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民俗博物馆,位于
山东省市南区太平路19号,天后宫院内,是青岛市现存最古老的明清砖木结构建筑群,距今已有近540年历史。是一处集收藏、研究、展示青岛地区民俗文化、海洋文化与
妈祖文化于一身的公益性博物馆。青岛天后宫始建于明成化三年(1467年),是山东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青岛市区现存最古老的明清砖木结构建筑群。根据1996年青岛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一号议案,
青岛市人民政府拨巨款将其重新修复,并辟为青岛市民俗博物馆。1998年12月正式对外开放。
青岛市民俗博物馆为
国家二级博物馆,馆内常年举办各种特色民俗文化展览和社会教育活动。是
青岛市最富有特色、纯正质朴和最贴近市民生活的民俗文化家园和北方
妈祖文化的重要传承地。“
赤湾天后宫新正民俗文化庙会”被列入省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青岛市民俗博物馆1996年成立,房屋为明代
成化三年(1467年)始建的明清砖木结构建筑群,距今已有近540年历史。
馆内建有天后殿、龙王殿、财神殿、六十甲子
星官神殿、民俗展室和集剪纸、中国结、珠编、勾编、布艺、
玻璃烧丝工艺、葫芦工艺、
玛瑙工艺、字画、金丝贝雕镶嵌画、
烙画、
内画瓶等作坊于一街的“天街艺林”。
举办各种民俗文化活动,主要有:民俗
收藏品展览、民间工艺品现场制作展销、每周日上午民俗文化藏品鉴赏大集、每周六上午专题灯谜竞猜及农历
除夕“吉祥钟声迎新年”撞钟、正月“新正民俗文化庙会”、七月二十二“财神民俗旅游节”、
重阳节“天后重阳庙会”等。
如果想了解和研究
青岛市民风民俗文化,那么天后宫将是首选。青岛是此次"相约
山东省文博会-中国网络媒体山东行"采访活动的第一站。天后宫并未列入此次采访活动计划之内,但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及人文特色还是吸引了不少人。
天后宫临海而立,距栈桥不足500米,它始建于明代
成化三年(公元1467年),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素有"先有天后宫,后有青岛市"之说,是一处集天后文化、海洋文化、民俗文化为一体的著名人文景观,也是青岛市区现存最古老的明清砖木结构建筑群。天后宫历经七次大规模整修,现有
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前后两进院落,殿宇十六栋,分别为天后圣母殿、龙王殿、督财府,分别供奉天后、龙王、文武财神等诸神像。戏楼两侧是钟楼和鼓楼,两侧厢房现已做展厅。除戏楼为
琉璃瓦盖顶,其它建筑物均为清水墙、小灰瓦,且经
苏州市式彩绘点染,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天后宫戏楼大梁的包袱画绘有
金陵十二钗等红楼人物,以及春秋故事"吹箫引凤图"、"敦煌飞天"等。在整个
青岛市地区的古代建筑中,青岛天后宫的建筑艺术和彩绘艺术都是首屈一指的。
天后宫西厢是天后宫天街艺林,内有雕刻,剪纸,手工艺品,年画及
内画,
烙画,彩绘
呀呀葫芦等民间传统艺术,特别是艺人的现场制作和表演令人流连忘返。
烙画又叫烫画,由古代一种烙刑演变而来,它可分为竹,布,绢,
宣纸等及葫芦烙画。电烙画是我国一项传统工艺,它于倾刻之间便可创作出人物山水,花鸟鱼兽等各种精美作品,而且使用不同介质会出现不同的艺术效果,被称为"世界艺林一绝"。
鲁西南艺术品是
山东省独有的一种民间艺术,以棉纺织为主。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生活情趣和审美需要,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民族特色。
公交线路:乘6路、26路、214路天后宫站下,1路、25路、202路、223路、225路、228路、231路、304路、307路、311路、312路、316路、321路、367路、501路大学路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