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领角鸮
鸱鸮科角鸮属动物
印度领角(学名:Otus bakkamoena,英文名:Collared Scops-owl),鸱鸮科角鸮属的一种鸟类。体长20-22厘米,翼长14-18厘米,体重125-152克。雌性雄性更大更重。额和面盘呈淡灰褐色,有明显的黑色边缘。头上两搓毛会伸缩。体羽偏灰或偏褐色,具明显耳羽簇及特征性的浅沙色颈圈。上体偏灰或沙褐,并多具黑色及皮黄色的杂纹或斑块;下体皮黄色,条纹黑色。虹膜深褐色,喙黄色,脚污黄色。
夜间活动,松散的翅膀边缘使它飞行快速无声,会站在显眼的地方。叫声是轻柔的“wheoo”声,每次分隔约10秒。以昆虫及小型哺乳纲为食。分布于巴基斯坦南部,喜马拉雅山脉西北部,印度东部至孟加拉西部,包括喜马拉雅山脉,从克什米尔东部到尼泊尔中部,南部到斯里兰卡
形态特征
印度领角鸮体长20-22厘米,翼长14-18厘米,体重125-152克。雌性雄性更大更重。额和面盘呈淡灰褐色,有明显的黑色边缘。前额和眉毛比周围的羽毛更苍白。冠部几乎是均匀的黑色,明显比外套深。耳簇长而突出,外缘较暗。耳羽外黑褐购具棕褐色斑,内翈棕白色而杂以黑褐色斑点。上体呈均匀的灰棕色,有较深和较浅的斑纹和黑色长条纹。具黑褐色羽干纹和虫状细斑,并杂有棕白色斑点,这些棕白色斑点在后颈处特别大而多,从而形成一个不完整的半领圈;肩和翅上是脏奶油色或浅黄色,不是很突出,也没有形成明显的肩条纹。尾灰褐色,横贯以6道褐色而杂有黑色斑点的横斑。颏、喉白色,上喉有一圈皱领,微沾棕色,各羽具黑色羽干纹,两侧有细的横斑纹,其余下体呈色,朝腹部逐渐变白,深色轴条纹和波浪状横纹相对较少,尤其是在上胸部和侧面。
幼鸟通体污褐色,杂以棕白色细斑点,腹面较淡、呈灰褐色,除飞羽和尾羽外,均呈绒羽状。初级飞羽黑褐色,内翈具灰黑色横斑,外翈具棕白色大斑;其余飞羽浅黑褐色,具污灰色和棕色斑;尾黑褐色,具浅棕色虫蠹状斑。覆腿羽白色。
虹膜呈淡褐色或褐色。眼睛呈淡褐色至深褐色,很少呈黄褐色。喙呈绿色或角褐色,尖端较暗,基部和下颌骨较淡。覆腿羽棕白色而微具褐色斑点,趾被羽。脚趾的颜色为棕褐色至肉色,并有淡角褐色的爪子。
栖息环境
印度角鸮栖息于森林和次生林地、沙漠植被,树木繁茂的花园、芒果园、果园、村庄和耕地周围的茂密树林中,范围从低地到海拔2200米。在印度生活的海拔高度从海平面至海拔2400米的山地、平原和丘陵及更开阔的地区。在巴基斯坦的它们经常出没于干旱地区的灌溉种植园和河流森林。在斯里兰卡,它们在橡胶园和茶园的边缘筑巢。
生活习性
该物种在居住地的大部分地区。冬季会观察到一些高度迁徙运动,也会根据食物资源进行一些游牧旅行。印度领角鸮是一种夜间活动的鸟类,白天很少见到,因为它们躲在树洞或茂密的树叶中。与其他鸮形目物种一样,印度角鸮依靠柔软的羽毛安静地飞行,飞行深度起伏。
雄性的声音是一连串像青蛙鸣叫一样的有规律和间隔的“wuatt”声,音符间有停顿。它们还会偶尔产生一系列缓慢重复的冒泡或喋喋不休的声音,这些声音以上升的音阶“ackackackack ......”,这些声音被拉长约五秒钟,通常插入普通音符,但有时会独立听到。
印度角鸮主要以甲虫蚱蜢等大型昆虫和其他物种为食,也吃蛾幼虫,偶尔会捕食小型脊椎动物,例如啮齿动物、小型鸟类和蜥蜴,很少捕食蝙蝠。
繁殖方式
印度领角鸮的繁殖季节因生活的区域而定。在印度南部,多发生在雨季。通常,繁殖发生在12月至来年的5月之间。雌雄共同分担所有的筑巢职责。巢通常筑在中等高度的自然树洞或靠近栖息地的废弃建筑物中,离地面2-7米。巢通常没有内衬,保持清洁,同一个洞穴年复一年地重复使用。雌性每窝产3-5枚白色的卵,平均33×27毫米。孵化期持续约27-28天。孵化后约4-5周时雏鸟生长出幼羽,它们在3-4周内要依赖父母提供食物。
保护现状
印度领角鸮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6年 ver3.1——无危(LC)。
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附录Ⅱ和附录Ⅲ》(CITES)2019年版附录Ⅱ。
全球物种数量规模尚未量化,但据报道该物种分布广泛且在当地很常见。趋势证明:在没有任何下降或重大威胁的证据的情况下,该物种的种群是稳定的。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栖息环境
生活习性
繁殖方式
保护现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