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公仪
吴氏太极拳代表人物之一
吴公仪(1898年-1970年),名润泽,字子镇,河北大兴区人,满族。他是吴家太极拳宗师吴鉴泉的长子,吴氏太极拳代表人物之一。吴公仪少年时曾兼得杨氏第三代传人杨少候亲授关节功夫。1919年,年仅20岁的吴公仪出任山东省省长屈映光的武术总教练;1924年,担任张宗昌阵营的搏击队总教练。后来,他在全国知名的上海精武体育会教习,并曾受黄埔军校校长蒋中正的聘请,担任军校学生部和高级班太极拳教官,以及中山大学体育系讲师。1933年,吴公仪与弟弟吴公藻先后担任湖南国术馆副馆长。 1937年,吴公仪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鉴泉水形太极拳分社,担任社长。1942年,香港沦陷前,吴公仪回到上海市,担任鉴泉水形太极拳社社长。1948年,他重返香港复社担任社长。1954年,澳门比武募得的资金款项用于帮助中国香港众多难民。吴公仪的吴氏太极拳在此次比武中名噪一时。 1970年12月5日,吴公仪在香港中分科医院去世,享年73岁。
人物生平
1919年,吴公仪年方20,就已出任山东省省长屈映光的「武术总教练」;1924年,则任职於张宗昌阵营的「搏击队总教官」;其後也在全国知名的上海「精武门」教习,亦曾受黄埔军校校长蒋中正聘请,出任军校学生部及高级班太极拳教官,又当中山大学体育系讲师,许多名流都跟其习太极拳。
1937年,吴公仪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鉴泉太极拳分社,担任社长。1942年香港沦陷前回上海市,担任鉴泉太极拳社社长。1948年,应港澳人士之聘请,重返香港复社。
1954年,由于他在香港教授太极拳认真,学员聚多、享有盛名,引人瞩目。香港拳击冠军并精通白鹤拳的陈克夫先生,登报声明,请求和公仪比武,并云如公仪不允比赛,则请回上海。经过港澳名流调解,1954年1月在澳门花园游泳池比武,借以募款救济香港特别行政区火灾的难民。“吴陈比武”轰动港澳,观众万余人。陈克夫攻势猛烈,吴公仪借力回击,甫交手即击中陈克夫鼻子。陈因流血过多,休息超时。他们二次再比,双方多用脚踢,因踢超过规定过膝的公约,公证人宣布停止比赛。自此,吴公仪及吴氏太极拳名噪一时,海外团体纷纷致函邀请。吴公仪命其长子吴大揆在香港弥敦道开设九龙鉴泉太极拳分社。次子吴大齐、侄吴大新亦分赴新加坡吉隆坡马尼拉等地设立分社,後又因社务发展,再购买九龙佐敦道保文大厦顶楼为总社新址,原於香港骆克道的总社改称香港分社,由女儿吴雁霞及女婿郭少炯主持。从此,吴氏太极拳风行於东南亚并发扬於海外。
吴陈比武,亦引发了金庸梁羽生後来写出了一系列名动江湖的武侠小说。
书籍作品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书籍作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