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城县北大西洋公约组织25公里有一座风景秀丽的
尧山。山上有庙宇90多间,一圣母正殿为主,周围有马王庙、牛王庙、文昌庙、
药王庙、白马将军庙、松子
北顶娘娘庙、
关帝庙、九天三圣庙等。据说唐宋时就开始每年在
清明节举办盛大的尧山庙会祭祀。公元1623年(明天启三年)县令王佑奏请将尧山庙胜迹载入祀典。从此,
尧山庙香火更盛,祭祀隆重,同时,还有了十一社的祭祀迎神、送神活动。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尧山庙会的传统祭祀和社火,丰富多彩且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的传统民俗文化,极受群众欢迎,并在省内享有很高的声誉。
内容介绍
尧山庙会的传统祭祀和社火,丰富多彩且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的传统民俗文化,极受群众欢迎,并在省内享有很高声誉。每年
清明节,
尧山十一社的村民、周边县的群众数十万人云集,同时有众多小商贩到尧山和接送神社的地域进行买卖活动,先后持续6—7天,规模宏大,热闹非凡。五百年来,传统的祭祀过程和社火原汁原味地保留了下来。尧山圣母庙会是历史悠久的民俗及民间宗教信仰活动。
尧山圣母庙中供奉之灵应夫人,是当地以祈雨和求子灵验而出名的女神,深受民众崇敬膜拜。自古以来,尧山圣母清明庙会,前来求子还愿的人络绎不绝,庙内外人山人海,香火十分旺盛。求子时人们先到
尧山正殿为圣母叩头上香,心中默默许愿,如要男孩,
主事者发给一支黄纸花和白纸花,如要女孩则发给一支红花。再到正殿西侧的
北顶娘娘庙叩头上香,领取一只由黄裱纸包的童鞋和一束纸花,由主事者将童鞋和纸花在娘娘像前蜡烛火焰上方绕三圈赐以灵气,意思是说由娘娘具体执行,然后人们就将童鞋藏于怀中,善男信女满怀憧憬和希望速下山去,回家将纸花和童鞋再压入床下,等待喜讯。还愿时由家人带小孩上山,要给灵应夫人带颜色各异的一大把纸花、一双童鞋、一条红绸被面和鞭炮若干。在圣母正殿将花束、童鞋、红绸交于
主事者,然后带小孩上香瞌头,燃放鞭炮。再由主事者给红绸赐予福气,披于小孩身上。走出大殿,由小孩在庙前一棵千年古柏前环抱一周,以示健康成长,长命百(柏)岁。
据神社中的老人相传及参考《尧山神社交接簿》相关内容得知,接送神驾仪仗盛大,于前一年的阴历八月十五日即开始计划,安排活动日程与人员分工。
清明节前搭建神棚,各村排演社火。
环绕祠庙周围数百平方公里内的村庄组成十一个神社,每年清明轮流从山上迎接神像至社中,供奉一年,次年
清明节前送神归山,再由下一社接去,如此周而复始。每年清明节前一两天送神的社唱着大戏,将接神时的社火重新操演,随尧山圣母神楼一起周游本社的各个自然村,众人自觉夹道跪拜。送神之日排列好神楼前所有仪仗,鼓乐喧天,抬着神楼前行,社火随后,启动送神仪式。直至
尧山山门。此时,十一个神社的所有会长和上庙会来的信徒当道两边跪迎,鞭炮齐鸣。神楼在神棍和神杈的保护下踏上庙前的11个台阶,此时忠实的信徒们争先恐后,排列好准备抱爷(即圣母像,传说抱了圣母像,可保佑全家平安)。神楼在管事者的吆喝声中,一步一步平衡上了台阶,群众蜂拥而上,争摸神楼祈福,气氛既虔诚又热烈。神楼进庙后敬在前殿,在神场操演送神直至下午前结束。
清明节之日,太阳升起前,迎神社的护神青年手持神棍、神钗来到庙前,站岗护神,11时至12时前,在接神社鼓乐喧天、鞭炮齐鸣声中,在大殿神像前,由送神社的社长及理事收帐簿及相关祭器交于接神社的社长及理事手中。日正午时,在更加热烈的鼓乐、鞭炮声中,在众人的簇拥下,将神抬出庙中,虔诚送至十一级台阶下,出庙回社。此时神马、神相随,社火队在前,披红的神马、置神的神楼在后,在旗帜花杆神棍的前后簇拥下,回至本社。接神队伍经过村头,村人即敲锣打鼓燃鞭炮,并在门前摆设香案迎楼。沿途各村人家都在门上插有柏枝小纸花和拴红线,门前摆设香案,上放茶水果点,老太太和中年妇女则成片跪下磕头。村内提早搭建好的神棚外挂着横幅软匾,上绣“佛光普照”大字。在鞭炮和笙、
唢呐等细乐吹打声中,神楼与抱楼入棚,司仪高唱赞礼,落神,安神。安神后,十一社会首集体参神,他们一字儿排开,向神拈香,三叩九拜,甚是隆重,表示神已入位。
清明节次日后连续3—5天,有盛大的庙会和传统的社火表演,以慰神灵,它充分体现了娱神娱人、人神同乐的和谐盛况,极受群众欢迎,并在省内享有很高声誉。1928年、1936年、1945年曾三次进省表演过,轰动一时。解放后的1950年和2000年,
尧山社火曾到
渭南市进行表演,以其惊天动地的宏大场面、包罗万象的文化内涵、淋漓尽致的演出风格、千姿百态的艺术形式名冠东府。
斗旗是社火出演的标志,三人持而舞之,大旗斜立,在激昂的
锣鼓节奏中,上下抖动,进退盘旋,煞是壮观。花杆是群众自己制作的社火仪仗队,游行时人手一杆花,彩杆如林,和彩旗相映生辉,威武成阵。
八仙板是由八个以上的年轻女性手拿一种称做八仙板的木制大拍板舞蹈,伴奏为锣鼓,舞者随鼓点一边拍板打击,一边舞蹈,名目依阵容变化有“一条龙”、“两交叉”、“四对面”、“
麻花八”等多种,翻腾跳跃,大开大合。
尧山
大鼓是营造大型社火撼天动地气氛的主要打击乐,每一组大鼓,有一二十人组成的锣镲队伴击。鼓分路行鼓和场地鼓,鼓手边舞边击,节奏时缓时急,鼓手围着大鼓表演各种鼓艺技巧。大鼓的鼓点名称,因各社风格不同而各异,至少有20多种,如行鼓、猎鼓等,更为风趣者如“拐子拐”、“跛子上坑”、“鸭子拌嘴”等。
芯子造型是一种古老的融杂技艺术与戏剧艺术为一体的造型艺术展演,分背装芯子和抬芯子两类。高雅的舞台艺术和通俗的民间娱乐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深受群众喜爱。
尧山庙会对古代
秦腔艺术的发展也起着十分重要的推波助澜的作用。诸多历史文献中记载:“……届时梨园纷集,车马填塞……”这种多台戏、对台戏,高手云集,明星荟萃,实际上成了一年一度
陕西省秦腔大奖赛,涌现出一代又一代的秦腔著名艺人。清末民初,
蒲城县辛亥革命老人
李桐轩正是在蒲城这种十分普及的秦腔活动的基础上,组建西安易俗社,使新秦腔改革硕果累累,被称为“中国第一,世界第三”,并得到鲁迅先生的高度赞扬。
解放战争时,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在蒲城组建了两个秦剧团,即
张掖市剧团和
西安市五一剧院,为
秦腔在
西北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主要特征
1、与集市类庙会相区别,是典型的民间信仰活动庙会,是陕西
关中古老农耕区广大农民群众基本生存信仰的核心空间和圣地。向圣母祈求风调雨顺和氏族繁衍,是最朴素、最基本的心愿。
2、自发结社,自办庙会,民主自治,和谐发展,体现出古老文明熏陶中民众组织的协作能力。尧山庙圣母虽经历代三次皇室封,但其祠庙规模和规格,都无法和直接为统治者所亲操的
孔子庙、
武庙相攀比,都只代表着最低层民众的最基本生存信仰,是区域内人民建立的一种自发的民间社会秩序。
3、是
关中蒲城县及周边渭北各县人民群众娱神、娱人的活动空间,是
陕西省延续时间最长的神社之一,也是保持古代农耕文化风貌最浓郁的历史空间。各神社群众及众多信徒,以诚挚感恩的隆重仪式,以丰富多样的艺术狂欢,祈雨求子,祈福灾,表达最质朴原始的生存理念。各神社组织在庙会上展示技艺,营造呈现出赏心悦目的艺术奇葩。庙会传承不断。
4、是陕西地区著名的庙会之一,承载着大量的民俗事象,被中外专家学者誉为“弥足珍视的古代文化载体”、“更是一处不可多得的可供社会学研究的‘
活化石’”。
主要价值
1、保留了西北黄土高原地区,特别是陕西关中古农耕区的以民间信仰为特点的传统文化,是研究秦民俗和本部农耕文化的重要根据,在
民俗学研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元代时,
尧山庙址曾掘出古人类化石(俗称仙蜕)而震惊全国。如今庙后壁崖及庙址间,各类化石举目可见,甚为丰富,有可能成为古人类露天博物馆。
3、是保持历史风貌最浓郁的神社组织,也是中国乡土基本社会构成的主要框架,极具研究价值。
4、庙会迎神社火是蔚为壮观的文化活动载体,是自发举办的民间文化节,保留了众多民间艺术、传统技艺、体育竞技活动的原生形态,任何文化表演活动都可以在这里进行展示。传承各种传统表演艺术形式,不仅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重要作用,而且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5、尧山圣母庙会神棍、
八仙板、斗旗狂舞等均是很好的体育运动,能够增强人民体质。
6、庙会活动是群众自娱自乐、娱神娱人的活动,具有强大的凝聚力,能够增强群众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精神,可以营造安定、祥和的氛围,激发蓬勃向上的勇气,对构建和谐社会起到很大作用。
历史渊源
1998年至2002年,由法国远东学院和
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项目组的15位
历史学、
人类学、
民俗学、
地理学、
考古学、水利学等专家学者,对尧山圣母庙与神社的历史沿革、文化内涵、主要价值等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了解,于2002年编撰出版了陕西地区水资源与民间社会调查资料集(第二集)《尧山圣母庙与神社》专著,此书由中华书局出版。
尧山圣母庙的历史源远流长,初建无考。唐时被封为灵应夫人。祠庙东北石壁上存有
唐朝一批
摩崖石刻,最早者为公元799年(唐贞元(原石刻如此)十五年)。公元822年(唐长庆二年),在山腰为诰封灵应夫人重修了颇具规模的祠庙。公元1103年(宋
崇宁二年),再次由皇家封号为“灵应夫人”,并正式规范了十一神社接神送神的活动仪式。公元1164年(金大定四年),敕赐祠庙为灵虚观。公元1623年(明天启三年),县令
王佐申请将尧山庙载入祀典。
清代年间,尧山圣母庙会活动甚为兴盛。民国期间,更由于
井勿幕、
杨虎城等英杰在全国闻名遐迩,庙会及祭祀活动规模及盛况有增无减。解放后的文革期间,庙宇遭受毁灭性的摧残,庙会活动停止。1992年庙会活动重新恢复,庙祠重建,已连续举办庙会15届。
相关物品
主要手工制品:一为红色绸带,写有“
尧山圣母保你一生平安”戴在胸前,为敬神者必备;二为红、黑色相间的神棍、神杈,均为尧山
柏木制作;三为求子还愿时做的童鞋,五颜六色的花朵;四为接送尧山圣母的神楼。
尧山社火丰富多彩包罗万象,有:
1、一般社火。舞狮、舞龙、竹马、旱船、大头娃、神棍等。
2、地方社火。斗子旗、三眼枪、花杆、花篮、八仙板、八仙鼓、
腰鼓、花鼓、尧山大鼓、芯子(芯子多以铁件、圆钢、弹簧钢板、扣件组成)。
3、尧山神社交接簿、金书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