豹鳎(拉丁学名:Pardachirus pavoninus,英文名:Peacock sole),属于
鳎科豹鳎属鱼类,为卵生类。
体长卵形,极侧扁;两眼皆在体之右侧,眼间隔处具鳞片。前鼻管单一短小,达下眼前缘之前。口小;腭骨无齿;前鳃盖缘不分离;盲侧具细齿带。两侧皆具弱
栉鳞。背鳍、臀鳍鳍条均分枝,鳍膜上不被鳞,背鳍与臀鳍基部具圆孔;腹鳍不对称,眼侧腹鳍基底长,且与生殖突或臀鳍相连;无
胸鳍;
尾鳍与背、臀鳍分离。眼侧体呈淡黄褐色,头部、体侧及各鳍具边缘有黑环之不规则白斑点,有的中央尚有灰黑点。盲侧淡黄白色。尾柄明显,尾鳍圆形,背鳍软条62至73枚;臀鳍软条48至55枚,在背鳍基底具有毒腺,体长可达25公分。
本鱼栖息于
珊瑚礁或
潟湖沙泥底质水域。平时大多停栖于海底,并将鱼体埋藏于沙泥中,只露出两眼观察四周,能随环境略为改变体色,游泳能力不佳,以波浪状的方式上下摆动鱼体来游泳,属肉食性,以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皮肤能分泌毒液,以驱逐掠食者。
豹鳎在
渔业上通常以潜水捕获,由于数量较少,不具备较高的经济价值。
豹鳎不在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濒危名单中,因此不被认为是濒危物种。然而,由于其特殊的
生态位和生物学特性,对其
栖息地的保护仍然是必要的。
鲨鱼是海洋里的“魔王”。当它追逐鱼群时,能一下子吞掉几十条小鱼,就连鲸这类海洋中的庞然大物也难以逃生。不仅
捕食头足纲、较大的鱼类、
海豚和海豹,而且还有袭击
渔船和吃人的记录,令人不寒而栗。然而,这个海洋里的“凶神恶煞”,却不得不屈服于豹鳎。
美国著名生物学家、人称“鲨鱼夫人”的尤金妮娅·克拉克,在1964年~1975年间,对
红海进行了一系列考察,详细研究了这种令鲨鱼望而生畏的红海豹鳎。身上长满像豹子一样的斑点,是
比目鱼家族的一种,
以色列人称之为“摩西鳎”。
克拉克夫人说,当一条鲨鱼游近一条被拴住的豹鳎时,它张大长满利齿的大嘴,一口咬住战利品。谁知,鲨鱼却
肌肉痉挛般地闪到了一边,双眼紧闭,下巴张得很大,像
冻僵了似的,再也合不拢了。紧接着,这条鲨鱼疯狂地摇摆着头,在水中痛苦地跳跃着,转着圈,不顾一切地四处狂奔,直到合上嘴巴,才安静下来。
据传说,当年的先知
摩西把
红海海水分开,让以色列人逃脱了
埃及人的追赶。恰巧有一条小鱼正在其中,一下子把这条鱼分为两半,变为两条
比目鱼。这种身体扁平的鱼,生活在红海东北部的
亚喀巴湾,平时总是悠闲地躺在海底,用身上那沙岩一样的颜色和黑点隐藏起来,而谁会料到它竟然是鲨鱼的“克星”呢。
经过解剖发现,豹鳎共有240个毒腺,这些毒腺分布在它的背鳍和臀鳍基部,每个腺体都有一个小开口,乳状的毒液就从这里分泌出来。一旦受到威胁,豹鳎能在敌人咬它之前,迅速分泌出致命的
毒液来。这种乳状
毒液四处散发,形成10多厘米厚的防护圈,环绕于身体周围,毒液的效果可以维持28小时以上。科学家还发现,这种毒液即使稀释5000倍,也足以使
软体动物门、
海胆、
海星纲和小鱼在几分钟内死亡。把0.2毫升的毒液注射到老鼠体内,老鼠先是痛苦地抽搐着,两分钟后,就会一命呜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