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山县第一高级中学
1933年创立的公立重点高级中学
鲁山县第一高级中学,始建于1933年,现任校长为牛山坡,是河南省示范性高中、中国文明校园。截至2023年1月,鲁山县第一高级中学有两个校区,占地面积600余亩。教职工600余名,在校学生8000余名。鲁山县第一高级中学老校区有元次山碑、大成殿、崇圣祠、豫陕鄂人民军政大学旧址等一批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是学校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新校区是“五七”大学老址。
鲁山县第一高级中学前身为鲁阳中学。1944年鲁山沦陷后,学校停办,1945年日本投降后学校复学。1947年冬鲁山解放,学校解体。1948年1月至3月,在党和军队的统一领导下,豫西军政干部学校、五分区军政干部学校以及鄂豫皖干部训练班合并改组,建立了豫陕鄂军政大学。1948年鲁山解放后,为解决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人才缺乏的问题,鲁山县立中学于1949年3月25日正式成立。1959年重称鲁山县高级中学。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学校一度停课,1976年,恢复正常教学。1978年8月,学校被定为许昌市地区重点中学。1983年随着行政区域的划分,成为平顶山市重点高中。1984年,学校更名为鲁山县第一高级中学。2005年鲁山县第一高级中学老校区改建工作基本完成。2006年底新校区奠基,到2017年,主要建筑相继竣工,学校成为一所规模宏大,设备一流的现代化学校。
鲁山县第一高级中学连年被评为平顶山市教育教学质量先进学校,获得“中国品牌影响力高中”“中国十大品牌中学”“全国著名高中联盟成员单位”“河南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河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河南省爱国卫生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中南大学、南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重庆大学北京邮电大学西南政法大学武汉理工大学郑州大学等数十所重点高校确定为优质生源基地。
历史沿革
鲁山县第一高级中学始建于1933年,主要经历了私立鲁阳中学、豫陕鄂人民军政大学、鲁山县立中学、鲁山县第一高级中学四个时期。
鲁阳中学时期
鲁阳中学创建于1933年(中华民国22年)秋,为私立中学,1935年五四著名爱国诗人任校长。当时,在鲁山县境内,除鲁山县立简易乡村师范外,鲁阳中学是唯一的一座普通中学。学校教师实行聘任制,学生分为高中部和初中部,高中部实行军事训练,初中部实行童子军训练。建校时,学校校址在鲁山县文庙(现鲁山县第一高级中学老校区),日本投降后,直到鲁山解放,校址一直在鲁山文庙。1933年学校有初中一班,1940年招高中一班;1944年鲁山沦陷后,学校停办,1945年日本投降后学校复学。1947年冬鲁山解放,学校解体,办校15年,共毕业十一届初中,四届高中,培养初、高中学生近1500人。
豫陕鄂人民军政大学时期
1948年1月至3月,在党和军队的统一领导下,豫西军政干部学校、五分区军政干部学校以及鄂豫皖干部训练班合并改组,建立了豫陕鄂军政大学。学校校址设在鲁山文庙(鲁山县第一高级中学老校区),校长由陈赓司令员兼任。全校共有学员700余人,没有正规教材,以集中上大课记笔记和分组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学内容以提高学员政治觉悟和改造世界观为主。豫陕鄂军政大学在鲁山4个月,许多学员经过学习和锻炼成为军队或从事地方优秀干部。
鲁山县立中学时期
1948年鲁山解放后,为解决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人才缺乏的问题,鲁山县立中学于1949年3月25日正式成立,县长李涵若兼任校长,徐玉诺先生任副校长。县立中学有初中7班,高中1班,学生355人。1953年起,学校响应时代号召,数次易名为鲁山县第一初级中学、鲁山县第一中学、鲁山县高级中学、鲁山县完全中学,1959年重称鲁山县高级中学。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学校一度停课,1976年,恢复正常教学。1978年8月,学校被定为许昌地区重点中学。1983年随着行政区域的划分,成为平顶山市重点高中。
鲁山县第一高级中学时期
1984年,学校积极响应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进行了体制改革,更名为鲁山县第一高级中学,开启了崭新的历史征程。2005年鲁山县第一高级中学老校区改建工作基本完成。2006年底新校区奠基,2017年主要建筑相继竣工,学校成为一所规模宏大,设备一流的现代化学校。1984年至1995年,学校保持三级18班的规模,学生1500人左右,教师150人左右。1996年后,为适应大学的扩招,办学规模逐年扩大,1996年至今,由30个教学班扩至100多个教学班,学生人数增至8000人,教师增至560余人,一支以青年教师为主体,中青年教师为骨干,阵容整齐,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基本形成。2006年学校成为河南省示范性高中;2007年被评为河南省文明单位;2018年被评为中国品牌影响力高中;2019年升格为河南省文明校园标兵;2020年被评为全国文明校园,2021年5月被评为中国十大品牌中学。
办学条件
学校规模
鲁山县第一高级中学有两个校区,占地面积600余亩。教职工600余名,在校学生8000余名。老校区有元次山碑、大成殿、崇圣祠、豫陕鄂人民军政大学旧址等一批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是学校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新校区是“五七”大学老址,滨临滍水,环境优雅,集校园、花园、文明园为一体。
教师队伍
1984年至1995年,教师队伍基本稳定在150人以下。1997年起,教师人数迅速增加,2000年实破150人,2005年实破200人,2009年实破300人,2011年突破400人,之后逐年增长,到2018年突破500人。截至2023年,教职工600余名。
办学成果
学生成果
鲁山一高考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学生人数达51人之多;一本上线人数连年增长,由184人增长至1640人,提升了8倍多,实现“十二连增”;应届一本上线率达到61.60%,本科上线率达到98.97%;每年均有3000余名学子被全国各类本科院校录取,持续展示了“低进高出、高进优出”的育人效果。2016年培养出自主招生考试河南省第一名。2021年培养出河南省文科第二名,理科第二十一名。2022年培养出平顶山市文理两个第一名。
教学成果
学校在狠抓 “备、讲、批、辅 、考、评、 思 ”七个常规教学基础上,积极探索研创 “展、探、练”高效课堂,荣获国家“十二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成果一等奖。育人方面,学校在“爱、严、细、实、近、小、亲”七字方针的指导下,以“学、悟、行”励志成才教育模式为学校德育教育的有效抓手,通过状元思想、名人思想、领袖思想、伟人思想、圣人思想等“五大思想”的引领,不断强化“三好学生”标准(身体好、心态好、成绩好),突出“三心一力”(自信心、责任心、感恩心和抗挫力)教育,让学生内外兼修,身心和谐。“学、悟、行”励志成才教育模式荣获国家“十三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成果二等奖。科研方面,为适应新高考制度改革,学校未雨绸缪,开发快速阅读校本训练课程——“秒读课堂”,成效显著,荣获国家“十四五”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多元化办学方面,学校不断探索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逐步研发文化、科技、体育、美育、劳动技术等五大类校本课程,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北京体育大学中央音乐学院等著名高等院校和中国中央电视台合作,成立了鲁山县第一高级中学艺体中心,并成立徐玉诺文学社,创办《德秀》《酌见》《行健》《旭日》等杂志,成立摄影、书法、美术、音乐、环保、节能、科技、体育等10余个社团组织,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培养学生艺术感知、创意表达、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素质教育成果
学校还逐渐建设完善了健身房、瑜伽馆等各类体育和健身场馆,成功创办了“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建成了河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鲁山买壮图“心意六合拳”武术传承基地,同时把中华传统武术太极拳、少林拳等引入课堂,让每位学生拥有一项运动特长,掌握一项运动技能,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多年来,有无数学生在国家及省市作文竞赛、演讲比赛、科技大赛、学科竞赛、体育竞赛中获得奖项。
领导团队
校园文化
办学目标
创建“中原一流、全国知名、人民满意学校”
校训
传承“信 爱 和 平”的老校训,践行“厚德 酌理 探索 行健”的新校训
办学理念
坚持“为学生终身发展筑基”
工作思路
落实“一二三四”工作思路,即:一个中心(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二个理念(以人为本和从严治校的理念);三种意识(校园安全与教学质量并重的意识、科学发展与办学效益同行的意识、学校兴衰与个人荣辱相连的意识);四化机制(科学化、制度化、精细化、多样化的管理机制)
管理模式
突出学校大科室管理与年级管理双轮驱动的“动车式”管理模式
校风
尚德 尚礼 求实 求真
教风
诲人不倦 敬业垂范
学风
博学 慎思 明辨 笃行
获得荣誉
以上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学校简介.鲁山一高官网.2024-02-28
领导班子.鲁山县第一高级中学官网.2024-02-28
学校简介.学校简介.2024-10-15
办学理念.办学理念.2024-10-16
鲁山一高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鲁山一高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24-10-16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鲁阳中学时期
豫陕鄂人民军政大学时期
鲁山县立中学时期
鲁山县第一高级中学时期
办学条件
学校规模
教师队伍
办学成果
学生成果
教学成果
素质教育成果
领导团队
校园文化
办学目标
校训
办学理念
工作思路
管理模式
校风
教风
学风
获得荣誉
参考资料