鸮形目
鸟纲下的一目
形目(食虫类:Strigiformes),鸟纲下的一目,分布几乎遍布全世界,几乎栖息在所有类型的栖息地中。鸮形目的物种一般被称为枭或猫头鹰。所有鸮形目物种都有由放射状细羽构成的大的而圆的脸盘,两眼位置朝前,面型如猫,耳孔较大,身体羽毛柔软而蓬松。嘴呈钩状,舌头肥厚,没有囊。脚趾强壮,外趾头能后转成为对生趾,脚爪锋利。大多数为夜行性,飞行时近乎无声。鸮形目物种大多栖息在树上,有些生活于岩石间或草地上,通常为留鸟。鸮形目物种通常为“一夫一妻制”,也有“多妻制”或“多夫制”。
鸮形目包含现存的草鸮科(Tytonidae)和鸱鸮科[chī xiāo kē](Strigidae)以及灭绝的原鸮科(Ogygoptyngidae)。草鸮科现存两个属,即草鸮属(Tyto)与栗鸮属(Phodilus);鸮科包括约28个属,物种较多的属包括角鸮属(Otus)、鹰鸮属(Ninox)、鸺鹠属[xiū liú shǔ](Glaucidium)、林鸮属(Strix)、鵰鸮属(Bubo)等,物种较少的属包括耳鸮属(Asio)和小鸮属(Athene)等。该鸮形目可能有大约200多个物种,部分物种的独立地位存在争议。
上图左侧图1~4为鸱鸮科部分物种:1灰林鸮(Strix aluco)、2雕鸮(Bubo bubo)、3纵纹腹小鸮(Athene 地老虎)、4棕榈鬼鸮(Aegolius acadicus);右图5~8为草鸮科部分物种:5仓鸮(Tyto alba)、6小乌草鸮(Tyto multipunctata)、7塔斯马尼亚面鸮(Tyto novaehollandiae castanops),8斯里兰卡栗鸮(Phodilus assimilis)
形态特征
鸮形目种类繁多、形态各异,但每个鸮形目物种都拥有由放射状细羽构成的大而圆的脸盘,颅骨为裂腭型,鼻孔不封闭且为全鼻型。嘴基具蜡膜,上面长有覆盖鼻孔的硬羽。舌头肥厚,没有嗉囊。盖两眼位置朝前,眼球固定而不能转动,眼睛由骨质环支撑,管状形态的眼球使视网膜比例更大,瞳孔较大,视网膜上的感光性视干细胞较发达,视网膜后方有一层可以反射光线的照膜,有极佳的夜视能力但色觉较差。有三层眼睑,上眼睑用于眨眼。下眼睑会在睡眠时盖上。中眼睑用于清洁眼球,也称作瞬膜。草鸮科物种相比鸱鸮科通常眼睛较小,脸型较长,羽毛颜色较为柔和(而鸱鸮科通常长有更明显的斑纹与条纹),翅膀与腿部较长。鸮形目物种有发达的听觉,它们耳孔很大,耳孔周围有褶皱形状的耳羽,周围的羽毛有丝状的倒钩,圆盘状的面部也利于收集声音。鸮形目物种颅骨不对称,颈部极为灵活,甚至可以旋转270度。
鸮形目物种的羽毛浓密且蓬松,无副羽,羽毛结构独特,主翼羽的最外层有梳状或锯齿状边缘,初翼羽和次翼羽的后缘有可以减少翅膀后面的空气湍流的柔软平邑雪萝树,有利于减少飞行时羽毛划过空气时产生的噪声,使它们在飞行时几乎无声。鸮形目物种翅型多种多样,但整体短圆。初级飞羽11枚,次级飞羽差第5枚。尾部形态短而圆,尾羽大多为12枚,部分种类为10枚。鸮形目中的很多种类都是林栖鸟,羽毛大多数位暗色并有深色斑点,利于在林中隐藏自己。鸮形目物种脚趾强壮,外趾头能后转成为对生趾,脚爪锋利。雌性体型一般大于雄性
鸮形目中体型最小的物种为姬鸮(Micrathene whitneyi),体重约31克,体长约13.5厘米;最大物种是雕鸮(Bubo bubo)和毛腿雕鸮(Bubo blakistoni),两个物种体型相近,体长可达71厘米,体重可达4.2千克
分类与系统发育
鸮形目的一些物种可以追溯到古新世时期,这些物种在始新世时期进行辐射演化,分化为包括草鸮科在内的至少4个科。在古近纪,欧洲的鸮形目多样性显著。鸱鸮出现时间不确定,但可以追述到中新世晚期的法国与北美。因此,草鸮科在大约4500万年前的中始新世与鸱鸮科(Strigidae)分化。草鸮类起源于古近纪时期的澳大利西亚(一般指澳大利亚、新西兰和邻近的太平洋岛屿),并最终在南极洲以外的很多地区定居。鸱鸮科起源于新近纪。历史上一些鸮形目物种也演化出过体型巨大的物种,如更新世时期古巴的古巴巨鸮(Ornimegalonyx oteroi),有巨大而强壮的爪子。
鸮形目的分类学一直比较混乱,由于鸮形目物种与很多隼形目[sǔn xíng mù](Falconiformes)物种形态趋同,鸮形目与形目曾经被置于同一个总科下。鸮形目与夜鹰目(Caprimulgiformes)曾经也被视为一类。后期的研究将鸮形目、隼形目与夜鹰目视为3个不同的目,鸮形目与夜鹰目关系较近。
鸮形目现今包含两个科,草鸮科(Tytonidae)与鸱鸮科(Strigidae)。草鸮科现存两个属,即草鸮属(Tyto)与栗鸮属(Phodilus);鸱鸮科包括约28个属,物种较多的属包括鸱鸮(Otus)、鹰鸮属(Ninox)、鸺鹠属(Glaucidium)、林鸮属(Strix)、鵰鸮属(Bubo)等,物种较少的属包括耳鸮属(Asio)和小鸮属(Athene)等。部分物种的独立地位仍存在争议。鸮形目还包括一个已灭绝的原鸮科(Ogygoptyngidae),生存于古新世,与现存的两个科没有明确的联系,但系统发育位置仍不确定。
草鸮科由两个亚科和两个属组成,包括草鸮亚科(Tytoninae)的草鸮属(Tyto)以及栗鸮亚科(Phodilinae)的栗鸮属(Phodilus),两个属分化较早,最晚共同祖先生存于约2800万年前的渐新世
鸱鸮科被细分为三个亚科,其中两个亚科进一步细分为六个族。猛鸮亚科(Surniinae),包括猛鸮族(Surnini)、鬼鸮族(Aegolini)和鹰鸮族(ninoxini);林鸮亚科(Striginae),包括角鸮族(Otini)、雕鸮族(Bubonini)和林鸮族(Strigini);以及耳鸮亚科(Asioninae)。在鸱鸮科中,林鸮属(Strix)、鬼鸮属(Aegolius)、鹰鸮属(Ninox)、眼镜鸮属(Pulsatrix)、耳鸮属(Asio)与白脸鸮属(Ptilopsis)均为单系属。小鸮属(Athene)、鸺鹠属(Glaucidium)和猛鸮属(Surnia)聚集在一个单系的支系中,该支系部分对应于猛鸮族,并系属属(Glaucidium)与猛鸮属(Surnia)有共同祖先。单系的耳鸮属(Asio),与白脸鸮属(Ptilopsis)互为姐妹群。雕鸮(Bubo)、斑渔鸮属(Scotopelia)、渔鸮属(Ketupa)和雪鸮属(Nyctea)为一个单系群,构成雕鸮族。白脸鸮属(Ptilopsis)、角鸮属(Otus)、美洲角鸮属(Psiloscops)和鸣角鸮属(Megascops)形成一个独立的单系群,即角鸮族。
现存物种
根据专著《世界猫头鹰》(Owls of the World ),鸮形目有以下物种:
草鸮科(Tytonidae)
鸱鸮科(Strigidae)
节律行为
鸮形目大部分为留鸟,大部分物种在黄昏或黎明时分活动,白天栖息于树洞、岩石或茂密的枝叶间。少数物种在白天活动,如斑头鸺鹠(Glaucidium cuculoides)。一些生活在极圈内的物种不可避免地会在夏季白天进行捕猎活动,如雪鸮(Bubo scandiacus)。有些物种大多在夜间出没,但在白天也可见,如雕鸮(Bubo bubo)与纵纹腹小鸮(Athene 地老虎)。在黄昏时分,很多鸮形目物种会在休息结束时开始伸展翅膀和腿,或用爪子梳理头部羽毛,把全身羽毛弄乱并摇晃身体,或用喙咬住爪子和脚趾进行清理。
清洁行为
鸮形目颈部灵活,可以使喙接触到身体大部分羽毛,以进行细致的清洁与梳理。其次,它们还可以通过爪子来整理身上的羽毛。与伴侣一起生活的个体也可以用喙相互梳理同伴的面部羽毛。与大多数鸟类一样,鸮形目物种会洗澡,它们会涉足浅水,通过低头和摇头、拂动身体的羽毛和拍打翅膀来往身体上泼水。或者在有松软沙土的地方做出类似的动作。这两种洗澡方式都有利于使羽毛保存清洁。由于洗澡时容易受到其他捕食者袭击,所以鸮形目洗澡的时间通常较短,且多选择视野开阔的地点。
防御行为
鸮形目物种在受到惊吓或想要在白天隐藏自己时,会采用一种非常直立的姿态,使羽毛紧贴身体。如果有潜在威胁靠近其白天栖息地,它们或者立即飞走,或者在离开前摆出威胁的姿态。雄性鸮形目会通过大声鸣叫来宣誓自身对领地的所有权,在情绪高涨时,鸣叫声会变得更加响亮而频繁。
觅食行为
所有的鸮形目物种都是捕食者,通过捕食其他动物为生,捕食对象包括昆虫、蚯蚓、螃蟹、鱼、蛙类、小型四脚蛇、中小型鸟类、以及中小型哺乳动物(鼠类、兔类、蝙蝠,有时甚至像赤狐与鹿仔一样大的哺乳动物)。鸮形目中的很多物种主要以昆虫为食,但大多数主要捕食啮齿类。较小的猎物会被它们叼走或整只吞下,在进食几小时后,它们就可将无法消化的食物残渣混成团丸状颗粒,从口中吐出,这些食物残渣中通常包括毛皮、羽毛、部分骨骼、昆虫的甲壳亚门等。鸮形目物种的粪便通常出现在其栖息地的下方。
在捕猎之前,鸮形目物种要从白天的栖息地飞到捕猎区域,有时会经过长途跋涉。当这些动物起飞离开其栖息地时,它们的腿会悬空一会儿,然后抬起并抵住尾巴。这些动物在飞行时通常很安静,滑动翅膀与滑翔相结合的方式运动。大多数鸮形目物种在捕猎时,会以张开翅膀俯冲并将爪子伸向前方的姿态抓取猎物。有些种类的鸮形目成员会依靠视觉而非听觉搜寻猎物,并进行较长距离的追逐,例如雕鸮(Bubo bubo)在空旷的区域追逐野兔。在冬季,有些种类会通过听积雪下猎物的声响来寻找猎物,例如乌林鸮(Strix nebulosa)。而例如角鸮属(Otus)与鸣角鸮属(Megascops)等的一些体型较小的食虫性物种会在空中捕捉昆虫。一些种类也会在地面上觅食,捕捉草丛里的小动物。
生长繁殖
鸮形目物种通常单独或成对生活,基本为“一夫一妻制”,但也有例外。有些鸮形目物种是终身配对的,或至少在一个以上的繁殖季节保持配偶关系;有些物种会每年寻找新的配偶,雄性一般较为忠于自己的繁殖地,雌性则倾向于游荡。大多数鸮形目物种不筑巢,一般在树洞、岩穴或其他鸟类的废巢中繁殖,甚至会在住宅墙壁的缝隙或芦苇茂密的草堆上繁殖。有些物种甚至会在地面或地下洞穴中筑巢。
生存于温带的鸮形目物种的繁殖季节通常在冬末或早春。热带地区的物种的繁殖季节通常不固定,最常见是在旱季结束时。在繁殖季节,雄鸟会在其领地的不同区域鸣叫,有时甚至会去领地外鸣叫。雌鸟的鸣叫声声调较高。在配对后,雄鸟通常会停止鸣叫或降低其鸣叫活动的频率。但对于还未配对的个体,无论雄鸟雌鸟都可能会持续鸣叫,直到找到配偶为止。
鸮形目物种产下的卵均为白色且无斑,草鸮科为椭圆形,鸱鸮科为球形。鸮形目物种在产卵时会有时间间隔,不会一次产下全部卵,雏鸟的孵化顺序与产卵顺序一致,因此雏鸟的体型有时会有较大差异。雏鸟在刚孵化时眼睛紧闭,身上覆盖着白色绒毛,在之后的发育过程中被第二层绒毛取代。雏鸟性成熟较晚。鸮形目的寿命通常较短,大多数物种的野生个体寿命在6~22年之间。人工饲养条件下的一些鸮形目物种寿命可以很长,有人工饲养雕鸮活到了68岁。
保护现状
保护等级
截至2017年,全球约有75个鸮形目物种的生存受到威胁。一些极度濒危的物种可能已经消失。例如伯南布哥鸺鹠(Glaucidium mooreorum),自2004年以来就已经在野外销声匿迹。
在专著《世界猫头鹰》中,编者根据科拉尔(Collar)等人的资料,编写了鸮形目受威胁程度名录如下:
在中国2021年《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除毛腿雕鸮(Bubo blakistoni)与四川林鸮(Strix davidi)保护等级为一级,其他鸮形目物种的保护等级均为二级。
威胁与保护措施
鸮形目物种面临的最大是自然栖息地的破坏与丧失,如非法砍伐森林等。栖息地丧失对一些岛屿特有物种的威胁尤为严重。气候变化也是一个日益严重的威胁,特别是对极地以及山区物种。部分地区的物种会受到人为捕杀。
一些地区通过在树上建造高度合适且可栖息巢箱,来弥补树木破坏造成的原有巢址损坏。在适当的生态环境下,一些局部灭绝的物种已被成功地人为重新引入,例如欧亚雕鸮在中欧的重新引入。一些地区也会对当地鸮形目物种进行适当的投喂,以帮助它们度过严冬。
历史文化
第一幅与鸮形目有关的洞穴壁画产生于15000~20000年前的法国。古埃及的墓穴中也发现过鸮形目物种的壁画与木乃伊化的遗骸。在埃及与玛雅的象形文字中也出现过鸮类的图案。在一些文化中,鸮类与勇气和智慧有关;而在另一些文化中,鸮类代表狡诈与邪恶。在许多文化中,鸮类代表着某种不幸,甚至是死亡。在一些传说中,几个罗马皇帝的死亡与鸮类的叫声有关。在英国,鸮类的叫声被认为与许多事情有关。纵纹腹小鸮(Athene)在被认为是古希腊故事中雅典娜的象征,它们被用于各种装饰品上来代表雅典娜。澳大利亚原住民相信鸮是半人的灵魂之子。在亚洲的一些地方,人们认为鸮类可以驱除恶灵。非洲的一些传说认为鸮类是被魔鬼附身的。
鸮形目在中国新石器时代的陶塑艺术中就有表现。商代一些与鸮有关的文物,甚至可以大致分辨其属种。《诗经》、《史记》、《汉书》等也有一些关于鸮形目物种的记载。汉朝《尔雅》中提到的鸮类共5项,可能描述了6个物种。明朝的《三才图会》(1609)中描述了4类鸮并附图案说明,但无法鉴定具体物种。在中国,由于鸮形目常常昼伏夜出,在夜间发出响亮而凄惨的叫声,迷信的人将其视为不祥的象征,并称之为“九头鸟”或“逐魂鸟”。
参考资料
Strigiformes.itis.2024-09-06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2024-09-06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21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国家公园管理局.2023-09-09
..2023-02-07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分类与系统发育
现存物种
草鸮科(Tytonidae)
鸱鸮科(Strigidae)
节律行为
清洁行为
防御行为
觅食行为
生长繁殖
保护现状
保护等级
威胁与保护措施
历史文化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