地联通的文化桥梁。之后的几百年里,无论多少强人和王朝兴起衰落,地中海世界的前沿都已推进至亚洲地界。区别仅仅是以叙利亚为边界,还是将波斯湾当做远方的内海。由于旧的世界之都巴比伦遭内战损毁,塞琉西帝国的希腊人便建立起新的塞留西亚城,作为帝国中心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首府。
亚历山大远征 将地中海世界推进到亚洲腹地
但到公元前2世纪,塞琉古帝国的核心区域已收缩回叙利亚。结果,众多东方省份便遭到北方帕提亚牧民的铁蹄蹂躏。虽然希腊化帝国的军事力量更为健全,却总是需要优先对抗西方强敌。于是,包括两河流域在内的广袤领地便被后来者占据。其中,富庶的塞留西亚又对征服者格外重要,几乎可以为贵族们提供大部分财赋所需。因此,帕提亚君主既要加以控制,又不能对其造成严重破坏。
泰西封最早就是帕提亚君主的兵营和驻地
公元前120年,国王米特里达梯一世在塞留西亚城附近停留。为了防止帕提亚骑兵入城搞破坏,就在城市边缘的泰西封村驻扎。此后,当地就逐渐成为帕提亚贵族或官员下榻的临时营地。由于帝国确保塞留西亚城的希腊人有自治权,所以将主要的军政事务都搬到这里处置。时间一长,泰西封本身就成为塞留西亚的卫星城。国王和大贵族经常会在冬季从米底南下,等到春季来临再离开泰西封。依靠希腊化城市的经济繁荣与丰厚物产,原先的村庄也很快发展出街道与官邸。只是在西面的城里人看来,这里依然只是一个“破落乡村”。
泰西封依靠希腊城市的资源 升级为冬季首都
半个世纪后,泰西封的规模已有了迅速成长。同时,帕提亚帝国的内斗也让塞留西亚遭到大军围攻。国内的亲希腊派有城市公民支持,与掌握更多骑兵力量的亲伊朗派抗衡多年。直到城里的居民人困马乏,才被后来扬名卡莱战役战场的苏雷纳率军攻破。随即,希腊化城市的自治权被大为削弱,泰西封则荣升为帝国的夏季首都。至此,后者正式后来居上,大有彻底兼并前者的趋势。
不过,出于经济因素的考量,旧格局在很长时间内都得以保留。两座城市逐步合并,在已经控制地中海的罗马人眼里融为一体。通常而言,泰西封东城是帕提亚都城与国王经常莅临的驻地,也是大量东方人口向西移动的终点。继续保有旧名的西城,则是希腊人、犹太人、叙利亚人、阿拉伯人新巴比伦王国人的聚居区,也是西方人口向东迁徙的终点。
泰西封也是帕提亚帝国的经济中心
诡异的双子城格局,让本地市场继续维持繁荣。其贸易额足以比肩埃及的亚历山大、叙利亚的安条克公国波斯湾的查拉塞尼。城内的武器作坊,为帕提亚军队的骑士和战马生产精良甲,也能为轻骑兵提供超过常规配额的箭矢数量。旧希腊军官训练的城市民兵,也是帝国境内少有能比肩罗马军团的武装。更多从旧巴比伦时代就有的本地弓箭手,则是拱卫城墙的重要力量。
帕提亚时代 泰西封曾3次被罗马军队占领
然而,这样的岁月静好还是被罗马人打破。公元116年,马尔库斯·图拉真努斯皇帝的10万大军兵临两河流域,将帕提亚的西部防线完全击破。随着贵族们的集体出逃,拥有大段城墙的塞留西亚向罗马人投降。接着,连外墙都没有的泰西封也落入西方大兵之手。出于统战需要,罗马士兵没有洗劫希腊城区,而是对帕提亚贵族们的宫殿下手。稍后,由于双子城居民的集体反抗,占领者就被迫放弃了这里。但在半个世纪后的公元164年,罗马军团再次杀到,将泰西封的帕提亚贵族资产劫掠一空。
帕提亚军队发现 自己其实根本无力防御泰西封
虽然遭到两次打击,但泰西封的繁荣在战后都能迅速恢复。这是因为双子城的经济繁荣,主要依靠的是塞留西亚。也就是说,只要西城区的市场不受打搅,东区的损失都能很快被经增长涨所抹平。这个局面直到公元197年,才被第三次占领当地的罗马军团所破坏。为了彻底破坏帕提亚帝国的经济,塞普蒂米乌斯·塞维鲁皇帝纵容士兵对塞留西亚进行劫掠。当大量人口被军团掳去西方,泰西封的经济也就很难从打击中恢复过来。也是在这个阶段,大量地中海商人选择从红海坐船进入印度洋,彻底回避敌国控制的陆上贸易线路。泰西封的经济发展,也就随着产业链转移而步入了长期消沉。
萨珊帝国建立后泰西封遭到帕尔米拉军队威胁
公元226年,新崛起的萨珊波斯占领了双子城。为了控制两河地区的农业收入,萨珊君主将这里留用为帝国首都。加上原本流经西城区底格里斯河改道,造成塞留西亚的大片区域荒废。于是,泰西封便将残余的希腊化区域兼并,从而成为一个新的独立城市。萨珊军队也以这里为基地,定期肆虐罗马控制下的叙利亚地区。但彼时的他们还不够强大,结果被作为罗马附庸的帕尔米拉帝国反杀。后者用阿拉伯帝国部落与帕提亚流亡贵族拼凑的军队,一度威胁到泰西封城。
3-4世纪的罗马军团 依然能从萨珊手中攻取泰西封
从表面上看,新的波斯帝国将都城西迁到泰西封,似乎就是新一代亚洲文明对地中海世界的反推。但至少在萨珊王朝早期,这样的情况还不明显。罗马本身固然进入下降通道,但还是在公元3世纪时又两次出兵占领当地。仅仅是因为后勤距离过长和其他战区的形式吃紧,才让波斯人得以数次“收复失地”。而且和先前的历代波斯王朝不同,萨珊人几乎将全部的政治和经济中心都搬迁到两河流域。作为帝国建立者的阿尔达希尔一世,甚至继续将希腊语算入法定官方用语。当年的塞留西亚城残余,就得以继续在帝国架构内发挥特殊作用。
萨珊的波斯贵妇 依然从泰西封进口西方奢侈品
此后的两个世纪内,泰西封都是萨珊波斯境内的最繁华城市。已经有所破落的两河农业,继续为供养城市人口提供着物质基础。旧的陆上丝绸之路贸易,也让城内的市场显得特别繁荣。加上其本身位置就临近地中海文明的叙利亚边陲,也就更加具备了得天独厚优势。虽然萨珊的统治者在文化领域强调封闭保守,却也必须为经济和政治需要而纵容西城区的异域文化。王室通过这里购买罗马玻璃制品,贵妇也从当地市场购买罗马式礼服。大批因各种原因而东迁的叙利亚-希腊人口,继续在当年的塞留西亚残余部分贸易或定居。遭到罗马官方驱逐的聂斯托利派教会,也将总部搬到了泰西封。
泰西封也是萨珊军队不断西征的主基地
至于掌管全局的波斯君主,则在东城区静静注视着一切。通过西城商人提供情报,做出是否出兵劫掠罗马行省的重大决策。以至于在公元541年,还有库思老一世将西面的安条克城完全摧毁。随即,他把城内人口全部掳为俘虏,并在泰西封附近搞起了“罗马式开发区”。这座被阿拉伯人称为鲁米亚的新城,就是泰西封历史上的最后一次重大发展。逐渐重拾自信的波斯人,开始越来越不把罗马放在眼里。最终酿成了库思老二世发动的毁灭性战争,以及将泰西封变成世界经济中心的虚幻迷梦。
公元7世纪 泰西封再次被罗马军团包围
公元627年,反攻倒算的东罗马帝国军队杀入两河流域,并在北面的尼尼微战役中获得大胜。失去地理与军事屏障的泰西封,最后一次被罗马军队包围。不可一世的波斯贵族被迫签订城下之盟,却想不到自己的首都会在第二年遭到大规模瘟疫侵袭。结果,在埃及自立为王的沙赫巴勒兹趁机控制这里,并引发大批帕提亚遗老与正统波斯派之间的内战。萨珊王朝的国,也因为这些折腾而走到了尽头。西方的地中海世界似乎正在从亚洲撤退,但取而代之的强权还是轮不到他们来担当。
两强相争的结果 就是让阿拉伯人鸠占鹊巢
终于,南方的阿拉伯人开始站出来打破旧世界秩序。罗马人可以损失掉叙利亚和埃及,但波斯人却没底气丢掉两河流域。经历了卡迪西亚战役的惨败,整个泰西封都处于穆斯林征服者的攻击范围。由于本国的大部分军事贵族都已离心离德,伊嗣俟三世的宫廷对此束手无策。他们只能通过征召和武装底层平民,拼凑出看似数量庞大的炮灰军队。但只要遭到阿拉伯帝国武士的几次强攻,就会因士气低落而全盘崩溃。乃至于鲁米亚开发区和巴比伦旧城的居民,都迅速投奔到哈里发那边,转而为阿拉伯军队提供能制造桥梁和攻城武器的技师。
泰西封最终被阿拉伯征服者所攻破
公元637年,萨珊王室正式从泰西封撤出。一直没有建立完整城墙的首都,只能靠临时挖掘的壕沟和几万征召地方武装保卫。阿拉伯人则在投诚者的帮助下,迅速渡过底格里斯河,将这里得得水泄不通。纵然波斯守军制造出不少可进行远程反击的弩炮,也架不住后勤脆性断裂所带来的粮食危机。尽管2个月的垂死挣扎,做了数百年波斯帝都的泰西封也正式宣告失守。
萨珊王朝覆灭后 泰西封大部分城墙都遭废弃
1915年 泰西封还成为奥斯曼帝国英国的战场
此后的2个世纪内,泰西封依然作为独立城市而存在着。但阿拉伯帝国征服后的区域中心,已经转移到幼发拉底河畔的库法波斯湾边上的巴士拉。许多波斯人口从城内迁出,只留下作为边缘人的摩尼教徒留守。最终,随着阿拔斯王朝新建巴格达城,泰西封的命运也就被历史给永远锁定。最后一批摩尼教居民,在10世纪时迁往撒马尔罕,昔日日的帝都完全沦为废墟。泰西封将作为地名,继续被人偶尔想起。但却再会会有人再尝试定居当地,进行任何伟大复兴。毕竟,当年诱使帕提亚君主建造坚城的地缘格局,在中世纪已不复存在。
1915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硝烟让泰西封重新回到世人眼中。奥斯曼帝国帝国军队在背靠底格里斯河的城市旧址上建立防御阵地。通过数日的激战,终于迫使英联邦军队后撤。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古城历史
现状
双城
塌陷
历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