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河,
甘肃省内陆河,属
疏勒河水系,在
酒泉市境内,源于
肃北蒙古族自治县祁连山疏勒峰鸭儿河脑,流经肃北蒙古族自治县东北部、
玉门市东部,没入玉门东北部花海子。下游又称赤金河,由于径流基本被引用灌溉,只有大洪水时才能到到
赤金镇下游。全长150多公里。流域面积3100平方公里。靠山区
降水和冰雪融水补给,是玉门市工农业和城乡人民生活用水的主要水源。
名称由来
石油河,清同治以前史载“鸦儿河”,
乾隆仍称“鸦儿河”。
同治元年(1862),赤金采金人在鸦儿河畔,掘坑取石油,用于点灯、膏车,并始称其河为石油河。陈雅赓《西北视察记》载:“赤金堡东南九十里,
祁连山脉北麓,有一河丐,盛产石油,天然涌现于地面。清同治年间,堡民入山采金,往来过之,遂被发现,试燃以火,烈焰熊熊,故名其地日:石油泉。并名其河日:石油河,掘坑勺取,相沿迄今。”
干流概况
石油河,在
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境内36公里(肃北县新志又说45公里),流域面积656平方公里,年径流量0.46亿立方米。水源有二:一是祁连山疏勒峰石油河脑(5010米)和鸭儿河脑(也称亚尔河、雅儿河脑(5027米,一说4924米)属走廊南山,位于肃北、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交界处),共有
冰川15条,计7.64平方公里(
玉门市资料称:45条,面积24.6平方公里);二是泉水。河水从雪山而下,行经35公里左右到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分水梁山,从分水梁山及其周围山口流出即渗入地下潜流,经20公里又形成几股泉水出露地面,汇成野马大泉。再向北流经
石包城乡鱼儿红草原(原为
鱼儿红乡)后,进入玉门市境内。
石油
河北省流68公里穿越敖包梁、鸦儿峡油矿区出山口至老君庙,偏西北流,下泄3.5公里至石油河灌区渠首,在豆腐台附近石油河灌区引水渠首下游约4.5公里处出峡谷,河道呈洪积扇状,河水以明流加潜流形式在洪积扇上下泄,至洪积扇前缘玉赤公路处河道石油河槽分成两岔,河水以明水和出露泉水形式流出,进入石油河灌区两岔河道,两岔河道在石油河灌区赤花大闸处交汇,交汇后的河道也称赤金河,该段河道沿途均有泉水汇入,河流流经石油河灌区后进入赤金峡河道,最后进入
赤金峡水库,赤金峡水库以下自然河道至花海子、黄土湾等灌区末端消失。全长150公里,总流域面积1580平方公里。
柏树洼以上流经深山峡谷渗漏较小,以下两岸和河床为砂砾层,至豆腐台两岸砂砾高达百米以上,河床复盖很厚,水量损失较大。
豆腐台8公里以下河床开阔向戈壁滩过渡,水量小时全部渗入地下,只有在大洪水时,水流才能从旧河床流向下赤金。上赤金灌区被小
石河子市东河、西河、清水河分割为数块,各河床均有泉水出露,流向下赤金。石油河在下赤金称赤金河,其水源为泉水,为重复水量。由赤金盆地地下水出露地面,从上赤金各河沟流出,汇合在赤花大闸处引入灌溉,是下赤金与花海的共同水源。
水文特征
石油河在
玉门市水文站以上流域面积为650平方公里。该站1978-1981年4年实测水文资料,石油河年平均径流量为0.3618亿立米。其中
冰川融水占13%,其余水量主要靠
降水补给。该河水年内分配极不均衡,来水量1-3月份占总径流量的7%,10-12月占9.7%,4-6月占26%,7-9月占57.3%,平时流量较小,6-8月为洪水期。
豆腐台以上流域面积为656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为1.16秒立方米,年径流量3660万立方米。在赤金堡以上集水面积2890平方公里,年平均流量1.46秒立方米,年径流量4580万立方米。
由于特殊的地形和河道特点,石油河洪水时间短、流量大,经常造成灾害。民国三十二年(1943)7月,祁连山区连降阴雨,引起山洪暴发,地处石油河畔的炼油厂被冲毁,7人死亡。1970年6月7日23时25分,老君庙油田31号井区发生地表塌陷。塌陷区长500米,宽150米,下沉最大深度20米。石油河河岸斜坡河床下滑20米。该区9口油井停产,地面设备遭受不同程度破坏。
1960年代-1980年代,随着工业的发展,水污染日趋严重。由于玉门市区(老市区老君庙镇)工业布局不尽合理,不少厂矿单位设置在石油河沿岸,每年排放污水量为600多万吨,污水流人石油河,造成石油河水的污染。
支流冰川
石油河支流主要在上游,主要支流有红窑子、南、北天生圈沟等3条,在
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境内。
石油河源头位于海拔5010米石油河脑冰川群和海拔4924米的鸦儿河脑雪山冰川群,据《中国冰川》,该区共有较大冰川15条(数据和肃北县资料基本一致),冰川面积5.73平方公里,总储冰量1.724亿立方米,多年融水量0.033亿立方米。玉门志水文资料则载:石油河共有冰川45条,面积24.6平方公里,冰储量0.81立方公里,融水量0.18亿立方米,冰川融水占河流总径流量的49.4%。
豆腐台以上流域面积为656平方公里。
花海子,石油河尾闾湖泊。原为因有北山横阻而形成大湖汉代叫冥泽,
唐朝叫大泽,
清代分别叫布鲁湖、青山湖、花海子。湖水相通,东西长130公里,南北宽30公里,总面积3900平方公里。
雍正间,安西兵备道王全臣,奏明朝廷开凿皇渠,引水西流,灌溉安西五营、南北工、小宛各村田地,使布鲁湖面积迅速缩小。清光绪元年(1875),开始编制的《大清会典图》上,布鲁湖的名称已消失了。近代河道湖——赤金湖也已干涸。
治理开发
石油河水资源几乎全为下段
玉门市使用,河流上游肃北自治县对石油河的利用很小,夏秋季约有200人,11000头牲畜放牧时饮用。
灌溉
石油河渠首工程。清
康熙五十六年(1717),开浚了赤金渠,分头道渠、二道渠、三道渠、四道渠,引石油河水,灌溉农田。
乾隆五年(1740),当地在赤金堡鸦儿河(即石油河),开渠36道,建闸3座。民国时期沿用旧渠道,因长期失修,河水漫流于戈壁滩,至上赤金自然形成了小石河、东河、西河。在
河内多用柴茨、草皮、石头筑坝,引水灌田。建国后,1955年由
甘肃省水利局在豆腐台以下8公里处勘测设计,国家投资11.2万元,建成用木笼装卵石结构的进水闸1座。1965年市水利局勘测设计,在原进水闸处,新建一座底栏栅式的引水枢纽,1968年开工,1969年建成,引水量3.5立方米/秒。后因河水挟带大量的原油及电厂冲下的煤灰,粘附于栅条,失去引水排沙的作用,后于1979年遭洪水破坏。1980年进行修复,总泄水量150立方米/秒。
赤金峡水库,位于玉门市区
西北50公里,石油河中下游峡谷中。1958年3月动工,至1959年8月建成第一期大坝工程,坝高建至17米。1962年大坝加高了2米,1966年扩建,1968年全部竣工。经过三期施工,水库大坝高过28.55,坝顶高程1565.5米,正常蓄水位1564.0米,总库容2091万立方米,兴利库容1356万立方米。设计最大泄量16立方米/秒,现安全泄量控制为8立方米/秒。水库集水面积3440平方公里,防洪标准按50年一遇设计,500年一遇校核。水库自1959年开始运行至1987年,坝前淤积高度达13米,库内总淤积量达709万立方米,年淤积量28.4万立方米。
赤金峡水库辖花海灌区及赤金镇天津卫村和赤峡村第六村民小组,灌溉面积5.15万亩。
疏花干渠,为
疏勒河给赤金峡水库调水的输水渠道,由
玉门市水电局勘测设计,国家投资730万元,自筹资金123万元。1985年10月开工,从疏勒河总干渠黑崖子排砂闸以下418处开口引水,穿过兰新铁路低窝铺火车站和甘新公路,沿孟家沙河西侧进入赤金峡水库,全长43.44公里。共有建筑物59座,其中渠道引水闸1座,排砂闸5座,渡槽1座,排洪渡槽25座,公路桥10座,大车桥10座,铁路涵洞1座,防洪坝32.38公里。至1987年主体工程投人运行,输水量为8立方米/秒。
石油河干渠,始建于1955年,全长8.7公里,
甘肃省水利局第四勘测队设计,国家投资11.2万元,同年8月动工,11月建成,卵石渠底,沥青混凝土边坡衬砌,引水量0.84立方米/秒,后因设计引水量小废弃。1965年为发展农业,市水利局勘测设计,国家投资16.7万元,1968年开工,至1969年建成,新干渠1条,全长14.9公里,其中干砌卵石、油沙捣缝衬砌3.5公里,浆砌卵石衬砌1.4公里。1983年对渠首工程进行改建,对于渠上段改建6.2公里,引水量为0.5立方米/秒,主要灌溉上赤金1万亩农田。
赤花大闸,位于下赤金红山寺以上的泉水汇流处,历史上是赤金、花海分水口。据记载:清嘉庆三年(1798)立案,每年从农历4月起至9月轮灌6次。4月春水,花海灌14昼夜2时半,赤金灌17昼夜;5月苗水,花海灌14昼夜2时,赤金灌12昼夜;6月苗水,花海灌14昼夜2时,赤金灌12昼夜6时;7月苗水,花海灌14昼夜2时,赤金灌12昼夜2时;8、9月水,花海每轮灌13昼夜,赤金灌17昼夜。在花海轮灌期间,上赤金各村不得拦浇。大闸以下赤金峡至天津卫的13道分水口除给天津卫的麦眼沟分一定数量的水外,其他分水口均不得引水。虽有规定,水量小时,为争水常发生格斗。赤花大闸从立案分水后,长期用柴草、草皮、石头压成临时分水坝,每灌一次水,都要压坝1次,耗费大量人力、柴草、石头。1964年5—10月,由
玉门市水利局设计,国家投资4.2万元,建成一座永久性的混凝土大闸工程,设有l孔进水闸、4孔排洪闸和溢洪坝。安装4台10吨启闭机,控制泄洪量120立方米/秒。大闸建成至1987年,一般引水量为1528万立方米/秒,灌溉下赤金1.28万亩农田。其余水量流入
赤金峡水库。
防洪
花海防洪工程。花海灌区地处石油河下游,1971年冬曾因赤金峡水库下泄流量8立方米/秒,小泉三队15户人家遭受水灾。1974年国家投资2.9万元,在赤金峡水库下游15公里处黄土崖子河道上建成混合土拦洪坝,主坝高8米,长90米,坝顶宽4米,迎水坡用干砌块石护面,输水洞洞底及侧墙用混凝土浇注,洞顶为钢筋混凝土预制盖板,洞前设操作台,安装一台螺杆式启闭机及平板闸门控制。
石油河防洪工程石油河干渠在石油河东岸,与河流平行布置,自渠首以下河床向戈壁滩过渡。受山前河流
戈壁洪水冲刷,于1983年建成防洪坝10公里,其中浆砌石护面3.5公里。排洪建筑物7座。
供水
2003年
玉门市政府驻地在原
老君庙,当时
玉门油田及市属工业用水,主要靠石油河、白杨河2条水源供水。早在民国三十一年(1942),玉门油矿就在石油河用汽油机、柴油机拖动泥浆泵提水,供矿区生产、生活用水。建国后,随着油田的开发,为满足油田用水,1954年投资569万元,建成了石油河
豆腐台蓄水池及主泵房,改用电动离心泵供水。1956年又建成了自流供水工程,经过净化处理后。用水泵输送至老君庙油矿和鸭儿峡油矿油田注水。并埋设自流管道至矿区,供生产、生活用水。
流域概况
流域上部为
肃北蒙古族自治县,1950年7月29日成立,总面积6万多平方千米,辖6乡2镇25个行政村,人口万余的自治县。石油河上游段位于该县东北角山区。居住着蒙、汉、回、藏、满、
裕固族等六个民族。肃北县是一个以畜牧业为主,适情发展农业和林业的县。因为适于耕种的土地很少,共有草地面积298219万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30.16%。1984年牧民人均占有牲畜83头(只),牧民人均收入达到1040元,纯收入在
甘肃省名列第二。1999年牧农民人均收入已达3964元,比之
改革开放初期的1978年,增长了十五倍。人由于地处偏远,交通状况严重阻碍着
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工、商业的发展。该区工商业形式传统,结构简单。工矿企业规模小而分散,商贸除了初级廉价的畜牧产品外销,基本上只限于从周边地区采进,供给地方用度。
流域北部的
玉门市地处
河西走廊西端,因西域和美玉由此通关而得名,素有“塞垣咽喉,表里藩维”之称。是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
西晋《
博物志》即有记载。1939年8月
玉门油田第一口油井投产,1957年新中国第一个石油工业基地在玉门建成。玉门老城就在石油河畔。玉门是
王进喜的故乡。玉门历史悠久。商至
战国为西羌地,秦至汉初为月氏、乌孙和匈奴地。
刘彻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始建县,即称玉门县,
武威郡置
会稽郡。
北魏置玉门郡。唐为瓜、肃二州地。宋属
西夏。元属
蒙古族占据。明为赤斤蒙古卫。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合靖逆、赤金二卫,复置玉门县。1955年12月在油矿区成立
玉门市(省辖市)。玉门县隶
张掖市专区。1958年11月,县、市合并为地级市。1961年12月改为
县级市,隶
酒泉市。2018年,
玉门油田生产原油41万吨,加工原油201万吨。2018年,全市总面积1.35万平方公里,辖新老2个市区、3个工业园区、10个镇2个
民族乡,人口18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9亿元,城镇居民和农民
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1841元和16875元。除了石油,玉门有包括煤化工产业链、硅基材料产业链、钙基材料产业链的资源循环产业,以及包括危废固废处理、风机叶片回收利用、含油废物综合利用处置、环保设备加工等项目的环保产业。是
甘肃省风电产业的发祥地。国家首批20个光热示范项目中,4个落地玉门。身“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城镇化率达到62.78%,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3.45平方米,玉门被评为“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市”和“国家园林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