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桂珍
宋氏三姐妹的母亲
倪桂珍(1869年—1931年7月23日),浙江余姚人,是宋氏三姐妹之母,中国最早皈依天主教的明代教育家徐光启的后裔
倪桂珍出生名门望族,在家中排行老二,5岁的时候开始学习汉语,学习书法,读经书。8岁上布里奇曼女子学校,14岁以优异的成绩进入上海斜桥白云观美国教会办的培文女子高等中学(今上海市黄埔学校),17岁毕业后加入基督教,结识了宋嘉树。1887年,倪桂珍和宋嘉树结婚,婚后随丈夫去昆山布道,把西方的民主主义思想和爱国主义思想与基督教精神融为一体,成为近代史上特殊的知识分子。1890年,倪桂珍夫妇在川沙城南门大街的“内史第”沿街三间房(今川沙新镇南市街65-69号),开设了福音堂,通过演讲传播基督教和西方文化。倪桂珍夫妇曾先后在嘉定区太仓市、上海多处建立学校、孩童乐园、施医诊所和创办工厂,从事教育和实业工作。并组建了第一所中国基督教青年会,成为第一个代办外国烟草、纺织、面粉机械的商人。倪桂珍夫妇在布道的同时,积极参加反清斗争,秘密印刷大量有关民主革命的“非法”读物,多次受到清政府的通缉、暗杀和帮会的纠缠。1894年,倪桂珍夫妇结识孙中山,他们全力支持孙中山的革命事业,同时协助创建“兴中会”和“中国同盟会”,为辛亥革命的成功立下了汗马功劳。1889年到1906年期间,倪桂珍夫妇共育三儿三女,产生了“宋氏家族”。1929年6月1日,倪桂珍参加孙中山奉安大典后与宋庆龄等返回上海市。1931年7月23日,倪桂珍在青岛市逝世,享年63岁,葬在上海万国公墓。
现代学者黄承漳评价:倪桂珍的一生是伟大的,她不但是反对封建提倡民主、培养子女成为国家栋梁的贤妻良母,而且与丈夫宋嘉树一起冒险参加了推翻延续200余年的清朝统治的斗争,崇尚亚伯拉罕·林肯的“民有、民享、民治”,是一位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国女杰。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1869年,倪桂珍出生在一个书香世家,她的父亲是上海耶稣会最早的中国籍牧师之一,母亲是明代大学士徐光启的后裔。
倪家思想开明,不管男孩女孩,一律从小开始读书。倪桂珍在家中排行老三,5岁开始学习汉语,学习书法,读经书。8岁上布里奇曼女子学校,14岁以优异的成绩进入上海斜桥白云观美国教会办的培文女子高等中学(今上海市黄埔学校),17岁毕业后加入基督教,结识了宋嘉树。倪桂珍从小擅长数学,喜爱弹钢琴,懂英文,后曾在教会办的培文女校任教员。由于倪桂珍从小对缠足比较抵制,一缠足就发高烧,最终使父母放弃了对她缠足的打算,成年后由于缠足问题,许多保守家庭都不愿向其提亲,导致倪桂珍18岁便成了还未嫁出去的“老姑娘”,人称“大脚”。
与宋成婚
倪桂珍18岁时,她的姐夫牛尚周将其介绍给美国结识的老友宋嘉树,他们一见钟情,但倪桂珍的父母却不同意,倪桂珍的态度却十分坚决,由于倪桂珍的坚持,其父母最终同意,宋嘉树很是感动。
1887年仲夏,18岁的倪桂珍与21岁的宋嘉树在上海三马路与泥桥之间的监理会新教堂举行了婚礼。婚后,倪桂珍夫妇虔诚基督,一起去昆山布道,把西方的民主主义思想和爱国主义思想与基督教精神融为一体,成为近代史上特殊的知识分子。婚后不久,倪桂珍偕同宋嘉树回到祖藉余姚市,拜会了同乡族众,并在余姚城区和昆山布道。1889年7月15日,倪桂珍在上海生下长女宋霭龄。1893年1月27日,倪桂珍在上海东有恒路宋宅,诞下次女宋庆龄。次年12月4日,倪桂珍在上海教会医院(同仁医院)又生下长子宋子文。1897年3月5日,倪桂珍在上海仁济医院为宋嘉树生下三女宋美龄。两年后,倪桂珍次子宋子良在上海出生。时隔七年,倪桂珍又生下幼子宋子安。倪桂珍与宋嘉树婚后共育六个孩子,三男三女,倪桂珍夫妻注重家庭教育,六个孩子均受过美国高等教育,相继成为举世瞩目的风云人物。
救国救民
倪桂珍是辛亥革命胜利的重要功臣之一。1887年,倪桂珍与宋嘉树结婚后,共同致力于基督教的传播,前往昆山市布道,并将西方的民主主义和爱国主义思想与基督教精神相结合,成为近代史上独特的知识分子。倪桂珍热心慈善事业,经常出门帮助穷困的人们做各种事,只要在宗教信仰范围内她所能做到的事,都会尽自己的最大能力去做,因此倪桂珍被称为是世界上最好的女人。倪桂珍夫妇倡导“自立、自养、自传”的理念,辞职独立传教,深入社会,了解民情,在嘉定区太仓市上海市等多地建立学校、儿童乐园、医疗诊所,并创办工厂,投身于教育和实业。他们还组建了中国第一所ymca,成为首批代理外国烟草、纺织、面粉机械的商人。
1890年,倪桂珍夫妇居住在川沙城南门大街的“内史第”沿街三间房(今川沙新镇南市街65-69号),并在那里开设了福音堂,通过演讲传播基督教和西方文化。
1894年,倪桂珍夫妇结识孙中山后,宋家成为了孙中山和革命者的避难所和联络点。同时协助孙中山成立了中国第一个民主主义组织“兴中会”,也是中国同盟会的联络总部。倪桂珍夫妇多次秘密资助孙中山和黄炎培等革命党人前往日本,并在经济上全力支持,如抵押工厂和书馆,赴美国向华侨募集资金,资助多次武装起义。
1904年,倪桂珍全家迁回上海江湾。倪桂珍夫妇在布道的同时,积极参与反清斗争和建立民主政权的活动,秘密印刷大量宣传民主革命的读物,包括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多次受到清政府的通缉、暗杀和帮会的纠缠。
教子成材
倪桂珍妇觉得“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二十世纪初,大多数人都对女孩子的教育不重视,但他们却认为男女平等,不仅送三个儿子出国留学,也让三个女儿去美国读书。倪桂珍特别注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独立性。为了让孩子提前适应独立生活,大女儿宋霭龄才5岁时就被父母送去寄宿学校,16岁时正式出国。小女儿宋美龄出国读书时还不到10岁,而且一去就是10年。
倪桂珍教育方法是启发式的、较为民主的教育,并且,还为孩子制定了现代型“斯巴达——基督教”的教育模式,专门训练孩子们具有意志力、毅力和仁爱之心。在训练自制力和忍耐力方面,倪桂珍夫妇采用了“忍饥挨饿”的方法。倪桂珍和两个女儿一起默默地做祷告,以抵御食欲的诱惑。每到做祷告的时候,宋庆龄总是微笑着,神态安详自若。多年之后,因为宋庆龄幼年时这种“斯巴达”式的训练,所以她在参与反袁护法斗争时,依然举止从容。
倪桂珍一直寄希望于子女立志成为亚伯拉罕·林肯乔治·华盛顿式的人物。当时,为三个女儿取名都有“龄”字,就有崇敬林肯之意。在对子女的教育中,她崇尚林肯的“民有、民享、民治”,把忍让、宽容、博爱融纳其中。
倪桂珍并不像传统家庭中的母亲,对孩子溺爱,只关注孩子的衣食,倪桂珍更能从长远角度为他们的成长、发展考虑,所以在她们尚年幼时,倪桂珍就忍痛割爱把她们送去教会学校。这种大爱恰好体现了倪桂珍的开明教育,因此,她既是位成功的母亲,也是位教育家。
倪桂珍的六个孩子均受过美国高等教育,相继成为举世瞩目的风云人物。宋家三位女儿,长女宋霭龄被誉为“无冕之王”,二女儿宋庆龄被誉为“国之瑰宝”,三女儿宋美龄被誉为“第一夫人”。
.
青岛逝世
1931年7月23日,倪桂珍在青岛市别墅避暑去世。倪桂珍去世后,宋庆龄、蒋介石宋美龄、宋子文、孔祥熙杜月笙等参加了葬礼。1932年8月,宋家子女合葬父母亲于上海万国公墓内的宋家墓园。
人物评价
现代学者黄承漳评价:倪桂珍的一生是伟大的,她不但是反对封建提倡民主、培养子女成为国家栋梁的贤妻良母,而且与丈夫宋嘉树一起冒险参加了推翻延续200余年的清朝统治的斗争,崇尚亚伯拉罕·林肯的“民有、民享、民治”,是一位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国女杰。现代学者胡慧瑞评价:倪桂珍的一生是不平凡的,她不仅是提倡民主、培养子女成为国家栋梁的贤妻良母,而且是一位旧民主主义革命中的女杰。
宋嘉树评价:倪桂珍是生活在东方的坚强女性,她的伟大在于敢自己选择爱人,这在东方,在中国,简直是不可思议。
宋美龄评价:母亲的个性,处处表示出她的严厉刚强,而绝对不是优柔善感的。
现代学者薛月爱评价:倪桂珍既是布道者、慈善家,又是教育家,更是革命的参与者、支持者。她是宋氏家族的幕后英雄。
人物关系
后世纪念
故居
宋家花园位于陕西北路369号,宋嘉树去世之后,倪桂珍带子女迁居于此,成了当时社会最瞩目的家庭。宋庆龄和当年蒋、宋、孔、都与这座花园住宅有着密切的联系,给这个花园带来了传奇故事。这幢花园别墅一共有3层楼,3楼为尖顶半层。从东边大铁门入内,一条不长的水泥甬道通向内门的石阶,拾级而上走进一楼客厅,就见到四周镶嵌着彩色玻璃的门窗,绚丽耀眼。地上铺着老式嵌木地板。客厅东边的拱形内室是接待亲友的会客室,中间有活络门与大厅隔开。如果主人举行派对,可以拉开活络门,客厅与内室连在一起,成为一个宽敞的大厅。从宽敞精致的木楼梯登上2楼,左手朝东的小房间就是当年尚未出阁的宋美龄的闺房,朝东的小阳台面向车水马龙的陕西北路(今陕西北路)。正对楼梯的大房间是倪桂珍的卧室,该室有门与宋美玲的房间相通,卧室外朝南的阳台面向花园,花园里绿树成荫,种满了各式奇花异草。花园东边有一棵100多年的玉兰树,花开时节,满树盛开着洁白的玉兰花,花枝一直伸到篱墙外。宋家花园不仅是宋家兄弟姐妹和母亲的聚会之处,也是宋庆龄出嫁前的居处,而且还留下了当初一些风云人物的足迹。宋家花园是宋庆龄创办的中国福利基金会举办义举的场所。
墓址
倪桂珍夫妇的合葬墓位于上海虹桥路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宋庆龄陵园内的宋家墓园,万国公墓是中国最大最早的名人公墓。墓葬者包括辛亥革命以来的社会名人和进步人士。1936年,鲁迅逝世后也安葬于此。此外,1936年7月23日,商务印书馆元老、近代中国最富实绩和最具声望的出版家之一高梦旦因病卒于上海市,也葬于万国公墓。
艺术形象
影视形象
文学形象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与宋成婚
救国救民
教子成材
青岛逝世
人物评价
人物关系
后世纪念
故居
墓址
艺术形象
影视形象
文学形象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