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2010年1月22日启动,项目总设计师为
金星、项目法人代表为孙柏涛,该项目是测震台网和强震台网的融合、是测震学和工程学的结合,项目建成可以弥补现有台网能力的不足,有效提高减灾和社会服务能力。2017年1月18日,国家地震烈度速报和预警工程目前已进入初步设计阶段,在2017年年底前“上马”。
2010年8月24日-30日,监测预报司在
福州市组织召开了项目建议书征求意见稿汇总会议,目前完成的文稿包括项目建议书总册以及台站观测系统、通信网络系统、数据处理系统、紧急地震信息服务系统、技术支持与保障系统、投资估算等6个分册,共计1500多页。
2010年10月24-26日,监测预报司在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组织召开了《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项目建议书提交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前的最后一次集中编写工作会议。
2012年3月3-8日,监测预报司在
福建省福州市组织召开了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项目建议书修编工作会议。
2012年5月31日,中国地震局邀请
许厚泽院士等20位
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对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项目建议书进行咨询评议。
2012年6月10-19日,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项目建议书集中修编工作会议在
福州市召开。
2013年2月,中国地震局“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已经进入发改委立项程序,计划投入20亿元,用5年时间建设覆盖全国的由5000多个台站组成的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系统。
项目的实施将从总体上提升我国防震减灾能力,拓展防震减灾公共服务领域,将在经济建设、环境资源、科学研究等多个领域产生极大效益,对
地球物理学、
地质学、地震工程学等科技领域的发展也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项目陕西省初步确定的建设任务包括:建设和改造由183个台站组成的台站观测技术系统和一个区域烈度速报与预警中心。项目完成后,将基本实现全省20分钟内的地震烈度速报,并在
关中地区和陕南西部初步形成地震预警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