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龙属
蜥形纲蜥臀目下的属
豫龙属(学名:Yulong)是蜥臀目偷蛋龙科恐龙的一属,生存于白垩纪晚期的亚洲
形态特征
豫龙的综模标本共有五个标本,都是由河南地质博物馆存放、管理。编号HGM 41HIII-0107标本是个保存状态良好的身体骨骼、头颅骨、下颌,只缺少头颅骨基部与颈部基部。编号HGM 41HIII-0108标本是一个头颅骨,缺少下颌。编号HGM 41HIII-0109标本是一部分身体骨骼、头颅骨、下颌。编号HGM 41HIII-0110标本是一个部分头颅骨与下颌、数节颈椎。编号HGM 41HIII-0111标本是一个左肠骨。除了上述五个标本,命名研究还提到一个恐龙蛋化石(编号HGM 41HIII-0301),内含未孵化的胚胎。这颗恐龙蛋来自于一个恐龙蛋巢,共计有26颗恐龙蛋。
大部分偷蛋龙科的体型约1到8米之间,而豫龙的身长约0.25到0.5米,使得豫龙成为体型最小的偷蛋龙科恐龙之一,吕君昌等人将体豫龙比喻为接近鸡的大小。
吕君昌等人列出豫龙的鉴定特征。鼻孔的后上端、眶前孔(Fenestra antorbitalis)的前上端,位于接近的水平高度。前上颌骨有个明显洞孔,位于鼻孔前下方。前上颌骨的后上方骨突,构成眶前孔的上侧边缘,而没有接触到泪骨的前突。鼻骨完全隔开前上颌骨、泪骨。顶骨、额骨的长度接近。第四节、第五节颈椎的椎体后缘、后关节突之间,有个笔直边缘区隔出两者。股骨的长度大于肠骨。
吕君昌等人比较115个偷蛋龙科的化石,发现偷蛋龙科的生长过程中,其后肢长度比例,不会随者生长而改变。吕君昌等人推论,偷蛋龙科的生活习性可能较少移动、定栖生活。由于现代草食性动物有类似的模式,而非肉食性动物,研究人员进而推论偷蛋龙科可能是草食性恐龙。
发现与命名
化石是多个幼年个体标本,被发现于中国河南省栾川县秋扒乡,该挖掘地点属于秋扒组地层。目前还不确定秋扒组的详细地质年代,而这个地层已经出土偷蛋龙科的豫龙、驰龙科栾川盗龙属似鸟龙科秋扒龙属、以及其他未命名的进阶型恐龙,应该是属于白垩纪晚期的某个时期。
在2013年,古生物学家吕君昌、徐莉、张兴辽、贾松海、菲力·居尔(Philip J. Currie)等人将这些化石进行叙述、命名。模式种是迷你豫龙(Yulong mini),属名来自于河南省的古称“豫”,以及中文的龙;种名意指这些标本相当小。
种系发生学
吕君昌等人命名豫龙时,也提出种系发生学分析,认为在偷蛋龙科中,豫龙比巨盗龙还衍化,而比偷蛋龙亚科、雌驼龙亚科还要原始;后两者形成一个小型演化支,而豫龙是这个演化支的姊妹分类单元。但吕君昌等人备注,豫龙的化石都是幼年个体,没有成年个体,因此带有较多原始特征,可能会造成分析演化关系时的困难。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发现与命名
种系发生学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