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血木(
学名:EuryodendronexcelsumH.T.Chang)为中国特有的
山茶属单型属猪血
檵木属的珍稀濒危植物,
风车木,芽被短柔毛。叶互生,薄革质,
叶缘具细锯齿。花小腋生,白色。果球形,肉质,成熟时紫黑色,花果期10-12月。现仅分布于
广东省阳春市八甲镇地区,且仅残存一个居群,居群内个体数量仅100余株,木材结构细致,不裂不挠,适于造船及建筑用材,该物种已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高可达20米,全株除顶芽和萼片外均无毛;树皮灰褐色或近灰黑色,小枝淡褐灰色。叶互生,薄革质,叶片长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顶端锐尖,尖顶钝,基部楔形,边缘有细锯齿,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两面均无毛;花两性,簇生于叶腋或生于无叶的小枝上,白色,
花梗无毛;
苞片广卵形,顶端圆,萼片革质,扁圆形,有时近圆形,边缘有纤毛;花瓣倒卵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顶端圆,花丝纤细,基部稍膨大,无毛,
花药卵形,果为
浆果状,卵圆形,有时近圆球形,成熟时蓝黑色,种子圆肾形,
褐色,5-8月开花,10-11月结果。
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高约15-20米,胸径约1.5米,全株除顶芽和萼片外均无毛;树皮灰褐色或近灰黑色,稍粗糙或具不规则的浅裂纹;嫩枝灰褐色或红褐色,较纤细,近圆柱形,小枝淡褐灰色。叶互生,薄革质,长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长5-9厘米,宽1.7-3厘米,顶端锐尖,尖顶钝,基部楔形,边缘有细锯齿,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两面均无毛;中脉在上面稍凹下,下面隆起,侧脉5-6对,在近边缘处相结合,在上面凹下,下面稍隆起,网脉两面均明显;叶柄长3-5毫米,上面有浅沟。
花两性,1-3朵簇生于叶腋或生于无叶的小枝上,白色,直径5-6毫米,
花梗长3-5毫米,无毛;
苞片2,广卵形,长约1毫米,顶端圆,无毛或近边缘有纤毛;萼片5,革质,扁圆形,有时近圆形,长约2毫米,顶端圆而有微凹,外面无毛,内面被微毛,边缘有纤毛;花瓣5,倒卵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约4毫米,顶端圆,无毛;
雄蕊25-28枚,长1.5-2.2毫米,花丝纤细,基部稍膨大,无毛,
花药卵形,长约0.6毫米,被
长丝䰶毛;子房上位,圆球形,无毛,表面有不规则瘤状突起,3室,
胚珠每室6-8个,
花柱长约3毫米,
柱头单一,不分裂。
果为
浆果状,卵圆形,有时近圆球形,成熟时蓝黑色,直径3-4毫米,萼片宿存;种子每室通常2-3个,种子圆肾形,
褐色,表面有不规则网纹或皱纹,胚通常不发育。花期5-8月,果期10-11月。
生长环境
猪血木的生长地属
热带北缘及南亚
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温21-23℃,1月平均温12-14℃,7月平均温27-28℃,年降水量1600-2200毫米,冬季雨量较少。土壤为砖红壤或赤红壤。通常生于土壤比较肥沃的
丘陵缓
坡地或低丘沟谷
疏林中。常和
潺槁木姜子、
厚壳桂、
毛黄肉楠、
豹皮樟、
鹅掌柴、
银柴等树种混生。
分布范围
中原地区特有的单种属濒危植物。零星散分布于广东阳春八甲村及广西平南思旺村和
巴马瑶族自治县灵禄乡。
繁殖方法
播种繁殖,种子寿命短,采后应及时播种或层积贮藏。少量剪取一年生枝条进行播繁殖试验,也可试行
组织培养,加快育苗。
扦插育苗试验,最好有自动连续喷雾的装置。
主要价值
科研:猪血木为
山茶科单种属植物,兼具
红淡比属和属的形态特征。对研究这些类群的亲缘关系以及它在
厚皮香亚科中的分类位置等都很有科研价值。
经济:木材结构细致,不裂不挠,适于造船及建筑用材。
保护级别
保护级别:该种列入中国国务院1999年8月4日批准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Ⅰ级;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极危(CR);列入《全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拯救保护工程规划》(2011-2015年)。
2021年9月7日,猪血木入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保护级别为一级。
濒危原因:中国广东阳春八甲村村旁丘陵地田边及八甲小学校园中尚保存有3株大树,其他各地似乎均已灭绝。中国植物志编委们在当地解剖了较大量的果实,发现绝大多数的种子均未成熟,有些种子,表面上似乎虽已成熟,但大部分的胚都未发育,因此,在母树周围都找不到幼苗或幼树。
保护现状:濒危种。仅残存在一个分布点上,而且仅有2株。广东阳春八甲村村旁丘陵地田边及八甲小学校园中仅剩的3株母树再被砍伐而灭绝。
保护措施:尚无保护措施,保存在村旁的2株极易遭到破坏。建议挂牌保护现存植株,严禁砍伐。产区有关科研、生产单位应采种育苗,扩大栽培范围。
新闻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的专家,2001年11月在广东
阳春市鹅凰嶂自然保护区内考察时,发现多种珍稀植物,其中包括两株猪血木,使地球上猪血木的数量由原来发现的3株增加到了5株。
猪血木是国家一级濒危保护植物,4年前在阳春首次
路虎发现3株引起轰动。在考察中,叶华谷等专家肯定了这棵猪血木具有1500年的树龄,是阳春市灌木树龄最长的一棵,可以为研究这种树种的起源提供大量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